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雨蒙
编 / 王帅
新世俱杯终于不再「裸奔」了。
10月30日下午,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和国际足联主席詹尼·因凡蒂诺在上海共同宣布:海信集团正式成为2025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世俱杯)全球官方合作伙伴。这也是全新升级后的世俱杯迎来的第一个官方赞助商,
FIFA和主席因凡蒂诺花了数年时间策划并打造的「俱乐部世界杯FIFA Club World Cup」在此前屡屡受挫——转播权谈判陷入僵局;赞助商挂零;球员抗议参赛……一系列问题让这项倾尽全力打造的FIFA「旗舰」赛事陷入舆论的漩涡。
但好在,距离开赛还有近9个月的时间节点上,FIFA终于迎来了好消息。这不仅意味着海信这个足球赞助领域的头号玩家,开拓了新的赛事版图,更标志着改制后的新世俱杯终于迎来了商业化进展的重要里程碑。
扩军的世俱杯,不如欧冠?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世俱杯的故事。
事实上,俱乐部之间跨大洲的比赛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频繁出现,彼时的「世俱杯」概念实际上更特指于南美和欧洲俱乐部之间的对决,又名「洲际杯」。但由于缺乏正式的监管,更像是一项「商业赛」行为,难以保证稳定且规律的举办。
80年代后,丰田冠名了洲际杯,保证该赛事的稳定举办,但仅仅局限在欧洲与美洲的比赛,却难以代表「世界」。 直到2005年,FIFA开始正式主办「世俱杯」,来自六大洲的俱乐部赛事冠军和主办国球队竞争最终的冠冕。彼时包括世俱杯在内的「六冠王伟业」是所有球队的终极梦想。
巴塞罗那和拜仁慕尼黑曾达成这一成就
FIFA主席因凡蒂诺于2016年提出了将俱乐部世界杯扩展至32支球队的构想。新的世俱杯将采取与世界杯类似的模式,每四年举办一次,采用小组赛加淘汰赛的形式,32支球队将分为8个小组,前两名晋级淘汰赛。
参赛名额的分配颇为复杂,欧洲拥有12个名额,南美洲6个,亚洲、非洲、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各4个,大洋洲1个,东道主1个。
目前32个球队席位中,已经确定31席,包括皇马、曼城、切尔西、拜仁等欧洲豪门。
FIFA的初衷是汇集各大洲的顶级球队,进行一场比肩国家队世界杯的巅峰之战,但没想到这项赛事有一些「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意味。
原定于2021年在中国举办的首届新世俱杯因疫情被迫取消。虽然最终定于2025年在美国举办,但4年过去,足坛已经是另一个模样。
由于世俱杯的参赛球队包括近四个赛季的各大洲顶级联赛冠军,以及FIFA排名靠前的球队。以欧洲来说,除了4届欧冠冠军,剩下8个名额需要靠FIFA积分来决定。
一些欧洲传统强队如巴塞罗那、曼联、AC米兰,甚至19年欧冠冠军利物浦,都因积分不足被排除在外,加上世俱杯历史射手王C罗淡出五大联赛,世俱杯的含金量似乎略显不足。
「没有人想看欧洲之外的俱乐部!」
「这世俱杯没我主队我才不看!」
「这扩军白扩!还不如欧冠含金量高!」
众多球迷纷纷在社媒上表示对新版世俱杯的低期待。
但好在,因凡蒂诺力挽狂澜,梅西所在的迈阿密国际队凭借常规赛冠军的成绩持东道主外卡,压哨入场,也一定程度上拯救了新世俱杯的「星味」。
球员反对,俱乐部却悄悄支持?
