当下的微商生意逐渐兴起,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购物,但背后的骗局和问题也随之出现。前不久,市民林先生在微信朋友圈购买了一个组合衣柜,但是实物却与卖家描述完全不一致。

在昨日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林先生几天前在微信朋友圈购买了一个组合衣柜,共计560元。然而,林先生在收到货后发现衣柜的尺寸及实物颜色与卖家描述完全不一致,他找到卖家希望退货,却被对方拉黑,拨打对方联系电话结果提示为空号。无奈之下,林先生向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新区分局投诉。

记者了解到,因林先生无法提供卖家的真实身份信息,只能提供卖家微信上显示的地址为宿城区某镇,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最终根据其投诉地址及货物图片比对确定了卖家,帮助其退货,从而挽回损失。

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在一定程度上朋友圈购物确实是方便快捷,但是微信购物属于个人私下交易,看似是一种熟人营销模式,可靠性强。其实,因为这种营销存在隐蔽性,脱离于监管部门的“视野”,不受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

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提醒道,市民在微信上购买物时,要注意全面了解卖家的个人信息及地址,对陌生的卖家更需谨慎交易;在购买商品时应注意保留好涉及商品的数量、型号、承诺等关键**流信息,截图保存聊天记录、交易记录、汇款单据等有效证据;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要及时和对方协商,如协商不成可以携带相关证据及时向消协或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来源: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