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要不要摸摸看?”

“咦,这是瓷砖?!

“嘻嘻,摸起来不像是吧?”

以上是网易记者在今年的广州设计周的展位——“TEX-TILE”脑力激荡室,听到的最高频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27日,在广州设计周开展的第一天,创基金X融设计图书馆X诺贝尔瓷砖联合打造的展位——“脑力激荡室”就成功成为“流量挂”,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流包围,即便如此,但总能在人群中看见一个个子高高,扎着流浪歌手同款辫子的设计师,一直在为现场观众认真讲解,他就是本次展览的主要策展人张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雷是品物流形、融设计图书馆的创始人及主设计师,他和来自意大利、塞尔维亚及余杭村里的32位团队成员,运用解构的方法考察与研究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材料。在创基金与诺贝尔瓷砖的支持下,开始进行“传统材料色彩肌理研究项目”,并对中国传统手工艺进行普查,同时展开纵向深入的研究。这次的展览不仅仅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公布,更是将研究结果以另一种形式呈现。

有人好奇诺贝尔瓷砖在这次展览中扮演什么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这是国内首次有瓷砖品牌与传统工艺研究者联合进行的一项实验:两种不同的物质如何去打破其固有边界?值得欣慰的是,在这次实验成果展上,他们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这个破次元壁的展示区由与面料有关的五个灵感氛围板组成,每个区域的灵感来源都是面料的一种形态,按照面料工艺“布-染-织-绣-线”分系列,诺贝尔瓷砖作为这项研究的载体,与五种元素结合,打样出不同的色彩肌理的样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瓷砖工艺除了对色彩和肌理的高度还原,甚至还能产生粗布的粗粝触感,这不仅代表的是传统材料色彩肌理研究与运用的可能,也为中国的瓷砖行业,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和方向。

同时,在现场展出的桌面上,还放置了原始织造物的图样,桌面上的放大镜,可以让我们看清楚传统材料魅力所在,而放大镜还有另一种隐喻:透过脑力激荡室,折射出的是中国设计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基金、融设计图书馆、诺贝尔希望能通过长期的研究合作,形成一套对于色彩,肌理研究成熟稳定的工作方法和成果,为不同领域和文化背景的设计师,艺术家提供更有内涵的创作素材。

另外,据网易设计记者采访了解,策展方希望借这次展览的机会,将产品探索的过程展示出来,从灵感来源到半成品试验,以开放态度与设计师们进行一场交流,当然现场互动区也成功实现了这场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华峰空间设计顾问工作室创始人崔华峰在现场进行即兴创作后感叹:“我自己试着使用这些材质进行氛围板的排列,发现其中过程可以很清晰地整理出一些设计思路,的确受到很大的启发。‘脑力激荡室’非常系统整理出思考的载体,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集美组设计机构创始人林学明也认为“传统材料色彩肌理研究项目”非常棒,它基于中国传统材料的色彩和肌理的研究,传承并发扬的美好愿景,“脑力激荡室”很好地将这个研究的过程展示出来,这离不开设计师的奉献与诺贝尔瓷砖的支持,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能真正推动中国输出更好的设计。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从观众还是展览策划方的角度,这次展览无疑是成功的,在创基金、融设计图书馆、诺贝尔瓷砖通力的支持下,传统手工艺迎来新的生机,同时也在侧面证明了企业对传承与创新的责任与使命。

作为行业的观察者,也对这样的“结合”感到欣喜,不必迷信舶来文化,只要挖掘中国传统本身,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创新。

而这次展览的成功之处还在于,3成来自视觉,7成来自内容,但有10分价值,真正可以打动观众的是通过创新的价值,传统与创新的重叠,带来灵感的激荡,灵感又带来新的创新,在两者的循环往复相互作用下,我们最终能找到更多的路径,去探索全新的美丽新世界。

(撰文/吴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