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房产8月2日报道: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7月底,30大标杆房企(包括保利、万科、华润等)合计拿地金额高达3967.77亿,相比2015年前7月同期的2441亿上涨幅度达到了62.5%。同时,土地价格也创了历史最高纪录,平均拿地价格上涨幅度达到了31%。

中原地产分析认为:由于一线城市供应减少,30大标杆房企实际拿地成本超过30%的涨幅,未来房价上涨预期更加强烈,而一旦房价进入调整周期,很可能房企面临着巨大的销售难题。

未来一年如果房价涨幅一旦放缓,拿了地王的企业都将面临入市难题,巨大的成本压力会使得地王入市风险非常大。比如,7月27日上海成交的金地地王,如果未来1-2年售价涨幅不到100%,地王入市的难度将变得非常大。

多城“地王”频出 货币宽松政策是主因

今年以来,部分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高价地频出,“地王”现象尤为频繁。有统计显示,在上一个“地王年”,2013年的“地王”数量也不过60幅。但到今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出让单宗土地金额超过10亿的地块合计219宗,其中溢价率超过100%的地块达到了109宗,溢价率超过50%的地块更是多达167宗。

国土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房企抢地积极性大涨,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主要原因。在过去几个月,整体信贷政策宽松,大部分房企发债成本明显降低,最低甚至在3%左右。宽松的信贷货币政策,导致房企积极补充库存。

另一方面,在整体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新产业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各级政府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土地出让收入成为政府阶段性创收的主要来源。此外,部分国企迫于行业整合压力,也促成了过度竞争拿地的局面。

房企利润率下降 未来行业格局将发生改变

2015年是房企告别两位数利润率的第一年,利润率只有9%。但在2014年房企的平均净利润率为10.5%,在2013年净利润率高达11.97%。数据上可以看出,房企的盈利能力已经持续下调。并且从2015年开始,房企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也就是房企营收在增加,但利润涨幅明显要低于营收涨幅。

另外,一二线城市虽然相对乐观,但过多的豪宅项目,也逐渐影响了房企的去化速度。

在2016年一季度虽然一二线城市火爆,但因为2015年开始的地王,地价透支了房企的利润。

有分析师称,2016年,一线城市地王频发现象蔓延至二线城市,这种频繁抢地造地王的背后,是由于前几年低成本土地开发殆尽,并将导致房地产企业毛利率出现不断下滑。同时,难以承担地王重压的房企或将出售地王项目股权,行业并购整合将加速,这将致使大型房企恒强,中小房企被压制甚至市场占有率不断萎缩的趋势。

预计在利润率下调的情况下,将有越来越多的非专业房地产公司离开房地产领域,而房地产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并且未来市场的分化还将持续:对于房企来说,未来分布布局在三四线较多的,可能将持续面临去库存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