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年,二十人。

2004年,自《ELLE DECORATION家居廊》创刊起,就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路行来,共同见证了中国设计、文化、艺术与时尚的流变。

为庆祝DECO创刊二十周年,此次,我们特别邀约了20位来自时尚、文化、艺术、建筑、设计领域的“老友”。在跨越空间与时间的对话中,请他们分享这些年来在各自领域中的观察。

从二十年的美、二十年的设计、二十年里家的变迁,以个体折射时代,不仅为我们绘制出一幅多维度的时代画卷,也在用他们的智慧经验启发着关于未来的思考。

特别策划下辑,DECO与10位亲历中国设计崛起的老朋友们对话,通过他们的分享,描绘中国设计时代的变革蓝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物按照姓氏首字母顺序排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年来,《ELLE DECORATION家居廊》对陈暄的多个项目进行了追踪。(摄影:林半野)

是女博士,也是女建筑师,作为十上建筑的创始人,陈暄多年来一直活跃和专注于公共及商业建筑、室内和家居家具设计,为成龙、梅婷、杨澜、罗振宇等众多名人设计家,也主持设计过隋建国美术馆、UCCA艺术商店等公共空间,还不时跨界到艺术、时尚领域。

在这个男性占据主要话语权的行业,她是难得一见的亮色,长长的波浪发,纤细的身型,总是温柔微笑、轻声细语,给人以知性而专业的印象。同时,陈暄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她一直在尝试和体验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几乎将个人、家和工作完美平衡。去年她开启了为期一年的环球旅行,旅途中她和我们分享了这二十年来关于设计、生活、个人的点滴思考。

“这二十年堪称中国设计界的‘狂飙猛进’期。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被忽视到被重视,甚至到被‘推崇’,中国的设计行业经历了一次全面的蜕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设计师群体有了大幅增长,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设计行业地位的逐步提升。设计师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她说。

“最初的设计行业可以说是‘野蛮生长’的,大家对形式有着无限的渴望和猎奇心态。从粗放的起步阶段,到如今的精益求精,创新创意层出不穷。这种状态经历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今更趋于理性和简约。设计师们不再一味追求视觉冲击力,而是更注重功能性和用户体验。可以说,这二十年是设计界快速自我升级和进化的二十年。”

不仅具备国际视野,更展现了极强的‘在地性’,将国际潮流和本土文化与生活方式相融合,为读者呈现出独特而高品质的内容。在这个信息媒体爆炸的年代,显得愈发珍贵,希望《ELLE DECORATION家居廊》在未来继续散发独特魅力,为大家带来更多启发和美的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2月刊杂志刊发了陈燕飞位于上海的家。(摄影:朱海)

曾听过一个说法,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黄埔军校。DECO也曾出过不少才俊,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2005-2010期间担任美术总监的陈燕飞。如今他是原创品牌“璞素”的创始人/艺术总监,也是新中式设计风格的代表人物,写得一手好书法。

璞素在上海先后开设的几家门店都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从茶艺、民艺、绘画、文学……真正创作出了一个属于璞素的东方文人小宇宙。回想起最早作为同事去燕飞家看到他视若珍宝的木头收藏,恍悟有些热爱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各种领域的创新都不能算是革命性的,一直等到这两年AI人工智能的飞跃发展,类似chatGPT的出现才真正让所有人类都为之振奋。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肯定会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空间和产品的设计必定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加持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另外一个方面,具有人文和天然手工的产品设计也会更加凸显其价值,我认为科技和人文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ELLE DECORATION家居廊》是我挥洒了五年青春和热血的地方,对它的感情非同一般,我感觉它已经远远超出了一本家居杂志的价值,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它是一种陪伴,一种心灵的成长和启迪。我衷心地祝福它在这个纸媒日渐式微的时代里,能重新找到它价值的福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阿那亚的孤独图书馆,2015年开业。(摄影:林半野)

