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忆如同流水一般,倒回十四年前,他怀着懵懵懂懂之心,从四川一路坐车到云南昆明,再到找到这个小县城里镇上的一个钛业厂,一待就是十四年。

十四年,可以是平平淡淡,但也无数次让自己难以忘怀,“如同耍朋友一般”工作,张伦彬这样说着,言谈间尽是松弛与幽默,第一次在电话里联系他的时候,他说自己不是劳模,会浪费我的笔墨,我心想难不成是要拒绝我的采访吗?几次联系下来,直到见面那天,我才知道,这是一个非常质朴非常实在又非常纯粹的工人。

和许多工人一样,他每天穿梭在车间,行走在厂里,穿着一身灰色的制服,戴着安全帽,眼神扫射着这个工厂的每一个角落,日复一日,看似重复单调的工作,但在他心里,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绚丽。

也许他只是多少工人中的平凡一个,但平凡中也有自己的伟大,人活在世,只要将个人的光和热发挥到极致,都是值得尊敬与赞扬的。

一舟过千山

张伦彬来自千里之外的四川德阳,2010年10月,他先是在四川省的一个钛业厂做了几年后,辗转去攀枝花另一个钛业厂做两年多的工人,但发现两个钛业厂都没有让自己满意,随即启程前往昆明。他孤身一人南下,找到了昆明富民的钛业厂。这一路南下,如同一叶扁舟的他,漂过了千山万水,走过城市的街角,和很多人匆匆路过,来到了昆明西北的县城。看着巴掌大的县城,他随遇而安,进入了村子里,晚霞照青山,二级公路的最上面是一个刚建起来的钛业厂,周围一片荒凉,尘土飞扬,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里,这个厂回忆中的样子。

“周围一片狼藉,啥都没有,我当时都有点质疑我的决定,但是没有犹豫多久,就决定在这里安定下来。”他这样说着,那是一次勇敢的选择,也是张伦彬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昆明的气候宜人,公司虽然荒凉了点,但是周围的村民很质朴。他刚到那半年,作为外地人,本地人一听他口音就知道是四川人,全国最多打工人省份来的,也没有欺生,而是很友好帮助他。但对于张伦彬来说,有个困难就是他却完全听不懂本地人说的方言,这样持续了半年之久,他慢慢熟悉后,终于听懂了一部分,语言不通,陌生的环境,一切从零开始。

这一叶扁舟,终于要停泊靠岸了,他没想到这一停留,就在此待了十四年。直到现在,自己已然成为半个富民人,妻儿都迁到这个县城,和自己生活在这里已多年。

最初来这里,是自己的初心使然,也是怀揣着去自己家乡外的地方闯荡一番的想法。虽说自己这艘船并没有乘风破浪,但也算安稳而舒适地在这片土地发光发热。

“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好。”在回忆起四川德阳和攀枝花以及昆明富民的时候,他含笑说着这句话,很平和很宁静,也自然洒脱。他是一个心态积极,做事认真,豁然开朗的人,是昆明东昊钛业有限公司的四百多员工中的一名工人的映照,也是国家发展里无数工人的影子。

曾为一叶舟,路行千万山。亦作多年事,成云也成风。

一城浮一梦

作为专门生产钛白粉的工厂生产间的员工,张伦彬深知自己的使命。自打来到这个县城,得到这份工作,他便怀着感恩之心,如同呵护自己难以得到的缘分一般,细致的工作需要每天认真做,努力干。

“我可是见证了富民这座城市的发展,你知道吗?我当时只看到黎阳晟市那一处的房屋,后来又无数高楼大厦涌起,我才觉得这个曾经看起来像一个小镇一般的县城正在崛起,正在腾飞。”他慷慨激昂说着自己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的感受,作为一个外地人,来到这里,多年如一日,不禁让我肃然起敬,但是他却觉得这是自己的义务,把工作做好,把生活过好,不正是这个时代里每个人的梦想吗?安居乐业的生活,都是大家的心声,他虽然不太清楚自己的长远目标,但自从来到这个县城后,便爱上了这个县城的一街一景。

