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来到了北京的中国人,肯定会来到天安门广场打卡。

在朱红的城墙下,看一次日出时分的升旗仪式,之后围绕着天安门广场,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泽东纪念堂。

当站在这座庄严肃穆的恢弘建筑前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座大会堂,为什么叫“人民大会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的延安杨家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央大礼堂举办了。

然而谁能想到,这座能够容纳千人的大礼堂,竟然找不出一把像样的凳子。

当时男同志基本上只能站着开会,女同志坐的凳子,大多也是从老百姓家里借来了。

看到眼前的场景,毛主席当时就萌生出建一个更大的礼堂的想法,要让来自全国的人民都能坐着开会。

杨家岭礼堂旧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2月,建筑部长刘秀峰来到中南海颐年堂,向毛泽东汇报工作。

当时毛主席问刘秀峰,以如今我国的工业实力,能不能建造一座20层的高楼?

刘秀峰略微思索一下表示:可以。

紧接着毛主席又问:那能不能建一座万人大会堂?

面对这个问题,刘秀峰犹豫了。因为当时一五计划尚未完成,国民经济还未恢复,对于万人大礼堂的构想,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毛主席笑着点了点头,他明白刘秀峰的顾虑。

然而,转机不久后就发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到了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我国也开始迈向了工业化的步伐。

这个时候,国家已经完全有能力建一座“万人大会堂”了。

1958年3月8日,成都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毛主席又一次提出了万人大礼堂这个心心念念的设想,并被提上日程。

北戴河会议召开之后,一大批优秀的工程队伍齐聚北京,商议“万人大会堂”的相关事宜。

在两个多月的讨论中,共提出270多个方案,最终,北京规划局的方案脱颖而出。

选址定在了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南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10月28日,这一项工程正式启动,为了在1959年国庆节之前完成,工期可谓是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与此同时政治局的同志们也始终关注着这项工程建设进度,多次重申了设计理念要以“人民是主人”这一主题为中心。

然而,大会堂体积庞大,结构繁杂,诸多难关摆在了设计人员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的1月,此时北京的天气依然寒冷难耐,周恩来把市委书记处书记万里、中国人民检察院人事厅长赵鹏飞、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沈渤叫到中南海,亲自过问了施工材料和结构设计,多次强调了大会堂的安全性。

20号的时候,成立了建筑设计小组和结构安全小组保证大会堂的施工质量。

为了大会堂的建造,以及顺利迎接“建国十周年”,不仅是领导们耗费心血,更重要的是来自五湖四海建的筑工人们夜以继日的奋斗。

在工地上,前后大约有两万名工人,奋斗在建设的最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负责大会堂品花地板施工组创新方法, 9天完成了原定一个半月工期的铺设工作。

钢筋工青年突击队开创了“梅花焊接法”,10天的时间里,完成了原本计划50天完成的任务。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强大的基建能力便已经崭露头角。

当年7月末,大会堂的建设工作已经在各部门紧锣密鼓的施工下基本完成。

9月9日的凌晨,毛主席同周恩来等人一同参观了收工前的大会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台下真的足以容纳万人的空无一人的座位,他不禁想起了在延安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的情形。

而如今宽敞的礼堂能够容纳广大党员同志和人民群众,新中国如今也是改头换面,走上富强的道路。

毛主席望了一眼天花板,对这满顶星空的设计若有所思,于是便问:这是谁的注意?

一旁的万里回答道:这是周总理建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最初设计的时候,天花板本打算做成白顶和吊灯。但是这样就会显得大会堂十分空旷。

于是周总理想到了一个问题:人不会觉得天空空旷,哪怕黑夜里遥望星空也是如此。于是,就有了星空的设计构想。

此时,大会堂已基本完工,但还有个事迟迟没有解决,那就是这座大会堂应该叫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们在施工时,都管它叫做“大会堂工地”,如今施工已完成,这个叫法显然不妥了。

于是,当时就涌现出了三种称呼——“万人大会堂”,“人大会堂”和“人民宫”。

但这三个提议都被毛主席否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人大会堂”太落俗套,而且没有什么象征性意义。

“人大会堂”指定的范围太窄,这不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堂,而是全国人民的会堂。

“人民宫”的叫法又像故宫一样,封建社会才这么叫的。毕竟

“全国各地的同志夜以继日的努力和支援,才能让大会堂这么快的竣工,他们不求名利的付出实在是功不可没啊。……将来在这里的不单单是人名代表们,更是每一个中国人民的会堂,是属于人民的。

于是毛主席最终决定,将其改名为“人民大会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叫法不但体现了“会堂是属于人民的”这一理念,而且一个“大”字还突出了该建筑的宏大,以及中国工业能力的增强。最后“会堂”二字又落到了该建筑本来的功能上。

在毛主席心中,始终是以人民为本的。

毛主席早就提出过,军队要叫人民解放军,法院要叫人民法院,政府要叫人民政府。

开国大典上,群众们齐声高喊毛主席万岁,而毛主席挥手执意高喊“人民万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席的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摆脱压迫追求幸福而斗争,中国共产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政党,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力量。

于是主席一锤定音,人民大会堂这个名字便站在了新时代的潮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大会堂作为首都的重要政治符号,向着中外各国展示着代表中国的形象。

这座气势恢宏的建筑地处天安门广场西侧,广场的东侧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两座雄伟的的建筑仿佛哨兵,拱卫着天安门城楼。

人民大会堂长336米,宽206米,高46.5米,建筑面积17.18平方米。能装下整个天安门。

而这座建筑不单单气势宏大,它的设计也是独具匠心。别的不说,单单那内部近百万立方米的容积,竟然不用一根柱子支撑,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十个月的建设,在国庆前夕正式竣工,投入了使用。

人民大会堂,一座由人民设计、人民建造、造福于人民的议政大厅,在国庆节前一天正式启用,毛泽东当年的理想终于成为眼前的现实。

如今,人民大会堂已经走过了65年的岁月,它代表的已经不单单是一处会议地点,而是整个国家的形象,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象征,是中华人民自强,崛起,乃至复兴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