作为中国最受关注的建筑师之一,董功主持设计了海边图书馆、船长之家、阳朔糖舍酒店、长江美术馆等经典项目,并被人们广泛讨论。其中海边图书馆最受瞩目,又被称为“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主要的阅读空间被设计成一个看台,在逐级升起的平台上,不同位置的人都能不受阻碍地看到大海,阳光透过屋顶上细窄的通风井道在空间中移动,木纹混凝土构造为建筑增添了一丝温暖,整个图书馆充满着诗意与美;阳朔糖舍酒店则以一间老糖厂为中心,新旧景观和谐地融合于自然景观,构建出别样的人文气氛;“船长之家”用简洁的拱形窗景在海边村庄建造起一幢充满烟火味诗意的住宅……在最新建成位于景德镇陶溪川的川上行酒店,几十棵香樟树之间,董功驻足凝望,他在确实地感受场地所带来的情感与体验,并与我们分享对于建筑的观察。

“20年基本上涵盖了我的职业生涯,我认为建筑这一行还是越干越觉得值得的。每做完一个项目,能感受到世界上多了一个真实的存在。当进入建成的空间里,身心会产生各种感受,这让我觉得很踏实。‘建筑能不能变得更具体和真实’——这是我目前这几年想的最多的事,也是我现在希望达到的一个境界,建筑其实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说法。尤其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时间点,对于建筑师来说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也不是设计能力,而是一种勇气——在博弈的状态下能不能继续坚持。”

祝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创刊二十周年!期待杂志越办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岩松首个沙发作品「丘CHIO」于今年米兰展期间发布。(图片提供:品牌,原文刊载于《ELLE DECORATION家居廊》2024年6月刊)

也是2004年,马岩松从美国回到北京创立了MAD,算起来和DECO也是同岁。犹记得第一次对他的采访拍摄是在2006年,当时成立不过两年的MAD刚刚在798办了第一场名为“MAD建设中”的设计回顾展。那时的北京还没有经历奥运会,地铁线只有两条,鸟巢、水立方、央视大楼、中国尊还是虚无缥缈的未来,而就在MAD位于二环内的办公室里,他与DECO分享了对2050年北京城的规划畅想。

二十年一晃而过,如今的马工已经是极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建筑师,一方面致力于探寻建筑的未来之路,倡导把城市的密度、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起来,通过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走向一个全新的、以人的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文明时代。以“梦露大厦”、哈尔滨大剧院、胡同泡泡、朝阳公园广场、中国爱乐乐团音乐厅、FENIX移民博物馆、衢州体育公园及深圳湾文化广场等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实践着这一未来人居理想的宣言。

2014年,马岩松获邀成为美国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首席设计师,成为首位获得海外重要文化地标设计权的中国设计师。另一方面,更多的民众则是在社交媒体上被他创作的装置艺术刷屏,从而记住了“马岩松”这个名字。从日本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到中国的南海、浮梁大地艺术节,乃至刚刚过去的米兰设计周,艺术与环境的结合成为更加即兴的表达和先锋探索。

《ELLE DECORATION家居廊》带给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参考和想象。祝愿继续精选,继续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LLE DECORATION家居廊》2017年11月刊报道了石大宇与他设计的椅子。(摄影:Boris Shiu)

当DECO在十四年前把EDIDA中国区最佳座椅设计奖项授予石大宇时,那年他刚从台北搬到北京,一把椅君子让人看到竹的现代表达;2023年,他的架讓博古架在巴黎M&O期间首发,还是熟悉的竹材质,宜古宜今的设计让世界赞叹不已;2024年,他跟太太一起做了个重要的决定,从北京搬到上海,位于浦东工作室的后院里毫不意外地种满了竹子。

他是那样深切地爱着竹,爱着中国文化,采访中不断强调,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具备中国基因的当代设计,这些设计“讲”的是中文。许是从台北纽约到北京上海,近三十年的经历,让他可以站在一个更加宏观的视角去审视我们自有的文化。

这二十年里,“我想最重要的是院校开始重视民艺,比如大漆、竹艺等。我现在工作室里也有同事来自中央美院,受他们老师的影响才开始对竹有兴趣。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放弃对竹的研究,其实竹是一种被低估了的材质,它很环保,也很适合商业化,而且应该被商业化。但不能简单用便宜或贵去评价这个材料,我们需要的是诚实地对待竹,根据特质用在对的设计中,那么竹是既可以走入民众日常,也可以走进设计艺廊的。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足够的设计研究知识,这也是我一直在做的。”

