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在电化学储能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作为南方电网新型城镇化配电网示范区自2023年12月开始建设以来,兴义市新型城镇化配电网示范区项目经过44天的紧张建设和调试,成功投运启用,成为贵州首个“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电动汽车”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在南方五省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贵州全省范围发挥着标杆示范作用,推动全省乃至全国的新型城镇化配电网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示范区的选址位于兴义城区桔山街道湿地公园生态城天鹅湾正大门对面的路边停车场。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人流、车流密集,是兴义市的中心地带。选择这里,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其地理位置优势,还能够最大化地展示新型配电网的示范效果,让更多的人能够亲眼见证和感受到新型配电网带来的变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建设思路

整体框架内容定义为“1+3+2+1”,即一个目标、三个主线、两个重点方向和一个专项示范。

首先是一个目标——建设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配电网。兴义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多变,对配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结合山区的实际情况,打造出既安全稳定又高效智能的新型配电网,为山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电力支撑。

三个主线。第一个主线是打造贵州首个纯直流车桩网。这将为电动汽车的充电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第二个主线是打造贵州首个“源网荷储”城市微电网。通过构建这个微电网,将实现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和消纳,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个主线是打造贵州首个智能化城镇柔性电网。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实现对电网的智能调度和优化,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两个重点方向。第一个是新技术应用。积极引进和应用最新的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提升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第二个是新能源规划。结合当地的资源条件和能源需求,合理规划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新能源的接入和布局,推动新能源的规模化应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专项示范——新型示范充电站的建设。充电站是集充电、储能、光伏发电等多功能于一体,不仅为电动汽车提供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还将展示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成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建设情况

新型充电站的电源由10千伏枣桔Ⅳ回线路3号开关箱搭接而来。它所属的馈线组具备了100%的转供电能力。共有9台120千瓦直流充电桩和2台15千瓦直流充电桩。1、2号充电桩是15千瓦直流充电桩,它是交流进直流出,并且具备反充电功能。3-6号是4台交流进直流出充电桩,再往右数过来的7-11号是5台直流进直流出充电桩。

在充电站雨棚的顶部,安装了168块光伏板,总面积达到了424平方米。这些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光伏发电就地供电。这样,不仅能满足充电站自身的用电需求,多余的电量还可以进行储能或上网供电,为城市电网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配备了先进的视频监控系统。通过4G路由器和物联网卡,可以将监控数据实时传输到贵州电动充电站视频监控平台,随时掌握充电站的运行情况。同时,硬盘录像机的本地存储时间满足至少3个月的需求,确保了监控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三.项目亮点

一是打造了贵州首个智能化城镇柔性电网,利用能量路由器构建直流母线系统,能源转换效率提升了3至5个百分点,减少线缆的使用和损耗,实现绿色低碳。同时,站网互动系统实现车网互动、虚拟电厂等功能,保证能量供需平衡。

二是建立了贵州首个纯直流车桩网,基于能量路由器实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运行,消纳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解决台区低电压问题。在故障时,还能建立应急供电通道,确保重要负荷供电。

三是构建了贵州首个“源网荷储”城镇微电网,通过站网互动系统优化负荷功率,实现能量精细化管理。构网型储能变流器装置作为核心设备,接受调度指令,控制设备运行,保证供电连续性。

这一项目集创新、绿色、智能于一体,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发展和节能减排。相信未来,它将成为兴义市新能源发展的亮丽名片。充电站预计在前五年内,总供电量将达到441万千瓦时,光伏年发电量预计达到10.62万千瓦时。

该项目通过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成功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智能调度和优化运行。这不仅增强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更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可靠、高效的电力服务。

在当前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柔性电网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够有效解决特殊情况下的局部台区低电压重过载问题,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为城市的电力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这一项目的建设还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能源安全,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来源:贵州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