“我最大的那个孩子在这里读小学了,当时还是厂里的领导帮我协调好,我的孩子得以顺利入学永定小学,小的孩子还小,以后也能顺利在这里读书,我现在每天白天好好工作,晚上回去教教孩子作业,其实这样的工作与生活也挺好的。”对于目前居住在昆明的张伦彬来说,去年终于搬到了自己新买的房子里居住,妻儿也很健康,这是人生中的幸运事,只是偶尔想到千里外的父母,内心还是有些动容,他的脸上浮现稍有伤感。

“父母永远牵挂着孩子,不管我们多大。”这是他对老家的父母流露出思念中的微弱一句话,每年张伦彬只能在春节期间带着妻儿匆忙回家和父母团聚,看看亲人,但是这对于他来说已是满足的生活。

“这个县城虽然不大,但是却让我舒服。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一切,这辈子打算在这里定下来了。虽然说我是外乡人,但是也是会定下来的外乡人。”他还不忘调侃自己一番,四川人特有的诙谐幽默显现出来,开玩笑都有点舒服。他带着我在厂里走了一遍,看着远处的山,炙热的四月艳阳天,带着我去厂里吃了工作餐。见到了他们工厂的其他跟他差不多职位的员工,他们一直在调侃着生活中的各种事,看起来非常轻松,乐趣无穷的样子。

“四川到这里可远了,但是我们好几个都来自四川,都是老乡。”张伦彬介绍道,其实他们也有不少员工来自四川,来自江苏等外省。

“我们都挺习惯的,我还去赤鹫吃过杀猪饭,我们本地员工带着我们去吃的。”他看我有些诧异这都是外地人,担心他们能否适应本地生活因此解释道。

“那你们过节开车回去不是挺远的嘛,怕要开好几个小时?”我随即询问道。

“我开几千万的车回去过,也开上亿的车回去过。”众人一片欢笑,他应该是说他坐火车坐高铁乘飞机回去吧。

“这里挺好的,我们工厂我也很满意,老板对我们也很好,再说没有啥子事是很完美的嘞。”他一直说自己在富民做事是一种缘分,也是讲求合适的。在张伦彬的心底里,他发自肺腑认为这片土地虽然没有生他养育他,但却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般的存在,他和这个地方有缘。

此心安处是吾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座城市,那座城市装载着他的梦。

一山承风雨

第一次来到这个钛业厂,我感受到钛业厂生产的专业化。东昊钛业能够持续发展,离不开这无数工人们的努力,张伦彬说他们每一个环节需要这四百多名工人团结一致,需要他们齐心协力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工作这十四年,前七年工厂还不叫东昊,2017年换成了东昊后,他从原来的车间工人变成了车间副经理,自己每一次都想到能顺利解决每一道难关,克服生产上的困难。虽然起初无数次几天几夜地不回家在厂里工作,但是解决困难后,张伦彬好像感受到了“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如释重负,他在每一次困难后面磨炼了自己的意志,锻炼了自己的毅力,也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不会一帆风顺,工作亦然。

工作可能千篇一律,但实质上又千差万别,每一次的输出都需要谨慎小心,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在生产上遇到了生产中的一些棘手的问题,张伦彬总是第一时间和其他工人们一起面对。

“只要能保证顺利生产钛白粉,我做什么都值得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很少,多数浸泡在工作中的问题,对于目前的张伦彬来说,都已经不再如之前一样心急如焚,反而是一种平和从容,他看到了这些年自己解决无数问题后,心态稳定如同远处的山一般,屹立不倒。

“你要我说具体的困难,我真的一时想不起来,思绪混乱。但是我知道我那一刻的心情,我真的非常有成就感,感觉自己战胜了困难那种心情。”不善于言辞的张伦彬每一次都是用最质朴的话语诉说着自己的工作,他用自己务实与格物致知的一面,让我看到了无数个工人的样子。

每一个厂中的员工都需要一点耐得住寂寞的心态,才能来到东昊钛业工作,因为工厂不在城区,没有那么多娱乐形式,张伦彬觉得自己也没啥兴趣爱好,但唯一遗憾还是自己没有好好读书。其实所有的人如同河流,最后都会奔向大海,在汇成大海以前,都奔走在自己的路上。

看了无数次大山的张伦彬,看到这些年来工厂的变化,对于目前工厂的运营与生产状况,他总是秉承乐观积极的心态,怀揣着个人的平凡而伟大的梦想。

一心成匠人

每一个工厂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本来做事非常认真的张伦彬还带着我读了一遍企业文化宣传栏上的文字,我含笑看着他一句一句地解释每一句的含义。

