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新中国成立了!”当杨开智的母亲向振熙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做针线的她忽然手一抖,竟然不小心刺破了手指。

可是向振熙丝毫不觉得疼痛,她当即起身问道:“当真?”

小姑娘狠狠地点点头:“真的!”

话音刚落,向振熙就转身,小心翼翼从箱子中拿出来一张照片,只见照片上的女儿杨开慧依旧年轻,笑容明媚,而身旁的毛泽东,也是丰神俊朗。

向振熙老太太仔细抚摸着这张照片,眼中满是泪水,嘴里也反复念叨着一句话,而听到这句话,周围的人也不由得热了眼眶。

向振熙究竟说了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11月15号,毛主席和往常一样,在办公室里伏案工作。

“主席,有人给您发电报。”他的助理敲门走了进来:“发报人是杨开智同志。”

毛主席有些讶异,让助理将电报内容拿给他看,其他的内容主席已经不记得了,但他始终牢牢记得那几个大字:母亲去世了。

这个母亲,是杨开智的母亲,也是毛主席妻子杨开慧的母亲,一时间,房间内久久一片沉默。

片刻后,毛主席深深叹了一口气,面露痛苦之色,随后招呼助理道:“帮我送一封信给杨开智同志,要尽快!”

看着这封电报,毛主席心中万分悲痛,对他来说,向振熙又何尝不是自己的第二个母亲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昌济在北大任教的时候,最欣赏的两个学生就是向振熙和蔡和森。

他多次在家中称赞两人的学识,这不禁让向振熙和杨开慧对他口中的国家栋梁的两个人很是好奇。

随着在学校中任课内容的逐渐深入,杨昌济有时会将毛泽东和蔡和森领到家里,请他们和家人们一起吃饭聊天。

毛泽东和蔡和森每次来的时候,都对向振熙这位师母格外敬重。

向振熙也十分乐意见到两人前来,总是为他们做好吃的。

毛泽东的母亲早些年去世了。向振熙得知这个消息后,对他更是温柔爱护。向振熙的种种行为让毛泽东从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昌济和向振熙两人的感情之深厚,也让毛主席羡慕不已。

杨昌济和向振熙从小相识,是青梅竹马。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他们两个人之间产生了感情。

1888年,杨昌济和向振熙在父母的见证下结为夫妻。

婚后的两个人生有1子2女,但是大女儿杨琼从出生起身子骨就弱,早夭。也正是因为大女儿的不幸去世,夫妻二人对儿子杨开智和女儿杨开慧的成长十分关注。

杨昌济作为一介书生,想要通过科举来考取功名,进而为国效力。

但是,当时正值清朝末期,清政府内部腐败脏污。杨昌济多次参加科举,却始终未能在朝廷里谋得一官半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杨昌济为此困顿的时候,“百日维新”的出现让他眼前一亮。

杨昌济十分赞同维新派的一些观念,比如改革科举、学习西方先进知识等。

他清楚的意识到,当时中国的封建传统遏制了中国向前向好发展,而一昧地学习八股文更不能推动国家的发展。

于是,杨昌济打算出国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从而让中国人民清醒过来。

但是,出国留学有着两个最主要的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个就是家庭的问题。如果杨昌济出国留学,势必要让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留在家中。可是家里没有人照顾,他们母子三人怎么能坚持得下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是费用的问题。他们一家虽然不算贫穷,但是也不是特别富裕。一旦杨昌济出国,一家人的花销将会大大增加。可是初到国外的他可能找不到工作来赚钱,而国内的向振熙,虽然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来赚钱,可也只是一小部分。

面对丈夫的担忧,向振熙只是语气坚定的说:“你尽管去。其他的我来负责。”

就这样,杨昌济前往日本求学。而向振熙则留在国内,赚钱维持家用的同时也时不时给丈夫寄钱。

向振熙赚钱养家的同时,也从未忘记对子女的教育。在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很严重,但是她坚持送女儿去学堂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向振熙有空的时候会陪着女儿一起去学堂学习,她总是说活到老学到老。也正是由于幼年就接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关系,杨开慧和革命有着不解之缘。

1906年,湖南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因为洪水而遇难的人数不胜数,众多百姓流离失所,四处乞食而活。

然而当时的政府全当看不见,根本不曾下令来救助难民。

当时还是孩童的杨开慧对上门乞讨的难民懵懵懂懂,只记得母亲给他们干粮后,那些人老泪纵横感谢母亲的模样。

这个事件的发生,在杨开慧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想要救助更多人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慢慢的,杨开慧和杨开智在母亲的细心呵护下长大了,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过去了十年。

也正是在这一年,杨昌济在给母子三人的家书中,写到自己不日就要返程归国。

他在这十年间四处游学,学习了西方的新思想,并且将其融入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名满世界。

杨昌济回国后,没有接受国民党政府的聘请,而是选择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担任教师,培养学生。

杨昌济在此期间,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其中在他心中认为最好的,莫过于毛泽东和蔡和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他的女儿杨开慧也被毛泽东吸引,两人的感情越发深厚。他们年龄相仿,又有着共同的志向和理想,再加上总是聚在一起聊天,对彼此的了解越来越多。

就这样,两个人顺理成章地结婚了,并且孕育有3个儿子。

杨开慧去世

杨开慧去世

婚后的二人生活很是美满和谐。然而,随着革命在国内的逐渐推进,越来越多的反动党注意到了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人。反动党见他们多次暗示共产党高级领导人失败,就将主意打到了他们的家人身上。

1930年,杨开慧被反动党抓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她并没有屈服于反动党的折磨之下,她誓死忠诚于共产党,也绝对不会为了苟活而断绝和毛泽东的夫妻关系。

反对派对于冥顽不化的杨开慧自然很是愤恨,将她斩首示众。

得知女儿杨开慧被杀害的消息的向振熙眼前猛地恍惚,一下子老了十岁。她为了外孙的安全,没有将3个孩子留在身边照料,而是送到了毛泽东的兄弟身旁照顾。

此后的她,和毛泽东与外孙们全部断联。向振熙日思夜想,期盼着众人再度重逢的那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后说的话

解放后说的话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

一个晚辈看着满头白发的向振熙,笑呵呵地和她传达了这个好消息。

向振熙听到后,泪流满面:“解放好啊。润之真的做到了这件事。他和孩子们现在在哪儿啊?”

1950年,毛岸英在父亲的嘱托下,来到向振熙的住处看望她:“外婆,我来看您了!”

“是岸英啊。”向振熙看着面前气宇轩昂的外孙,激动地说:“你长大了,也瘦了许多。这些年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毛岸英握住她的手,摇了摇头,笑道:“不苦。一切为了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临走前,向外婆承诺过段时间再来看望她。令人惋惜的是,毛岸英同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他和向振熙的这次见面,居然是生前的最后一次。

为了不让老人们因为此事过于悲伤,众人一直将毛岸英牺牲的事藏在心里。

毛主席对向振熙老夫人很是愧疚,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子女应尽的义务,所以毛主席每月都会寄给老夫人生活费。

向振熙老夫人去世后,毛主席在回复杨开智的电报中,传达了对向振熙老夫人去世的悲伤之情,并且说可以将老夫人和杨开慧埋在一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安慰杨开智,说他们两家本就是一家人,希望他能够节哀顺变,早日从伤痛中恢复过来。

毛主席将写的信交给助理:“你拿着这个先去发电报,然后从我稿费里拿500元出来,寄给杨开智先生。”

虽然没能亲自前往,可在毛主席心中,他和向振熙永远都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