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民购买青岛一木定制家具 合同到期却迟迟不见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济宁市民购买青岛一木定制家具 合同到期却迟迟不见货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4日讯新房到手接下来就是装修的事了,为了方便不少市民会选择一些品牌家具,孟先生在济宁金宇家具城的青岛一木专卖店,定制了一批家具,但是合同到期了,却迟迟见不到自己的家具,到底怎么回事呢?

“这个地方是个一直到顶的鞋柜,这里有个门和门套,这边是个壁橱,这是餐厅部分,餐厅这个地方是一个酒柜,也是一直到顶的酒柜,那个小卧室有个门套和门,这个地方是个垭口。”孟先生说的这些家具,都是从济宁金宇家具城的青岛一木整屋定制专卖店订购的,双方约定5月1号送货并安装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在2023年10月份交了10000块钱定金,又在2024年1月份,又交给她61000的尾款,合计是71000块钱,合同约定是在2024年5月1号,送货安装。”孟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是5月份了,我家里面现在全都是空空的。”

孟先生告诉记者,之前的一套房子就是用的青岛一木,感觉还不错,所以这套房子在装修的时候,他继续选择了青岛一木这个品牌。“结果令我很失望,家里现在什么都弄好了,就等这个整屋定制了,所以房子也没法住也没法搬,什么东西都没法进场,现在我们是找代理商找不到。”

记者跟孟先生一块来到济宁金宇家具城,发现原来青岛一木全屋定制的店面已经更换,只有一块广告牌。记者联系到了一位商场的工作人员,了解具体情况。

“3月初闭店的,她当时也是欠商场的费用,我这边联系不上她。”济宁金宇家具城的工作人员说,孟先生的情况他们都了解,孟先生花的这71000块钱有10000的定金是交到了商场,随时都能退还,61000的尾款是私下交给了店家,这个商场无法处理,那孟先生的家具该怎么办?

青岛一木厂家:需要在其它门店重新下单

孟先生告诉记者,3月份得知代理商出现了经营不善闭店的消息后,就直接联系到了青岛一木厂家的一位业务员,得知代理商只给厂家打了一部分货款。

“3月13号给她打过电话了,她又是说投资失败,又说怎么去贷款,又是说变卖首饰 或是去打工,给厂家补齐这个尾款。”孟先生说因为当时还在合同期限内,厂家也表示会来人处理此事,他也就相信了,但是等到合同到期,孟先生既没有见到自己的家具,也没有见到厂家的相关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先生说:“业务员跟我说,他们会把这个事情跟厂领导汇报,当时我给他联系的时候是个星期四,他说下周一二来济宁,到时候约上我约上金宇商场,约上我们当地市场监管局,看看怎么处理这个事情,后来等啊等就一直没来,到目前为止我都没见过厂家的工作人员。”

无奈之下,孟先生再次联系了这位业务员协商处理,得知自己的家具已经生产出来了,但是货款不齐不能发货。

孟先生说:“他(业务员)就告诉我们,我们和厂家没有合同关系,是代理商跟厂家有合同关系,即便是我们消费者,把剩下的尾款交给厂家,厂家也不会给我们发货。”

事情处理到什么程度了,孟先生定制的家具应该怎么处理,记者再次联系到了这位厂家的业务员徐先生。

“有个临时的办法不知道你这边同不同意,我估计到了这个地步,你肯定得跟她(代理商)走法律程序了,你该跟她走法律程序走法律程序。”青岛一木厂家业务员徐先生在电话中称:“再一个你可以通过我们其它区域或是其它门店,因为之前有客户就是通过其它门店下的单,把原来你跟济宁店改成跟另外一个店的合同。”

对于业务员给出的这个解决方案,孟先生表示无法接受。

孟先生表示:“经过跟厂家沟通,我感觉厂家很不负责任,我现在的诉求就是,要么跟我履行合同,要么就是给我退款。”

代理商跑路 商场和厂家有没有责任?律师解读

碰上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商场和厂家到底有没有责任,消费者该如何维权?李晓艳律师也做出了解答。

李晓艳律师解释,看商场是否有监管责任,主要是看商场与商家的关系。

“在本案当中,孟先生的遭遇的确是非常让人揪心,但是商场是否必须要承担责任,这个还是要看商场是和商家之间是什么关系。比如说是否是直接经营、共同经营还是说单纯是商铺的出租关系。”李晓艳律师表示,“通过案例当中我们得知孟先生虽然购买家具的尾款直接是交给了店铺,但是有一部分定金是交到商场的,这商场与店铺并不是单纯的一个租赁关系,所以商场是负有一定的监管责任的。”

李晓艳律师介绍,对于厂家而言应不应该对消费者负责或者是赔偿,主要也是看厂家与代理商之间的关系。如果是两个独立运营的实体,那么代理商的行为仅代表其自身的意思,表示和厂家之间没有委托或者代理的关系。“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厂家无需对消费者赔偿或者是退款。但是在该案当中,孟先生依然可以积极与厂家进行协商或者是沟通,希望最终达到共识,及时止损。”

“作为消费者,在生活当中如果遇到相关的问题,应当立即收集相关的证据,如交易记录、合同协议等等,也可以直接与商场进行协商,让消协介入调解或者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另外应该审查一下当时与代理商的销售合同,是否有约定起诉或者仲裁的条款。可以按照约定诉诸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益。”李晓艳律师建议,“同时在此也告诫广大消费者,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必须要谨慎消费,如该案当中孟先生如果将尾款也一并交至商场总台,而不是与代理商私下直接交易,现在也不必劳心劳神了。”

【编后】

重新下单再给发货,这个办法确实是让人无法接受,出过一次问题,还没有解决,厂家怎么保证再找的门店不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另外,代理商是厂家跟消费者间的桥梁,代理商出问题,厂家是否应该负一定的监管责任?孟先生表示,下周会直接去厂家面对面协商,闪电新闻也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