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减碳,到底有多难?

文字:林间草木声

制图:果 / 校稿:辜汉膺 / 编辑:果

铅笔芯、石油、天然气、塑料袋,这些我们身边的常见事物,本质都是——碳,一种再寻常不过的元素。人类在地球上发展壮大的过程,本质上是对碳元素的不断大规模加工与重塑

我们在使用化石能源缔造万家灯火的同时,也将大地中积攒多年的碳释放到大气中。如今,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已成共识。从不断创纪录的高温到各种气候异常,肉眼可见的危机感,让减排和“零碳”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标配。

不想让地球越来越“红”

就得努力推动节能降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零碳”,并不是不产生碳,而是通过设计某种方案来抵减和减少碳排放,甚至达到相对零排。但零碳怎么做,就是门学问了。

比如,到底排了多少碳,就是个需要好好盘点的问题。

到底排了多少碳?

到底排了多少碳?

现代社会中的我们,依靠化石能源享受着高水准的生活质量,也随之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提及碳排放,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能源的直接燃烧,也可能会想到发电过程产生的碳排放。这些都是主要的碳源。

工厂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是典型的碳排放

(图:图虫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任何现代产业都需要一整套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绝大多数的生产活动,都需要依赖其他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整条产业链都会产生碳排放。

比如在餐厅吃烤肉,除了木炭燃烧会直接产生二氧化碳外,冷饮制冰和灯光照明的耗电、肉蛋奶运输中的冷藏、养牲畜时的饲喂和餐饮废弃物的处理都会产生相应的碳排放。如果只看炭火燃烧的碳排放量,显然不够全面。

端上桌之前

碳排放已经产生很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碳领域将排放划分为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三个类别。分别代表生产活动直接产生的碳排放、生产过程中消耗能源(如电力)的碳排放、整个产业链条上从交通运输到废弃物处理种种相关事项的碳排放。这样的规则,正是为了全面衡量各种活动的碳排放量。

碳计量三级分类法

是最通用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三个范围的碳排放都算进来之后,许多行业的排放情况都和我们的直觉大相径庭:钢铁、石化这样的传统重工业,总排放量未必有那么高;而一些田园牧歌岁月静好的行业,实际上却是碳排放大户

比如,和我们息息相关的乳制品行业,就是碳中和时代的一块“硬骨头”。

牛牛也排碳?

(图:图虫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犇犇犇,排放量惊人

犇犇犇,排放量惊人

田园牧歌,或许是许多人梦想中的生活。但在碳时代,这却是个烫手的山芋。

牛羊等反刍类动物通常有多个胃,其中饱含大量帮助消化的微生物群。在第一个胃——瘤胃中,吃下的草料会发生厌氧反应,产生大量甲烷、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根据研究,一头牛一天可以产生上百升的甲烷;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同体量二氧化碳的几十倍。

真·牛气冲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奶牛能持续分泌乳汁,新陈代谢强度自然低不了:一头普通奶牛每天可以排出30kg废弃物,高产品种能达到40kg。处理这些又是个大工程,碳排放又少不了。

而想要牛产奶,就必须得喂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物质全面的苜蓿草是现代畜牧业中牛的饲料主力。目前,国内苜蓿草的产量与品质还无法完全满足需求,每年要进口上百万吨。这些牧草种植、施肥和进口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少碳排放。

“牧草之王”苜(mù)蓿(xu)草

因开紫花也叫“紫苜蓿”

(图:图虫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畜牧业作为上游产业,产生的这些碳排放,自然会算到乳制品行业的范围三中。机器如果不启动,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排放。但牛一天24小时的生理活动可不会停歇。对比一下,传统高耗能产业钢铁是目前全球各工业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多的,仅占7%左右,而畜牧业却高达15%!

乳制品行业的下游链条也同样庞大。由于乳制品的自身特性,需要制作专用的产品包装:比如利乐包就是用纸质材料、塑料和铝箔等多种材质加工而成。同时,奶制品在物流和存储中要注意避光,很多产品还需要冷藏。这些都将产生大量的碳排放,通通要算到范围三里。

工厂里机器人在整理利乐包的牛奶箱

(图:壹图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就导致,乳制品行业的碳排放三个范围中,范围三的比例明显异于其他行业。大多数行业的排放量都属于范围一和范围二,在自身生产上注意节能减排流畅优化,可能就差不多了。而乳制品行业减碳,上下游这一大摊子事都得操心,这就成了一个世界难题。

乳制品行业,在“零碳”方面太想进步了

(图:图虫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增长,和零碳一起

增长,和零碳一起

欧美那些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大型乳企,在减碳问题上面对超长而分散的产业链条、庞大而不好控制的碳排放源也十分头疼

而对于国内乳制品企业来说,减碳的难度还得更上一层楼:欧美人均乳制品消耗量经过长期发展,已经趋于稳定;而中国目前的乳制品人均消费量,还远未达到居民膳食指南的水平,得喝更多的奶。现在的小朋友比以前个头高得多,乳制品的大量摄入就功不可没。

每天再多喝一盒牛奶

才够全球奶制品摄入量的平均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中国乳制品企业需要在实现产能大规模增长的同时做到零碳。这非常考验企业的战略眼光和运营能力。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领军者的伊利,当然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伊利集团零碳未来计划路线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实现乳制品行业的“零碳”,先要拿捏奶牛和它们的胃:

现代牧业研究已经证明,通过调整饲料可以大大降低牛的甲烷排放。伊利通过开展反刍添加剂、淀粉酶等方面的实验,探索在保证产奶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瘤胃这个温室气体工厂的“产能”。

伊利牧场的牛牛,一定很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伊利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尝试培育优质苜蓿草品种,尽力减少对进口苜蓿草料的依赖。在减少进口运输产生的大量碳排放同时,给牧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可谓一举两得。

一杯好奶的诞生从草的培育开始

(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苜蓿种植区 图:壹图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伊利还建立了国内最大的奶牛育种数据库,来筛选培养产奶多、产温室气体少的“环境友好型”品种。奶牛的产生的废弃物,也通过智能化粪便处理和转换系统,在牧草培育过程中用作肥料,形成良性循环

科研人员正在做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行业中下游,伊利则不放过每个细节,聚沙成塔只为“零碳”:通过采购清洁能源发电,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用水等方式,伊利已经打造出五家零碳工厂;而光是对酸奶包装上进行的减重与可降解化改进这一项,一年就削减了4000多吨的碳排放。

伊利的五家零碳工厂分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这些长期开展的减碳实践,伊利已经打造了一套独有的“双足迹系统”。这是一种能同时追踪“碳足迹”与“水足迹”的独特减碳模式,让错综复杂的“范围三”逐步清晰化。

以此为基础,伊利已并成功推出五款“实现碳中和”的产品供消费者选购。未来,越来越多的伊利产品将加入这一行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伊利能带动了上下游整个产业逐步走向“零碳”。如果“零碳”是人类在未来必将抵达的目标,那各行业的生产模式、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必然随之改变。

中国人既需要喝更多的奶,也需要绿色低碳的未来。“零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难而正确的事。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