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2024年5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4年法治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司法透明度指数报告(2023)》(下称《报告》)。

《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项目组编创,从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参与社会治理、监督并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四个方面,对全国法院开展了司法公开评估。

评估显示,高级人民法院中排名靠前的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中排名靠前的有: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专门性人民法院中排名靠前的有: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北京金融法院;基层人民法院中排名靠前的有: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人民法院、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

《报告》指出,要在法治轨道上持续推进司法公开,为持续深化司法公开提供法治保障。要厘清司法公开的边界,明确司法公开的范围与司法不公开清单,确定特定领域、特定时期、特定案件司法公开的范围等,要依靠信息化技术提升司法公开水平。

推进司法公开优化营商环境

人民法院是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法院通过案件审理向社会揭示法治精神、维护法治统一,让企业经营活动有明确的遵循。

《报告》评估显示,2023年有15家高级人民法院、37家中级人民法院、43家基层人民法院、5家专门性人民法院公开了本院制定的优化营商环境司法文件,分别占46.88%、74%、36.13%、31.25%。

人民法院在涉企纠纷诉源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必要加大此类信息公开力度,引导企业依法高效解决纠纷。

评估显示,有8家高级人民法院、5家中级人民法院、15家基层人民法院、9家专门性人民法院公开了涉企案件诉源治理机制指引,分别占25%、10%、12.82%、56.25%;有12家高级人民法院、13家中级人民法院、20家基层人民法院、6家专门性人民法院公开了涉企案件诉源治理典型案件,分别占37.5%、26%、17.09%、37.50%。

公开企业相关类型的案件信息,有助于指引相关行业或领域的企业明确经营中需要注意的法律界限。

评估显示,一些法院公开了金融案件、企业涉刑事案件信息。公开本院及上级人民法院办理金融案件规定的有7家高级人民法院、7家中级人民法院、7家基层人民法院、4家专门性人民法院,分别占21.88%、14%、5.98%、25%。

《报告》指出,加大对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的打击力度,最大限度减少对其合法权益的影响,保障其正常参与经济活动,都是优化营商环境不可或缺的。公开此类信息,有助于引导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采取正确的行为。

评估显示,公开本院信用惩戒规定的有2家高级人民法院、19家中级人民法院、26家基层人民法院、1家专门性人民法院,分别占6.25%、38%、22.22%、6.25%;公开本院信用惩戒典型案件信息的有8家高级人民法院、22家中级人民法院、21家基层人民法院、1家专门性人民法院,分别占25%、44%、17.95%、6.25%;公开信用修复相关规定的有3家高级人民法院、15家中级人民法院、7家基层人民法院和1家专门性人民法院,分别占9.38%、30%、5.88%、6.25%。

《报告》指出,各级法院今后仍需加大审判规则、典型案件审理过程和结果、涉执行类信息的公开力度,发挥司法审判解决纠纷、引领企业规则制定等重要作用。

推进司法公开参与社会治理

《报告》指出,公开各类案件信息以及法院的一些活动,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的具体表现。

评估显示,有31家高级人民法院、32家中级人民法院、59家基层人民法院、13家专门性人民法院公开了辖区内较为典型的民事案件审理解读信息,占96.88%、64%、50.43%、81.25%;有31家高级人民法院、26家中级人民法院、29家基层人民法院公开了辖区内较为典型的环资案件审理情况解读信息,占96.88%、52%、24.79%。

《报告》指出,不少法院注重以公开促普法、提升法治意识。

评估显示,大部分法院都在门户网站设置了普法内容,有14家高级人民法院、21家中级人民法院、55家基层人民法院、8家专门性人民法院在门户网站开设了专门的普法栏目,分别占43.75%、42%、47.01%、50%。

《报告》指出,公开法院的办案数据,既展示法院工作成效,更能向社会揭示社会发展态势并提示风险。

评估显示,有18家高级人民法院、25家中级人民法院、36家基层人民法院、2家专门性人民法院公开了本法院的年度报告,占56.25%、50%、30.77%、12.5%。

《报告》指出,司法建议是法院针对审理案件中发现的某些管理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的完善建议,具有完善制度机制、弥补漏洞缺陷等功能,也具有靠前预防、提升治理能力的作用。

有4家高级人民法院、19家中级人民法院、23家基层人民法院、6家专门性人民法院公开了2023年度的部分司法建议,分别占12.5%、38%、19.66%、37.5%。

《报告》指出,各级法院应加大典型案件的公开、解读,加大审判数据公开,探索司法建议公开路径,助力全社会形成依法办事的理念和氛围,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