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温州的群山之中,无相寺以其静谧与庄严吸引着众多信徒与游客。而寺中的济民法师,不仅是一位禅修的高僧,更是一位古法建盏的传承者。他以松木柴火为燃料,将禅意融入每一窑建盏之中,使之成为禅文化与陶瓷艺术的完美结合。本报记者近日有幸走进无相寺,与济民法师深入对话,探讨古法建盏与禅文化的交融之道。

在温州的无相寺,晨钟暮鼓之间,禅意弥漫。济民法师,这位温文尔雅的僧人,正以他独特的方式,将禅宗的哲学与古法建盏的制作技艺相结合。他手中的建盏,不仅是饮茶的器皿,更是禅意的载体,承载着对自然、对生命、对宇宙的深刻体悟。

记者:济民法师,您好。首先,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无相寺的历史以及它在温州的地位?

济民法师:无相寺始建于唐代,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温州的兴衰变迁。它不仅是佛教修行的圣地,也是温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内古木参天,环境清幽,是修行者心灵的归宿,也是游客寻求心灵宁静的去处。

记者:您是如何将禅文化融入到古法建盏的制作中的?

济民法师:禅文化讲究的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制作建盏的过程中,我力求将这种直指本心的禅意融入其中。从选材、塑形到烧制,每一步都力求心无旁骛,以最纯净的心态去感受泥土的呼吸,感受火焰的温度,感受建盏在窑火中逐渐成型的过程。

记者:您提到了古法松木柴火建盏,这与传统建盏制作有何不同?

济民法师:古法松木柴火建盏的关键在于使用松木作为燃料。松木燃烧时释放的特殊香气和烟雾能够渗透进泥土和釉料中,使建盏的色泽和纹理更加独特。这种方法对火候和时间的控制要求极高,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禅修,是对耐心和专注力的考验。

记者:在制作过程中,您最注重的是什么?

济民法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材料的尊重和对工艺的精益求精。每一块泥土,每一根松木,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我们通过双手,将它们转化为艺术品,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同时,不断追求技艺的完美,也是对传统工艺的尊重。

记者:您如何看待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

济民法师:我认为现代技术可以作为传统工艺的补充,但不能替代。传统工艺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精神,这是现代技术无法复制的。当然,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来提高效率,但核心的制作技艺仍需手工完成。

记者: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建盏的制作过程?

济民法师:建盏的制作分为几个步骤。首先是选材,我们选用的是温州特有的红土,这种泥土质地细腻,含铁量高,是制作建盏的理想材料。接着是揉泥,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力量,目的是让泥土中的气泡排出,使泥土更加均匀。然后是拉坯,这是建盏成型的关键步骤,需要根据建盏的形状和大小,用手工或轮盘拉出坯体。接下来是修坯,对拉好的坯体进行修整,使其更加规整。最后是上釉和烧制,上釉是为了让建盏表面光滑,烧制则是让建盏定型并产生独特的釉色和纹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在烧制过程中,您是如何控制火候的?

济民法师:烧制是建盏制作中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步骤。火候的控制需要根据窑内的温度和建盏的成型情况来调整。我们使用的是传统的馒头窑,窑内的温度可以达到1300摄氏度以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观察火焰的颜色和窑内的温度,根据经验来调整柴火的投入量和窑门的开合程度。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对火候的敏感度。

记者:您在制作建盏时,是否有特别的灵感来源?

济民法师:我的灵感主要来源于自然和禅宗的教义。禅宗讲究的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我认为每一窑建盏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和故事。在制作过程中,我会尽量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去感受泥土的生命力,去聆听火焰的声音,这样制作出来的建盏才能有生命力,才能触动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您如何看待建盏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

济民法师:建盏不仅是饮茶的器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建盏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品,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美和精神寄托的需求。同时,建盏的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禅修,它能够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找到内心的平和。

记者:您对未来建盏技艺的传承有何展望?

济民法师: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建盏的美。未来,我们计划开设工作坊,让更多人亲手体验建盏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同时,我们也将继续探索建盏与现代生活的结合,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更进一步,我希望建盏能够成为连接禅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让更多的人通过建盏感受到禅宗的智慧和宁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在您的教学和传承中,您最看重的是什么?

济民法师:我最看重的是学生的心性。技艺的传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性的培养。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建盏制作,培养出一颗平静、专注、尊重自然的心。这样的心性,不仅对于建盏制作有益,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修养也有极大的帮助。

记者:您能否分享一次您在制作建盏过程中特别难忘的经历?

济民法师:有一次,我在烧制一窑建盏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窑火难以控制,我几乎要放弃。但就在这时,我想起了禅宗的一句话:“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决定坚持下去,最终那窑建盏烧制得非常成功,釉色和纹理都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是制作建盏还是修行,都需要坚持和忍耐。

记者:您如何看待建盏与禅宗的结合?

济民法师:建盏与禅宗的结合,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禅宗讲究的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建盏的制作,也是一种直指人心的艺术。在制作建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去除杂念,专注于手中的泥土和火焰,这与禅宗的修行是相通的。同时,建盏的形态和纹理,也常常给人以禅意的启示,让人在品茶之余,也能体会到禅宗的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您认为建盏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如何保持其传统特色?

济民法师:建盏要保持其传统特色,首先需要坚持古法的制作技艺。古法建盏的制作,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们需要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让建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建盏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建盏的美。

记者:在您的生活中,建盏占据了怎样的地位?

济民法师:建盏在我的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我修行的一部分,也是我与世界沟通的桥梁。通过建盏,我能够将禅宗的智慧和宁静传递给更多的人。同时,建盏的制作也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记者:您对建盏的未来有何期待?

济民法师:我对建盏的未来充满期待。我希望建盏能够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纽带,让更多的人通过建盏感受到禅宗的智慧和宁静。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建盏制作的行列中来,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与济民法师的对话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古法建盏的独特魅力,更深刻体会到了禅文化与陶瓷艺术的完美交融。济民法师以他的实践告诉我们,传统手工艺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传承。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需要更多像济民法师这样的人,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为我们留住那些即将消逝的传统艺术,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在忙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栖息之地。

随着夕阳的余晖洒满无相寺的庭院,我们的采访也接近尾声。济民法师的身影在落日的光影中显得格外宁静和深远。他手中的建盏,仿佛承载着千年的禅意,静静地诉说着一个关于传承、关于创新、关于禅与茶的故事。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古法松木柴火建盏能够在济民法师的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