部分豪门遗憾缺席带来了影响力的部分缺失,但更大的危机却来源于赛事的核心——球员。
前几天的金球奖颁奖典礼可谓精彩纷呈,罗德里压哨「绝杀」让本年度的金球奖更具话题性。但当拄着拐仗的罗德里捧起金球,全世界也再度意识到:世界上最好的球员正陷入严重的伤病困扰。
事实上,在罗德里受伤前两天,他刚刚表示了对当下赛程过于密集的不满,其中的典型就是新版世俱杯。
由于2025世俱杯将占用原有的休赛期,势必让本就经历了一整个艰苦赛季的球员,面临着雪上加霜的伤病威胁。
国际职业足球运动员联合会(FIFPRO)和世界联赛论坛(WLF)均提出异议,称新版世俱杯对国际赛历造成了负面影响,甚至前者还在布鲁塞尔向国际足联提起法律诉讼,要求欧洲法院审议国际足联举办新版世俱杯的决定。
包括英超、西甲在内的多个联赛和球员工会都因球员健康问题对新版世俱杯发出了抵制威胁。不仅许多官方出面表达了对新版世俱杯的不满,在球员层面,包括孔德,德布劳内、瓜迪奥拉在内的诸多明星球员和教练都在采访时表达了对世俱杯的反对态度。
对此,FIFA却表示:问题不大。「世俱杯不是简单的增加一项比赛,而是替代了联合会杯。并且国际足联会优先考虑球员的健康问题,届时新版世俱杯各队每场比赛将最少有三天的间隔期。」
与球员的反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俱乐部们却在默默支持FIFA。不少俱乐部认为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毕竟世俱杯将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曝光。
典型案例也已经出现,据《都灵体育报》报道,国际米兰新签下的3000万bettson胸前广告协议,其背后的关键决定因素就是国际米兰的世俱杯资格。
此外,大多数俱乐部也不担心赛程安排,毕竟每四年才会在赛程上增加至多7场比赛。据The Athletic揭露,部分参与世俱杯的球队那一年将不会进行季前赛,而至少5000万美元的参赛奖金也比参加海外夏季巡回赛的收入要高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世俱杯赛期跨越6月30日的合同到期日,存在球员身份的问题,FIFA也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FIFA理事会批准了临时转会市场规则,允许成员国足协在6月1日至10日期间开启特殊转会窗口。合同即将到期的球员将得以签署一份为期两周的续约合同。
不过,此前2020年的「疫情特殊转会期」,维尔纳就拒绝了这一选择,没有留在莱比锡参加八月份的欧冠淘汰赛,而选择直接加盟了新东家切尔西。
类似此种俱乐部与球员之间微妙的矛盾关系,或许也将在未来的赛事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海信雪中送炭,新世俱杯开始逆袭?
前不久,FIFA官宣了新世俱杯决赛将在新泽西大都会人寿体育场举行。此外,承办世俱杯的12座场馆也均已确定。
图源:The Athletic
这也让许多担心世俱杯再度夭折的球迷松了一口气,然而,赛事距离成功举办仍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FIFA号称预期收入高达25亿美元,但商业化进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今年早些时候,FIFA与苹果公司关于赛事独家全球转播权协议破裂,据多家媒体报道,国际足联的要价和流媒体平台的报价差距太大,很难达成一致。
于是,FIFA在7月、8月两度启动了全球招标,将2025和2029年世俱杯转播权打包出售,甚至为了更好地吸引全球转播商和赞助商,国际足联甚至不惜更改赛事名称,将原定的西班牙语版(Mundial de Clubes FIFA)改为英语版(FIFA Club World Cup)。但近三个月过去后依旧毫无进展。
与此同时,国际足联在过去一个多月内宣布了两家新的2026年世界杯赞助商——美国银行和乐事。然而,这些声明均未提及2025年俱乐部世界杯。
此外,据报道,国际足联与现有赞助商之间也存在不小的分歧。赞助商认为他们通过赞助世界杯已获得「其他FIFA旗下赛事」的权益,而FIFA则认为俱乐部世界杯应视为一项全新的比赛,因此需要新的赞助安排和额外的赞助费用。
事实上,抛开这项比赛的商业行为而言,FIFA的初衷其实是聚焦在对全球足球运动发展的责任。尤其是对欧洲以外的俱乐部,5000万美金的参赛费很可能已经超过全队球员身价总和,说不定能催化整个足坛在地区资源配置方面的失衡情况。
尽管这种变革遭遇质疑,但其潜在价值不容忽视,能够促进各大洲俱乐部之间的竞争,推动足球运动的全球化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信作为首个赞助商的加入显得格外重要。作为体育赞助领域的头号玩家,海信早在2016年就作为首个中国赞助商合作了欧洲杯,随后更是接连入局2018世界杯2020欧洲杯、2022世界杯和2024欧洲杯——多年来,海信早已和顶级足球盛事形成了强绑定关系。
作为FIFA的老朋友,海信集团和FIFA合作时间已长达七年。此次合作签约不仅为新世俱杯带来了资金支持,也为其他潜在赞助商树立了榜样,展示了对这项赛事的信心。
这种「雪中送炭」的合作关系,极有可能会为2025年俱乐部世界杯的商业化进程注入新的活力。
而对于海信品牌自身来说,赞助新世俱杯不仅能提升其全球曝光率,还能够进一步巩固其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尤其是在北美市场的影响力。同时,率先入局的海信也能争取到更大的权益,品牌的卓越眼光和前瞻性,也将得以体现。
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在当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借助赞助世俱杯,海信和国际足联已三度开展合作,互信和友谊进一步加深。「世俱杯是一场全球顶级俱乐部之间的赛事,代表着冠军与冠军的对话,一流与一流的碰撞,这与海信对冠军精神的追求以及海信最新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成就世界一流品牌的企业目标完美契合。」
不难看出,随着海信的加入、抽签仪式即将到来,世俱杯的热度也将逐渐升温,球迷的热情和关注将不断提升。
毕竟,这样一场汇集了豪门与球星的「单数年」大赛,最幸福的总是球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