Forever youn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设计上海现场。(图片提供:Design Shangha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DECO.KIOSK 3.0@设计上海2024。(摄影:笑涵、Gin studio)

正如米兰国际家具展览会展示了全球家具产业的最高水平,在国内,“设计上海”也在十年之间成长为行业头部展会中的佼佼者,并在2018和2023年先后推出“设计中国北京”与“设计深圳”。与国内知名女演员同名同姓,总是一身白西服、黑直长发造型出现的谭卓正是这三个展会背后的幕后推手。

作为一个展会运营人,商业思维是必备素养,很可贵的是她对设计的一片初心,所以才有魄力去打造出为城市赋能的新天地设计节、聚焦年轻设计力的TALENTS展区和建筑可持续论坛这样的优质IP。DECO与设计上海也在这10年中以各种方式不断深入合作交流,共同见证了中国家居设计产业的兴盛繁荣。

家居设计领域在过去20年里的变化非常大——从一开始大家盲目地追求宫廷奢华风,到如今的现代简洁风格,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颠覆。同时,我也看到这个行业的上下游从业者,不管是室内设计师、产品设计师,乃至工厂、供应链,整个产业都越来越专业。其实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中国消费者审美的变化和自信,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是这几年看到的一个最让我欣喜的趋势。”

我认识的《ELLE DECORATION家居廊》是生活方式的引领者,引领了广大的中国消费者的审美提升。祝贺DECO二十岁生日快乐,这是一个最好的年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滨带着“游山记”艺术装置《爿园:须臾即永恒》亮相今年的米兰设计周。(摄影:隋思聪,原文刊载于《ELLE DECORATION家居廊》2024年6月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EDIDA中国区设计大奖奖杯“墨轴”由2022年EDIDA中国区年度设计师吴滨带领无间设计研发中心设计。(摄影:Gin studio)

谋设计者之道,突破设计的边界,无间设计成立至今已逾20载,开创其独一无二的“摩登东方”的设计语言,而成为时代的思考者。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从早期的集合店世尊家具到2017年成立设计师品牌未墨;从倡导生活方式的WS SPACE無集复合型美学空间到高端新海派餐厅HAI SHANG与奥庐Aolu;从无间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到“摩登东方”美学概念提出者……会设计,更爱生活懂艺术,吴滨毫无疑问是当代中国设计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就在刚刚落幕的米兰设计周上,他将“游山记”装置带到米兰,占据米兰大学展区的 C 位,让来自全世界的参观者被东方的五感设计打动。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这位2021-2022 EDIDA中国区年度设计师、2023年中国室内建筑设计年鉴评委和我们分享了他对设计、美学与生活的感悟。

“回过头来看自身的设计旅程,从一开始的学习状态,到Art Deco时期,再到‘摩登东方’概念的提出,我觉得这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对于设计,我们把东方元素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来做,而不是把它当作西方凝视下的表浅异域风情与装饰元素,于是‘摩登东方’设计语言应运而生。安吉酒店就是我们在设计领域创新实践的一次重要突破。在设计中引入‘游山记’的概念,起伏的空间里,人的视线和身体都会感知到空间的变化。结合中国绘画中蕴含的散点透视和时间性,从而产生更丰富的视觉感受和感官记忆。未来是一个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并进的时代,我们能否打破设计仅仅局限于物理空间的塑造,关照人更真实的感官记忆,去创造全维度、更多元、更有意义的生活形态,是值得大家一起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感谢《ELLE DECORATION家居廊》跟我们走过的每一段岁月,陪伴我们感知生活中的点滴,让我们勇敢探索未知,洞察生命的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谢柯担任室内及陈设设计的YAZA野在山川酒店。(摄影:雷坛坛)

谢柯显然不是那种典型的擅长自我表达的设计师,就像他工作室的同事所说,他更愿意通过作品而不是采访来表达自己,尽管不少民众是通过《梦想改造家》这档热门电视栏目才认识了他。

谢柯创立于2008年的尚壹杨设计先后打造出包括 “既下山”“夕上”“野在山川”在内的多家著名酒店,而最近刚刚完成的阿那亚·三亚3期山谷住宅,则是他第一次设计住宅样板间。

