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日本趁老牌殖民国家忙于战争,加强了同非洲的经济往来,利用棉纺织品和鞋子、服装等廉价商品,迅速占领非洲市场,对欧洲列强的对非贸易产生严重冲击。更让老牌殖民者担心的是,他们从日本在非洲的布局中,看到了一颗不断膨胀的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商品深耕非洲市场

将时钟拨回大约一个世纪前。当时,在新兴工业化国家纷纷崛起的背景下,英国在全球市场的出口已现颓势,对各殖民地出口额的下滑幅度尤其巨大。“日不落”帝国的日渐式微,让东方的“旭日之国”看到了借助通商实现对外扩张的良机。在英国拥有众多殖民地和附属国的非洲地区,人们逐渐喜爱上了物美价廉的日本商品。巧合的是,日本出口到非洲的主要也是棉和人造丝制品,对英国在这片大陆的纺织品出口构成了巨大挑战。

根据英国方面的统计,从1930年开始,英国出口到东非国家肯尼亚和乌干达的棉和人造丝制品均逐年下降,日本的同类产品却横行无阻。到1933年,日本出口到两国的棉纺织品多达3600万米,英国仅480万米;人造丝方面,日本近400万米,英国还不到两万米。

东非还不是英日在非贸易竞争的正面战场,两国争夺最激烈的阵地,是扼守这片大陆最南端的英联邦重要成员国——南非。

日本与南非的贸易始于17世纪荷属东印度公司成立,该公司为将兽皮出口到远东,于1652年在南非设立办事处。此后近3个世纪,日本与南非的贸易额只能用“微小”来形容。

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了局势的转折点。兵戈交错之下,英、法等南非日用品的传统供应者自顾不暇,日本瞅准时机,向南非大批输入纺织品,自此在生意场上站稳了脚跟。1920年,日本对南非的出口额将近400万日元,相当于一战前的近10倍,增幅惊人。

从1921年开始,日本对南非的出口再次迎来了增长的黄金期。而此后几年里棉线价格的下跌,也给了日本廉价商品新的机会,让其在南非市场上进一步深耕自己的地盘。

  南非政府被指“遭收买”

日本商品(尤其是丝织品、棉纺织品和成衣)对南非出口量的暴增,引起了当地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关注。1925年,由巴里·赫尔佐格任总理的南非国民党与劳工党联合政府,通过了旨在刺激工业增长的关税改革法案,日本对南非的贸易一时受阻。

可惜,南非本土商贾的好日子没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