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曼行太行!和蒙曼教授在保定开启一场走读之旅~

“燕赵重真情,登场皆是英雄辈

风华依旧貌,流水时闻慷慨声”

今日让我们跟随知名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

从易县开始,再到涞源,开启一场属于保定的“曼行太行”文化探寻之旅

“曼行太行”之易县

保定

易水萧萧秋风冷

易水河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易水

这条流淌了千年的河流

见证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与悲欢离合

在蒙曼教授的讲述下

我们见证了

历史上易水的波涛汹涌

感受到了荆轲的决绝和悲壮

这条易水

映照出来的是

厚重的历史、悲壮的心灵

易水,是一条河流

易水,又不只是一条河流

易县因易水而得名

它静静地依偎在易水河畔

以独有的方式

迎接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旅人

依易水而建的恋乡·太行水镇

就像太行山水之间的

一颗明珠,璀璨夺目

有“北方小桂林”之称的易水湖

因秋的到来显得格外明净

乘船泛舟

可纵享山水间的静谧时光

站在易水河畔

听水浪翻滚,涛声回响

若亘古不变的歌谣

在奏响千年的乐章

燕下都

燕下都

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

它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

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的一座大型都城遗址

是目前已发现的战国都城中最大的一座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千年过去,都城虽已不在

但文化依然绵延不绝

这或许就是我们心中的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燕下都遗址

在1961年被公布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2021年被列为

我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

燕下都遗址

东西长约8公里

南北宽约4-6公里

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

整体格局分为东西二城,东城为内城,西城为防御的廓城;东城内有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墓葬区等。已发现不可移动文物达103处,主要类型有城墙、城濠、夯土建筑基址和遗迹、居住址、作坊址、墓葬遗址、河渠遗址。遗址区内已探明手工业作坊及居住遗址30处、夯土建筑台基12座、地下夯土遗迹14处、古墓葬34座、古城墙8道约36公里、古河道4条、排水管道1条,出土文物总量10万余件,主要是陶、铁、铜、金、银制的建筑构件、生产用具、礼器、兵器、货币等。新中国成立后出土的战国铜人和大铜铺首衔环被专家定为国宝。

清西陵之慕陵

清西陵

是世界文化遗产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一处规模宏大的清朝皇家陵寝建筑群

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

和皇后、妃嫔、王爷、公主共计80人

“低调的奢华”

这是蒙曼教授

对道光慕陵的一句评价

慕陵建造极为特殊

与其它帝陵都不相同

建有世界最大的金丝楠木雕龙隆恩殿

道光建陵,按照“选建万年吉地,总以地臻全美为重,不在宫殿壮丽以侈观瞻”的原则,对陵寝规制做了重大的改革和裁减,使慕陵成了入关后九座帝陵中最为独特的一座。

慕陵虽然外观上保持了 “节俭”之意,但其材质结构却异常精美。其围墙采用磨砖对缝、干摆灌浆工艺到顶,不涂红挂灰,改变了传统的上身糙砌灰砖,刷红浆,下肩干摆的做法;用精巧别致的石牌坊代替琉璃门;尤其令人惊叹的是慕陵隆恩殿、东西配殿所有木构件全部采用珍贵的金丝楠木,造价惊人。

慕陵是一座木雕艺术的殿堂,以精湛的楠木雕龙闻名。慕陵的三座楠木殿不施油漆彩画,而是在楠木本色上以蜡涂烫,并用1318条楠木雕龙装饰于天花、雀替、隔扇、门窗,仅隆恩殿就有龙1096条,堪称龙的世界和海洋。隆恩殿内,每一块天花板都是一件雕龙艺术的杰作。雕刻大师用高浮雕加镂空的手法,刻成在云雾中舞动的龙身和向下俯视的龙头,龙头突出平面达半尺多高,一个个张口鼓腮伸向空中,和着楠木的芳香,仿佛“群龙聚会,龙口吐香”。

紫荆关

紫荆关

位于易县城西45公里处

为我国九大名关之一

与居庸关、倒马关并称为“内三关”

是当年北京西部的重要防线

金戈铁马远去,紫塞金城依旧

和蒙曼教授

领略过紫荆关的“烽火尘烟”后

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它

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紫荆关,始建于战国时期,距今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因关城居于紫荆岭上而得名。关东依万仞山、关西踞犀牛山,拒马河宽阔的河床,横列于长城之北,其形式极为险要。

它不同于我国任何一处名关险塞的城池布局,而是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顺延山势而建,这种独具匠心的建筑布局,作战时可互为呼应,每个城圈又可独立作战,自成防御体系,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

“曼行太行”之涞源

保定

千年汤汤拒马河

拒马河源头

拒马河源头

是涞源的得名之地

是一道靓丽的景观

是涞源的一张名片

保定文化旅游

,赞21

拒马河源头

由泉群组成

泉水清澈,树木葱郁

建有唐代的兴文塔、泰山宫

是休闲的好去处

拒马源的泉水流量比较稳定,不会因涝而陡增,因旱而锐减;也不会因夏而热,因冬而寒,年平均涌出量接近亿吨,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给自足,自成体系,自然循环。

站在拒马源头广场抬眼望去,北侧有唐代修建的兴文塔,明代修建的泰山宫,亭台楼榭、湖光塔影交相辉映,是涞源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最完美的景点。

阁院寺

阁院寺

俗称“西大寺”

占地面积6900平方米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内现存

天王殿、文殊殿、东西配殿

藏经楼、东西禅房等建筑

文殊殿是阁院寺的主体建筑,平面近于正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布瓦顶。无论是从建筑造型、结构处理上,还是细部做法上,它都是辽代建筑艺术的典型范例。

藏经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重修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此楼为重檐歇山顶,通高10.2米,下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上层珍藏经卷,下层举行法会、剃度等仪式。

原在东配殿南侧的钟楼虽已不存,但辽天庆四年(1114年)铸造的铁钟仍保存完好。

阁院寺之飞狐大钟

在阁院寺

我们会看到一个

外形十分特别的钟

极像武士的头盔

它便是重达两吨的飞狐大钟

保定文化旅游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让我们跟随蒙曼教授

敲响这个我国

现存唯一有明确纪年的辽代大钟

聆听来自千年的声音

飞狐大钟

是为“天祚皇帝和诸王公主”祈福

而用生铁铸造的

铭文记载铸于

天庆四年(公元1114年)

900年的生铁并未发生严重锈蚀,大钟的铭文清晰如初。当年铸钟的工匠也许是为了流芳百世,将该钟是为谁铸造的,由谁铸造的,什么时间铸造的,刻写得非常清楚明白。

飞狐大钟是一口地道的佛钟,它有六个“耳朵”,六个耳朵代表佛家所讲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

它的音质宏厚而悠远,浑浑然有太古之韵,在古代没有高大建筑物遮挡的情况下,钟声传播得很远。所以,“阁院钟声”也被称为古十二美景之一。

跟着蒙曼老师“曼行太行”

听她娓娓道来保定

我们好似随她一起穿越时空

成为千年历史的见证者

连在血脉里的传承与文化基因

似乎都具象化了

择一时间

就来保定的易县和涞源看看吧

你会发现它们

充满历史的同时又鲜活地呼吸着

诉说着无与伦比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