并非设计科班出身的谢柯毕业于川美油画系,山城重庆的本土文化滋养了他的创作,每年的《中国室内建筑设计年鉴》总有佳作入选,并在2022年众望所归地摘取了EDIDA中国区年度室内设计师的荣誉。他的设计风格是那种有分寸感的高级,以简单质朴的材料讲述空间与人的关系,尊重在地文化但不浮于表面的表达,创造出更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世界语境的东方人文美学建筑空间。

在创刊20周年之际,送上我们最诚挚的祝福!《ELLE DECORATION家居廊》一直引领着我们探索家居设计的美妙世界,激发着艺术创意,成为每一个热爱生活和设计的人的灵感源泉。感谢在过去二十年里持续不断地创造着美,分享着美,期待与你一起走过下一个二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许刚及团队为农造带来的数字编织——黔西南布依族传统纹织与3D打印设计转译项目获得了2023-2024 EDIDA CHINA中国区设计大奖年度最佳可持续实践奖。(图片提供:设计师)

今天在中国提到可持续设计,就一定不能遗漏许刚和他带领的本土创造(BENTU)团队,最早关注到这个独立设计品牌,还是因为他们设计的一系列混凝土物品。上个世纪90年代,许刚还在广东做室内设计师,别人眼里看到的是房地产发展带来的经济机遇,而他看到的却是拆迁所带来的大量废弃材料。于是从13年前开始,他成立了本土创造,思考如何变废为宝,将废弃物设计再生,他开始大量的田野调查,遍访工厂,从回收铝材、陶瓷到砖瓦、塑料,从建筑废渣到贝壳菌丝,都成为他研究的“宝贝”。

而当时,谁会想到在不久的将来,可持续设计会成为全球设计界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投入重金开发。3月,广州家博会CMF展展示了他与东鹏新材合作开发的景德镇废瓷再造系列瓷板,已经成为投入市场的商业化产品。想找他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但许刚依旧保持清醒的头脑,去思考什么是可持续设计的未来。

愿《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继续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时尚、舒适的家居产品。也期待能够继续引领家居设计的潮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与美好。生日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ziinlife吱音创始人朱晖、杨熙黎在上海吱音生活艺术馆。(摄影:赵易宏)

最早认识吱音并非通过展会或门店,而是在天猫,可以说是最早一批互联网生长出来的设计品牌。然后才认识了两位创始人——设计总监朱晖和总是自称首席打杂官的Lily。这一对事业上的搭档给人的感觉特别接地气,就像是他们做的产品,好用,轻松,价格合理,不经意间让人会心一笑,特别适合都市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少红极一时的品牌如昙花一现,但吱音却一步步走得稳且踏实。

曾经一提到中国原创设计就绕不开新中式风格,但吱音似乎并没有刻意去做这种中国风的表达。“去对立化,互相融合是当下比较显著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取向。由于社会发展的先行,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美学,在二十年前是受追捧的。但在经过了几年全球化‘碰撞’之后,本土设计和创意文化领域的设计师,开始寻求自身的‘根’,当下的文化特征,不再是单纯强调民族性和在地性,而是在更高维度去审视自己。我认为中国的美学文化,在未来会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自成体系。我们具有独一无二的美学土壤,不同地区与民族具备各自的文化和审美,互不干涉,又能与全球化现代审美融合,形成百花齐放的区域性文化特点。”

《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用前瞻性和国际化的眼光,一直支持着本土设计一步一步向前。某种程度上,如同记录中国设计发展的一卷电影胶片,尤为珍贵,真心祝福DECO二十岁生日快乐!

篇幅有限,完整访谈详见

7月号《ELLE DECORATION家居廊》杂志

(点击文末“原文链接”可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你的观察里,中国设计在这20年经历了哪些变化?欢迎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想法,DECO将选出三位精彩留言,各送出一本新刊,分享“20岁生日”的快乐。

策划 丨 本刊编辑部

插画 丨 小小梅

视觉统筹 丨 桂皮

特约顾问 丨 Xu

文 丨 Mi、qili、斑斓、王立早、DI

编辑 丨 颜宓、关迪、Kevin Ma 马子谦、徐露梅

设计 丨 Yeer

本文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权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投稿,请联系留言获取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