劳动成就一批人,让一批人在劳动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张伦彬就是其中一员,他从在工厂的劳动中学会了团结合作,学会了勇往直前,也学会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些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更明确自己的目标,自己一定要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平凡的工作成就自己,要踏实做一个匠人。

“态度、细节、目标、行动,我们的目标是老板跟我们想,其实他们比我们难多了,我主要个人方面要保持良好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工作中哪个细节决定成败,很重要,我们每个人的行动决定了我们的未来,你说是不是,如果我没有这些想法,其实是干不成事的,所以我必须脑壳清醒点,办能成之事,我们负责这些工作都是细小微弱的,其实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难处,我也理解,但是只要我态度不差,我认真地做,总会取得成效。”

他深知自己的工作的重复率高,自己的性格中的优点,认可自己并努力塑造自己的标签,是工人,但是也是有血有肉铁铮铮的一名汉子。这十四年来,他也收到过有些工厂抛给他的橄榄枝,但是他却拒绝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要在东昊钛业努力成为一个匠人的目标,从未犹豫过,哪怕工厂最难的时候,他也会咬住牙关坚持不懈。

他总是滔滔不绝讲一些关于工作上的事,比如自己日常精益求精地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极高的要求,追求着每一个细节都达到自己理想效果,不断寻找改进和优化的空间。在工作中带领着工人注重每一个细节,从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到工艺的掌握,都力求做到质量较好的钛白粉。工人也不满足于传统的工艺和方法,他们敢于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追求创新。他们愿意承担风险,探索未知的领域,为工作带来新的突破和进步。

张伦彬说遇到困难他们也不怕困难,也勇于面对挑战。即使遇到挫折和失败,他们也会坚持不懈地努力,直到达到自己的目标。每一次进步不仅是个人的进步,更是工厂工作的重要推动力。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满意的钛白粉,远销国内外,为社会带来价值。同时,在东昊上班的日子里,工人们那种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激励着其他人追求卓越,推动整个工厂的发展。

看似做着最微小的事,实际上在做着自己心目中最适合自己的事,这些年东昊钛业的生产值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也离不开无数像张伦彬一样的员工们,他们忘我地进行工作,迎难而上,他这艘小船也盼望着自己能乘风破浪那天,直挂云帆济沧海。

当然除了张伦彬,还有无数人像他一般,成为自己的星光。

众鸟春合乐

一花开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

所有的花儿开放,都是在春天,所有的时间启程,从春天开始。而采访张伦彬的时候,他总是跟我说,他做的工作不能单打独干,而需要所有的同事们齐心协力,团结才是力量,他们那些工人们,如同春花一般,在各自的岗位开放,在各自的生命历程里,融入他人,创造新生。

每天太阳升起时,张伦彬便来到工厂,清点人数,四处走走,巡视每一个生产环节,和我原先以为副经理要跑业务坐在办公室处理事务大相径庭。这样的工作虽然枯燥,但每个人都一样的重复并没有让张伦彬感到无聊,积极投入生产中,他们每天上午八点半工作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工作到五点,休息时间像朋友,工作时候又对他们要求严格的张伦彬,每一次都能自动切换好自己的状态,顾及同事们的想法和感受,协调好自己一天的工作,他像个朋友一般诉说着自己的这些事,也像个朋友一样和工厂里同事们打着招呼。

工人们的工作是这样单一而枯燥,但是有趣的人会让工作更加轻松,对时常送上微笑的张伦彬,总能调整自己心态来面对这份工作。他是来自四川的外地人,用本地人的心来爱护自己的工作,做着自己的事,他是一名万千工人中的一员,但闪烁着自己的光芒。而众多的工人也如他一般,坚持认真做事,认真生产,认真生活,成为大海,成为星河,成为东昊钛业厂里不可缺少的一员,也成为富民土地上守卫家乡的一员,更是大好河山的好儿女。春来了,他们如同那些鸣唱的鸟儿们,唱出自己生命的乐章,又是一首交响乐,回响在罗免镇的山谷里,云霄上……

山花烂漫,春去秋来,日月更替,平凡而又有自己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