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国家主席乘专机抵达这次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匈牙利。匈牙利以最高礼遇迎接贵宾。专机进入匈牙利领空后,匈牙利两架空军战机升空护航。专机抵达布达佩斯国际机场时,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夫妇、外长西雅尔多等政府高级官员热情迎接。欧尔班总理对国家主席夫妇说,欢迎你们“来家里”,我们感到极大荣光。次日上午,匈牙利总统和总理共同为中国国家元首举行欢迎仪式,随后,国家主席在布达佩斯总统府同匈牙利总统舒尤克举行会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方一行也回以了最诚挚的友谊。在《匈牙利民族报》发表的一篇题为《携手引领中匈关系驶入“黄金航道”》的文章中,中方发出了双边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驶入“黄金航道”的声音。中方直言,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同匈牙利领导人一道,赓续传统友谊,深化互利合作,将中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向新的高度。有分析指出,不论是开口第一句话就向中方展现出强烈善意的欧尔班政府,还是一直处于高位发展状态的中匈关系,都是中方最高层将此次欧洲之行最后一站选在匈牙利的原因。

说到中国的朋友,如果将范围局限在欧盟,与中国是百分之百的真朋友,就是匈牙利。作为首批承认中国的国家,匈牙利在几十年间,已经与中国发展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在欧洲的首站。在欧盟积极响应美国,竭力推动所谓“对华去风险化”时,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仗义执言,公开表示“不与中国合作,欧盟将丧失竞争力”。匈牙利至少三次凭一己之力,顶住了其他26个欧盟国家,可见他们支持中国有多么坚定。

欧尔班在与中方的会谈中明确表示,匈方不认同所谓“产能过剩”或“去风险”的说法;今后,匈牙利希望同中方继续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因为匈方坚信中国的发展对欧洲来说是机遇而非风险。相较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尔班展现出的合作诚意无疑是更令人信服的。尤其考虑匈牙利还是今年下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可以说匈方释放的这些友善信号,很可能成为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桥梁与契机。

匈牙利的存在,将使北约和欧盟没有办法形成围堵中国的合力,让美国围堵中国计划落空。特别是欧盟经常出台不利于中国的法案,匈牙利多次使用“否决权”阻挡欧盟最终决定。在与中方最高层见面后,欧尔班一席话直接撕开美国的真面目,“匈牙利可不是乌克兰那种傻瓜,不会给美国充当炮灰。”不得不说,欧尔班是清醒的政治家,清楚明白美国“借刀杀人”的图谋,借欧洲国家的刀削弱俄罗斯,欧洲国家又何尝不是。

不难发现,欧尔班政府对中方此访给予了极大的尊重,不过这尊重也不是平白无故的。事实上,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推动下,匈牙利与中国的务实合作在基建、经贸、投资等领域持续升温,双边关系已然走上高位发展的轨道。可以说,此次隆重迎接,就是欧尔班政府希冀进一步深化这一成果,推动中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再上新台阶的诚挚期望。而且近年来,受到美国的影响,不少欧盟国家在对华政策上出现了偏差,而匈牙利的对华政策则一直较为务实。

中方最高层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举行会谈,双方签署或达成一致的合作文件高达18项,更是将两国关系由原来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短短6年不到的时间里,中匈关系再度提升到全新层次。匈牙利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没有理会美西方对中国的妖魔化宣传,主张与中国进行务实合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合作成果,这使得双边关系不断提升。所以“新时代”,既指新的国际局势,也指更上一层楼的双边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北约和欧盟双重加盟国的匈牙利,一直以来都是欧洲的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家,在西方国家大肆制裁俄罗斯的时候,匈牙利却一直和俄罗斯保持着不错的关系,并且一直对援助乌克兰持有异议。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国,匈牙利也是中国在东欧的重要合作伙伴。根据匈牙利外交和贸易部的数据,目前中国在匈牙利的投资额已经突破了150亿欧元,而这些投资还将为匈牙利带来超过25000个就业岗位,这是匈牙利乐于看到的。

匈牙利之所以重视这次中方高层访问,一方面是中匈有传统的友好关系,匈牙利自认为自己是匈奴人的后裔,还保留了大量草原民族的习俗,和中国一样把姓氏放在前面,这在欧洲极为罕见,这些可能也是中匈的历史渊源。二战之后,中匈一直保持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匈牙利也是最早参加中国“一带一路”项目的欧洲国家之一,中匈在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金融、通信技术等领域有大量的合作,中国是匈牙利重要的投资国。

也正是由于匈牙利能够在政治上作出明智的选择,中匈经贸关系在近些年得到了飞速提升。2023年,中国对匈牙利的投资,创下了该国历史以来外国对匈投资的最高纪录。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匈牙利“向东开放”战略,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双向奔赴。地处“欧洲心脏”的匈牙利拥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再加上匈牙利的国内政治环境稳定,从官方到民间都普遍对华友好,吸引了大量的中资、中企押注匈牙利。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中匈两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

其实对于助攻匈牙利,中方早就有所动作。2017年,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销售商比亚迪,就在匈牙利本土建设起电动巴士的制造厂。去年12月,有消息指出,比亚迪进一步与匈牙利政府达成合作,要在匈牙利建设整车工厂。随后蔚来、长城等车企也加入到这个行列,开始研究决定在匈牙利进行新能源汽车布局。同样想要在匈牙利国内市场分上一杯羹的,还有中国电池制造业的巨头——宁德时代,去年直接亮出73.4亿欧元的巨额投资。

然而就在中国积极“破圈”的同时,美国也在不遗余力地打压中国,日前美商务部透露消息,将37家中企列入制裁清单,也就是说,这些公司将无法得到美国的技术与物件。对此美方给出的理由是,这37家中企在量子、无人机等领域协助俄方,是俄军“入侵”乌克兰的“帮凶”,到目前为止,美制裁的中企总数已超过1400多家,美方现在就是在加强“小院高墙”,不惜代价制裁中国,需要的时候,就要大量生产,不需要的时候,就以各种理由来制裁。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声称,美国有可能会采取“极端措施,即禁止中国联网汽车进入美国”。报道称,这是自美国政府2月展开调查后,首次出现美国可能对中国联网汽车发布禁令的迹象。雷蒙多告诉路透社,美国商务部正在审查公众提交的意见。雷蒙多说,“我们必须消化所有信息,然后找出想要采取的行动。我们可以采取极端措施,即禁止中国联网汽车进入美国,或者寻求采取缓和的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之所以对中国采取这些措施,除了有“打击报复”的心理之外,也是为了削弱中方访欧的影响力。欧洲作为美国最重视的盟友,美国自然不愿意看到中欧关系越走越近,所以,才会在中国访欧之际搞事情。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暴露了美国内心的不安与不自信。尽管美国费尽心思围堵中国,但依旧没能阻碍中国前进的脚步。现在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美国更是“倍感威胁”,因此,只有加大打压中方才能缓解美国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