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7日,泾川县大云寺梵音阵阵,人潮涌动。由甘肃省平凉市佛教协会主办、泾川县佛教协会、大云寺管委会承办的大云寺遗址出土宋龙兴寺佛舍利迎请安奉法会隆重举行。

上午8时,宋龙兴寺佛舍利迎请安奉法会整点开始,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大慈恩寺主持增勤大和尚,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平凉市佛教协会会长、平凉市法轮寺方丈妙林大和尚等高僧大德诸位法师为存放在泾川县博物馆的宋龙兴寺佛舍利焚香诵经、拈香礼拜后,佛舍利从泾川博物馆迎出,在由上千名高僧、居士组成的方队的护送下,沿着安定街、中山街、中山大桥、朝阳西路进入泾川大云寺舍利塔地宫。随后,进行了佛舍利安奉法会。平凉市及泾川县佛教协会负责人,高僧大德、善信居士及各界群众2000多人共襄这一佛教界盛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中国旅游报、凤凰网、新浪网、腾讯网、网易等20多家媒体现场采访报道。

宋代泾州龙兴寺佛舍利的发现,源于该县一次窖藏佛像的出土。2012年12月31日上午,泾川县城关镇修建道路时,在大云寺地宫东侧发现一处佛像窖藏。1月9日,在对窖藏佛像周围现场进行清理时,又发现另一处佛像窖藏,同时发现一处地宫遗存。从地宫遗存内出土陶棺一具、铭文砖一块,铭文共425字,有“大宋大中祥符六年岁次癸丑五月辛卯朔十二日壬寅,泾州龙兴寺曼殊院念《法花经》僧云江、智明同收诸佛舍利约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于本院文殊菩萨殿内葬之”等记载,可以明确判断佛舍利埋藏于宋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5月12日,系宋代泾州龙兴寺僧人云江和智明经过24年的辛苦奔波,在全国收集诸佛舍利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瘗埋于泾州龙兴寺曼殊院文殊菩萨殿内。2013年陕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对陶棺进行了保护清理。陶棺开启之后,一共出土了4层佛骨、6个琉璃瓶,其中1个琉璃瓶底部破裂,有一部分舍利散落,约1000余粒。2013年,该县对破损的琉璃瓶里洒落的1000余粒舍利进行了清理,并举行了大云寺落成暨佛舍利安奉法会。这次安奉的佛舍利是2013年宋龙兴寺地宫出土陶棺中保存完好的5个琉璃瓶存放的佛舍利。

泾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之后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和多元文化的交汇地,是佛教东渐的桥头堡之一,也是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四位帝王下诏或敕赐大兴泾州佛事,境内现存发现和出土的舍利塔遗址、佛舍利、石窟、佛龛、佛像等佛教文化遗存1500多处。始凿于北魏太和二年的王母宫石窟现存大小佛像200多尊,雕像、壁画精美绝伦,可与莫高窟和云冈石窟相媲美。始凿于北魏永平三年的南石窟寺与庆阳北石窟寺并称“陇上石窟双明珠”。以南石窟为中心,沿泾河两岸的石窟群、石窟龛形成了国内罕见的百里石窟长廊。

泾川不仅佛教文化遗存众多,50年间还相继三次出土佛舍利,在宗教界、史学界和考古界引起极大的关注,更是堪称“泾川传奇”。第一次是1964年12月,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群众在平田整地时发现唐代大云寺地宫,出土了14粒佛祖骨舍利及其金棺、银椁、铜匣、石函、琉璃瓶五重套函,被称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71年,郭沫若先生亲自鉴定为国宝级文物。《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称泾州大云寺地宫和舍利石函中的金棺银椁,最早将中国传统的棺椁葬制纳入佛教,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葬制度上的划时代变革,开创了佛舍利葬制中国化的先河,在佛教考古史上具有断代意义。第二次是1969年10月出土的北周宁寺比丘慧明造佛舍利套函,套函由石函、大铜函、小铜函、硫璃瓶组成,硫璃瓶内有舍利数十粒,出土的石函铭文记载,宝宁寺建于北周天和二年,比隋文帝分舍利早34年。第三次是2013年出土的宋代龙兴寺供奉的佛舍利,共出土佛舍利两千余粒并佛牙佛骨。铭文记载的舍利瘗埋时间为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即公元1013年,距2013年舍利重现整整一千年,与佛舍利同时出土的佛教造像270余件(组),横跨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等多个朝代,时间跨度600多年,为研究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历史沿革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见证,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被认定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大考古发现。

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在提升泾川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也奠定了泾川在佛教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找到了一个重要坐标。2013年12月,由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主办的 “甘肃泾川佛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知名专家学者方立天、楼宇烈、杨曾文等出席会议,学术界、宗教界、考古界认为,泾川佛教文化历史悠久、遗存丰富,在同一地三次出土佛舍利,在全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非常少见,泾川出土舍利次数、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堪称“华夏佛宝圣地”、“世界佛舍利供养中心”,与敦煌佛教文化遥相辉映,构成了“西有敦煌莫高窟,东有泾川大云寺”的佛教文化格局。

近年来,泾川县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大力推进大云寺景区开发建设,在精心编制《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照“西有敦煌、东有泾川”的目标定位,先后建成舍利塔、卧佛殿、钟楼、鼓楼、碑亭和前区广场,开工建设大雄宝殿、藏经楼、天王殿、山门等工程,逐步形成完整的寺院格局,努力把大云寺建成全国著名、世界知名“佛、法、僧”三宝俱全的佛教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