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楼市新政已经“满月”,让几乎陷入疯狂的上海房价稍稍降了降温。作为近些年最严厉的调控政策,“沪九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不仅影响上海未来几年房地产的走势,也会成为全国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

上海在国家高举去库存大旗的背景下推出限购政策,看似意料之外,实在情理之中。上海房价在一季度的疯狂程度已经远远超出外界的预期。上海房价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疯涨?主要源于四点:供求关系是主要矛盾,资金廉价是最大推手,投资避险是资本本性,场外杠杆推波助澜。详情可见3月24日《欧阳先声》微信稿“房价泡沫的真相与房企应对之道”。

上海作为一个城市,对于中间两个矛盾是鞭长莫及的。上海供求矛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无法平衡的,所能做的只有通过“政策缓释胶囊”来延后需求的爆发、抑制房价的疯涨。

如何缓解供求矛盾?其实供应与需求就是硬币的两面,只要加大供应、压缩需求,自然就可以缓解急症了。

但是,上海只说增加土地供应,却没有具体的供地计划和措施,这是因为上海几乎无地可供,上海有大量农用地(占全部用地的49%,或者城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实上海真的需要这样多的农用地吗?如果每一个城市都要像一个国家一样,什么都要自给自足,我们在全国大市场一体化的旅程中还能走的更远吗?但是要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就必须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耕地保护规划,这就涉及到了耕地保护红线的国策,非常困难。

上海正在谋划“工改住”,已经减少了工业用地供应,其实上海每年只要转换4平方公里为住宅用地,就可以使住宅用地供应从目前的500多公顷增加到1000公顷,这将极大缓解上海住宅供求矛盾,而不是等到2020年上海停止新增建设用地之后。

上海商业用地占比每年都在10%以上,最多达到26%,上海在控制城市人口规模,还需要那么多的商业吗?从2003年以来,上海新增商业人均面积累计2.49平米,同期新增住宅面积仅8.22平米,这是多么不合理啊!

上海住宅供地占比持续下降,直到2013年才有所恢复,虽然2015年占比回到67%,但总量却在减少,从2005年最高峰的3481万平米,下降到去年的仅有1265万平米。

不能增加土地供应,就只有在现有的住宅用地上提高容积率和增加中小套型两条路。

上海容积率为什么始终保持在 2 以下?上海还是在追求城市品质与住房的舒适性,但是在居住基本条件还没有满足、又无法缓解供求矛盾的情况下,难道容积率不可以稍微提高一些吗?

上海还可以再提高郊区商品住房的中小套型比例,中心城区都不低于70%,郊区至少也可以相当水平吧?

所以上海只剩下增加中小套型户数一条路了,中小套型多了之后,土地市场的火爆会降温,因为中小套型的地块很难做高端产品,房价上不去,地价自然也就缓一缓,地王也会少些了。

上海不增加供应,就只有抑制需求了。

上海楼市新政完全反映了这个逻辑,政策文件开门见山地提出“居住为主、以市民为主、以普通商品房为主”的思路,这就反映了三个核心目标:抑制投资投机、排斥外来人口、减少高端住宅。但是显然,这是治标之术,缓解急症的。

从压缩需求的逻辑看,无非是提高购房门槛来减少购房人群。路径有三:

一是抬高外来人口购房的资格条件,不是“以市民为主”么?外来人口就让路吧,包括延长在上海工作生活时间,继续限制外地单身购房,严格审查缴金情况,严格检查单位缴金(提高单位劳动成本、挤出低端企业),延缓居住证发放时间并提高资格条件,这些都可以或明或暗的帮助提高外来人口的购房门槛。

二是提高居民资金实力要求,因为要“以居住为主”,那就不要二套了,改善型也要放一放了,在全国降首付的大背景下,上海反而是提高首付比例,没钱的人就别想买了。有人想借钱买房,对不起,不可以!您要承诺首付款是自有资金,或许还要证明您的钱不是洗来的?如果虚假,就要纳入失信行为纪录,如果未来想在上海一直呆下去,没准儿什么时候就被揪了尾巴。

而且您想从非金融机构贷款也没可能了。周小川行长说,场外加杠杆是不可以的,意思很清楚:州官放火是可以的,因为有救火队,可以控制火势,但百姓点灯不行,因为星火没准就燎原了、失控了。

三是对企业购房转让做了限制。这次专门提出企业购房再次上市交易要达到3年以上,意思是要买就先在手上放三年,看看您能不能撑得住!但这其实是开了一个很大的窗户,如果有人注册公司,合伙买上十几套房子,三年之后就可以出手,似乎比个人买房还要宽松,何况还可以卖给不限购的人呢。

上海房价疯涨现在的确降温了。但上海房价降温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

供应透支!2013年至今,上海累计批准上市31.1万套,累计销售34.5万套,透支3.4万套。

透支不仅在全市,所有各区近2年都发生全面透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横跨内环、中环、外环的4区同样也是透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连上海郊区也发生透支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以来上海所有各区、所有面积段产品几乎全部透支!上海核心八区今年以来几无新增供应,仅有的新增供应也不过840套。

供应量少,销售自然很难支撑高位。而核心区销量下降,自然也使得整体房价呈现下降的假象。

未来供地增加更多中小套型,整体房价会被拉平。而越是高端的住宅需要的首付比例越高,拿得出大额现金的人越少,高端住宅价格也很难继续拉涨了,政府会很高兴地看到住房整体均价暂时不会上涨、甚至可能微微下跌呢,当然,单价是不会下跌的。

去年的地王或许有点尴尬,毕竟池子里的鱼要养的更大需要更多的时间,但现金流不等人,高端产品被逼的曲高和寡,虽然房价不会下跌,但今天的地王不等于明天的楼王,起码定价预期要降了、涨势也要缓了。

房价真的不会下跌么?当然是真的!上海政府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如果房价下跌,还用得着出台这样的政策吗?

而且,政府明说了,“本市建立统一、规范的房地产市场信息发布机制”,也就是说,信息管控将加强,以免管中窥豹、混淆视听、火上浇油、推波助澜,关键问题是政府发布的信息是不是能够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反映客观情况?如何引导社会舆论和房企、市民动向?有时候,表面上的文字并不会给我们正确的指引。

比如,住房限购严厉,公寓的机会就来了,公寓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跟上资产价格重估的脚步。

限制性政策也意味着房价真的远远不到下跌的时候,或许有人会说三四线城市不是也下跌了吗?三四线城市房价的拐点其实在于供求关系的逆转,什么时候特大、超大城市人口也停止增长了,并且供应充足的时候(不知道我们等不等得到那一天),或许房价才会停止增长,不过除了东京,世界上的大都市似乎都没有出现这一天,尽管房价会有波动,还是在顽强上涨的。

本文为网易房产特约评论。作者系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欧阳捷。

作者:欧阳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