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毛主席观看京剧《奇袭白虎团》,其间好奇地问道:“剧中严伟才确有其人吗?现担任何职?”随行人员支支吾吾地说:“副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他知道《奇袭白虎团》取材于真人真事,戏中人的名字也用了现实中人物的谐音。

听罢回答,毛主席很是惊讶,随后又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随行人员向毛主席解释说:“‘严伟才’原型是杨育才,1951年入朝作战,在金城战役中,以奇袭的形式歼灭了南朝鲜的‘白虎团’,回国后,您还接见过他。”

“有些印象,不过他立了这么大的功,为什么没有提拔,还是个副连呢?”毛主席又问道。

“主席,这个问题要复杂得多,抗美援朝已经胜利十年了,需要仔细地查一查。”随行人员实事求是地回答。

看完戏之后,毛主席找来萧华,向他说了杨育才的基本情况,又指示道:“务必查清楚,将杨育才的事迹原原本本向我汇报,不能亏待了英雄。”

随着调查深入,杨育才在朝鲜战场上的英雄事迹也再次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1953年夏天,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中国志愿军和北朝鲜人民军打得毫无斗志,美国向中朝军队提出重启板门店停战谈判。对于此,李承晚却不置可否,他认为南朝鲜必要时可以单独作战。

彭德怀总司令马上识破了美国和南朝鲜的诡计,霸气地说道:“停战是假,拖延时间是真,必须打服美国和南朝鲜,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征得毛主席同意后,1953年7月,彭德怀命令20兵团立即发起金城反击战。

杨育才所在的68军是20兵团的主力部队,经过谨慎研究,68军决定派出一支小分队潜入敌后“虎口拔牙”,消灭被誉为“白虎团”的南朝鲜军首都师第一团。

这一任务最终落在了时任侦察副排长杨育才身上。7月13日晚,在观察了几天后,杨育才乔装成“美国顾问”,其余12名侦察排战士则伪装成送“顾问”的敌军,直插敌军腹地。

一行人按照事先勘察好的穿插路线,顶着猛烈炮火,艰难地越过敌人第一道防线。随后,又穿过密密麻麻铁丝网,看到有的战士身上被铁丝划破,杨育才顾不得关心,一个劲地催促战士们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借着微弱的月光,杨育才拿出地图,看到他们此时距离敌军指挥所还有不足十五公里的距离。杨育才的心揪了起来,如果不知道敌人的通行口令,即使伪装得再好也会被识破。

俗语有言“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侦察排一行十三人无言地走着,突然,杨育才发现后面竟多了一名“战士”,他用眼神示意会说朝鲜语的韩淡年上前问个清楚。

韩淡年蹑手蹑脚地绕到他身后,一把揽住他的肩膀用朝鲜语问道:“你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混进我们的队伍?”

这名战士被吓了一哆嗦,反问道:“我在自己的队伍里,有什么问题吗?”

原来,这名战士是南朝鲜的落单士兵,看到一队“美国顾问”从面前走过,便认为自己找到了队伍。

“今晚口令是什么?”韩淡年突然问道。

“古输姆欧巴。”南朝鲜战士说完,杨育才笑着来到他面前。南朝鲜战士这才明白过来,所谓“美国顾问”竟是志愿军伪装的!

就这样,杨育才巧妙获知了敌军的通行口令,并连续通过了接下来几个关卡的盘查。

进入白虎团团部驻地,杨育才带领小分队战士们声东击西,打得敌军措手不及。杨育才明白,作为一支“小巧”的突击队,万万不可恋战,“斩首”才是行动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杨育才将小分队分成三组,分别冲进警卫室、指挥室、会议室,仅用十几分钟就击毙或击伤敌人机甲团团长以下九十余人,俘虏十九人,并将李承晚所授的“虎头旗”扯下作为战利品。

杨育才带领侦察排圆满完成任务,为金城战役取得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战后,副排长杨育才也是被记特等功,授予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1955年,杨育才回国,之后便一直驻扎在江苏徐州。随着时间推移,这位战斗英雄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毛主席过问此事。

调查组找到杨育才时,他正在带领战士们在冰凉的湖水中练习泅渡。

原来,杨育才已担任了十年副连级干部,一直没提拔的原因竟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前是国民党兵,后来被我军俘虏后才加入的解放军,因政审严格,才一直没有被提拔。

毛主席得知杨育才的情况十分痛心,指示道:“这样的人才不应该埋没!”在毛主席亲自关怀下,杨育才的级别才开始逐渐晋升,并于1973年当选为中央军委委员。

光荣军休后,杨育才始终关心国防和军队建设,他受到全国各单位邀请,作了八百余场报告,受众达三十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育才逝世后,中央军委在八宝山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告别仪式,深刻缅怀这位奇袭白虎团,战功扬华夏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