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人赏石苏州民间工艺家

——孟强

工艺领域深耕多年,孟强对于新中式及中国文化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在新中式研究院走进苏州的这一期,孟强以赏石探入其中,详述其意蕴,阐述了他自己特有的认识。

一、解读赏石之美,意欲与古为徒。

得益于苏州园林立于中国文人园林之冠,至宋元明清朝延伸至今仍然保留其当时样貌,作为如今探索赏石之美的佐证。其中列举了诸多园林里的文人赏石,并论述其摆放位置也有诸多讲究。古人放置其中,意欲展现人生态度,在体现文化的同时将其幻化为精神层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为徒:苏州园林为中国文人园林的代表,苏州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四个园林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文人造园的艺术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师园正厅万卷堂

摆放在文人园林厅堂中最中正位置的赏石

孟强认为,在苏州研究文人赏石最有先决条件,因为苏州园林是中国文人园林的代表,苏州至今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园林,这些园林里面还有很多古代文人当年生活器物,就是以当时的陈列方式存在着,其中大量的文人赏石可以成为研究文人赏石文化的佐证。且其陈列非常讲究,所有园林的重要的厅堂里面的正中间一定会放一块文人赏石?这个现象值得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人赏石的意涵内蕴:见天地、见造化、见自己

很多人问孟强,为什么要玩赏石,在古代玩有什么意境,他说,第一是见天地,“很多人不知道玩石头的意义,其实玩石头的意义就是文人喜爱自然,游历山水,文人赏石在室内是一个微缩的山岳,不出家门让视觉在这些山形的赏石中游走,就是古人欣赏山水的卧游和畅神的理论。山水画是平面的山水形式,中国文人赏石是一个立体的山水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

孟强例举了《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讲道:“皇帝背后中间位置摆放的是山水画地屏,地屏右面有怪石古木盆景,右前方有石质花几上配梅花怪石古桩盆景,这些都有山于石的意趣,他自己感觉处身于山林中享山林之趣。”

宗炳,南朝画家,一生好游观山水,饮溪栖谷三十多载,不论远近,皆要前往登临,晚年因病居于江陵,不能再涉足山水,常常感叹不已,然而他将平生所游之地,用他的画笔绘于室内的墙上,虽然足不出户,却也似置身于山水之间自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潜赏菊图》

陶渊明是以田园诗来表达自然美与人格美,中国山水画是平面的自然山水表达形式,这两种方式文脉相同,中国文人赏石是在立体的美学空间里用最典型的山形特征表现自然美与人格美的一种表达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春图》

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郭熙山水取景构图上,创“高远、深远、平远”之“三远”构图法对赏石美学空间的影响,郭熙《山水训》曰“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他的对自然的认识对赏石的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孟强认为,很多赏石受书法和绘画的理论影响很大,赏石的著作并不多,但是绘画的理论很多,北宋的画家郭熙对自然山水的感悟和山水画形式做了总结,赏石之风也受到这些感悟和理论的影响,把玩一块赏石,怎么表现赏石的特征,比如说横着看这是平远意境,上下观看有高远意境、前后观看有深远意境,其实很多赏石的实例里面都有感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水观念之:石屏画、园林假山、文人赏石、山水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人赏石是立体的山水,水表现在石上的纹路与沟壑,赏石的空洞有时表现为自然的孔洞,有时可以冥想为没有水的瀑布而漏出的泉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文解字》

第二是见造化。山的自然解释是地壳不稳定运动生成,说文解字:“宣也。宣气?,生萬物,有石而高。”高山宣发地气,散布四方,促生万物生长,有石崖而高耸,象高峰连绵之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岫云峰、冠云峰、瑞云峰》

道教的一池三山,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留园冠云楼有匾额《仙苑停云》楼前有岫云峰、冠云峰、瑞云峰三块,有道教一池三山的涵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大山就有了对流雨,有水就有万物生命

由此可见古人对赏石的痴爱至极,赏石并不仅仅作为美观之用,更是意义之体现。带着风水堪舆的美好寓意,它对应自然,体现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山石刻《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解释为泰山兴云致雨,养育万物,极其高大,耸立于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山玉皇顶《泰顶石》

宋代杜涫《云林石谱》谓何为石:天地至精之气,结而为石,负土而出,状为奇怪,天地精气结为石,石是对自然对造化的最本质的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石譬喻了山,赏石谓之为至精之物,生发之物,摆放之地为生发之地,按风水堪舆来讲,有镇宅,消灾的实用功能,更有美学上的可欣赏之处

第三是“见自己”,孟强讲道,这是文化人格的坚守,中国优秀儒释道文化的坚守,儒家三纲五常的坚守,儒家中庸之道的坚守等。石头是可以见自己,就是中国人认为石头是一种文化人格的体现,是儒释道文化、中庸文化的表现,人家有人说这个人是性格又臭又硬,中国人经常把文化人格融入到这个石头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瑞云峰

比如说这块留园的瑞云峰,当时它的主人说:此石透,透能药伪,药,是治疗的意思,就是要明白做人,一定要真诚,老实做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我喜欢这个石头,它的文化含义对我们当代都是很缺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国时期郁林太守吴郡人陆绩任期满后两袖清风,用巨石压舱还乡成为美谈,石刻“廉石”二字

中国人认为石头有灵性的,中国人认为石头是至精之物,生发之物,摆放地方就变成了生发之地,认为石头可以拟人化,石头可以被感动,石头可以有情感的。

二、古为今用,研磨文化以传承化古为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雕塑是以物质材料和手段,在三维空间内雕塑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它是承担某种思维和观念的载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维空间的体积是雕塑艺术语言最根本的表现方式,雕塑体块的凹进,凸现,间隔,断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一,雕塑作品本身多为静止形态,所以,他们所表现的时间或运动多来源于艺术家和观者的社会共同经验和心理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科技的进步促使各种新材料不断涌现,玻璃钢,合成塑料,聚酯树脂,人造大理石,合成金素甚至是软性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雕塑在三维空间中塑造形体,占据一定的空间,并和周围的环境发生作用,观者将雕塑作品设定到一定的环境中去观看,作为三维空间中存在的雕塑不可能像绘画一样,以边框将现实世界与艺术世界分割开来,在空间陈设中的雕塑有它存在的环境

当古代元素传承至今,在沿用其文化的同时赋予其生命使之得以鲜活,孟强老师举例有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的例子便是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中庭叠山,其原石切割排列,展现层次的递进关系,也具有中国传统文人赏石的深远和平远,整个作品相得益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例子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特展》中的山水布置。用泰山石进行切割排列,与主题交相呼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一个例子是法国收藏家罗汉先生位于香港的展厅,将现代空间与传统赏石有机结合,构造中国意韵在现代空间里的体现。此外,孟强认为,当下深层次认识赏石的人较少,理解当代雕塑的人很多,古代的赏石和现在的雕塑有很大的关联,现在雕塑的定义也是在三维空间,以物质材料为手段,塑造一些静态的艺术形象,是跟文人赏石有很多的相通之处,都是是要具有形式美,承载思维和观念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文人赏石可算作是经典,从北宋一直到现在,在苏州玩赏石的风气从来没有停止过,文人赏石正所谓看破世间繁华,放下心中杂念返璞归真。或以新的形式呈现,或以新中式的形式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