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孙海天

“要配合治疗,按时用药,才能恢复得好,我再给你检查看看。”听着村民反复强调近期用药效果不明显,想自主抓草药服用的情况,曾锋医生正在耐心的解答着,科普安全用药的重要性,此刻,卫生室里已经坐满了正在接受治疗的村民,还有2个病人排队等待看诊。

这座藏在小巷里的澄迈县永发镇永灵村卫生室,每天有三四十的接待量,返乡十六年的乡医曾锋,已经习惯了如此忙碌的工作节奏。

三代传承,接力守候

“爷爷是村医,我爸也是村医。所以一毕业回来,就回到了村里跟着家人一起,当起了村医。”谈起选择永灵村卫生室缘由,曾锋介绍起了家里的情况,从小深受影响的他,也选择走上了同样的路,“刚开始的时候,环境比较差,村里还没有建卫生室,都是在自己家的小房子里面,给村民看病。”

“直到2012年,澄迈县给我们村里建设了60平的标准化卫生室,去年又对卫生室进行装修,今年才重新搬回来。”面对越来越好的条件,和逐渐完善的基础设施,曾锋直言,为村民看病便利了很多,都得益于国家对于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崭新的澄迈县永发镇永灵村卫生室

曾锋每天的上班时间,会根据村民的看诊需求保持早起开门的习惯,雷打不动,他介绍道:“每天早上7点半就到卫生室,村里面的人很多小孩要上学,会早早过来看病拿药,所以要提前过来,也就不耽误他们上学了。”

“下乡一般安排在中午十二点,中午随访两三个小时,因为农村人一般早上干农活了,所以你找不到人。要不就是下午五六点钟左右去,一直到晚上七点多。”下乡随访的时间,曾锋也会随村民的务农时间安排,趁着休息时间再去。

对于曾锋而言,随访不仅是完成一个指标,而是切实关注每一个村民的健康,他直言道:“如果随访后,发现村民的检查结果显示没有控制好,那我会重新调整治疗方案,两个星期后再回访一次。出现这种情况的村民不多,其实他们平时都会吃药控制,但是他们在药店测量发现血压低了,他可能会自主停药,一停药血压又会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乡随访,曾锋医生为测血糖的村民消毒

面对村民由于健康知识薄弱,自主停药的情况,曾锋也更加意识到医学知识普及的重要性,为此,他格外注重科普,他介绍道:“每次入户随访,都会做个体化教育。每年会开展六次医学讲座,在村委会集中宣传相关的知识。”

兢兢业业,步履不停

“当时临近过年,有一个村民找到我,反馈他当时胃一直不舒服,没有其他症状,但是患者反复强调吃了胃药没有效果,而且之前也没有胃病相关的病史。我当时先给患者做了检查,有了一个初步的诊断,他可能不是胃方面的问题。但是,考虑到患者没有其他症状,为了进一步确定病因,所以我就建议患者先去永发镇卫生院做检查。”曾锋凭借着医生的直觉,意识到了情况不对,并未轻易将村民的病症当胃病处理。

“检查结果出来后,患者第一时间找到了我,看了检查结果后,我发现患者的转氨酶很高,我就意识到,很有可能是胆管堵塞,但是他当时身上还没有长黄疸。患者当时还准备过完年,再去大医院做进一步治疗。我当时就劝他,不能再拖延了,也说明了情况十分严重,肝胆管已经堵塞了,需要及时去治疗。”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身为医生的曾锋明白患者的危险处境,为了不让村民反悔,曾锋立即帮村民先进行网上挂号,协助村民办理海南省医院办理住院的事宜,直到村民顺利办理住院。

因救治及时,村民早已康复出院,曾锋也收到了对方的感谢,再聊起,他说道:“后来,村民出院,直接来到卫生室找我,说如果没及时去做手术,可能已经危及生命了。”

通过敏锐的判断,和谨慎的态度,曾锋拯救了一个生命,也更坚定了他提升自我的想法,忙碌的工作之余,他依旧保持着学习的习惯。

“今年已经报名了执业医师,而已经达到要求了。”已经拿到全科助理医师的曾锋,从未停下自己的提升的脚步,并且在2023年将中专学历提升到了本科学历。

谈起未来的规划,学习西医的他直言道:“现在国家提倡中医,加上人民群众也需要,未来慢病的治疗,也会更倾向于中医理疗,所以想往中医方向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