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15刚过,两会闭幕,感觉各地房价是否又蠢蠢欲动了?

毕竟从去年十一国庆开始,各地调控政策一个接一个,深圳更是在104调控后,楼市紧急降温,一二手房市场可以说是风声鹤唳,深圳市市场稽查局一场接一场的整治查处行动,重点整治房地产市场违规乱纪行为,动起了真格。

3月15日,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组织召开深圳市第三次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席会议。记者从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官方微信获悉,会上发布了2016年度消费维权十大事件”。

其中一大事件便是,开展房地产开发商中介专项整治行动。

2016年,深圳市市场稽查局部署全系统开展针对房地产开发商和房地产中介的专项整治统一执法行动,累计检查包括诸多大型央企、国企等开发的知名楼盘129以及房地产开发商和中介1000多家,共立案41宗。

换句话理解,就是说从去年开始,深圳市市场稽查局累计整治查处了深圳129个一手楼盘项目。

深圳这股楼盘整治风是从何时开始的?

很大程度上说,这样的大型整治行动或许是从去年十月份开始的。

据深圳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官方微信,为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要求,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结合工作职能,于20161013日在深圳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大型的房地产行业违法专项整治统一执法行动,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局长、副局长、各辖区局领导亲自带队,共派出12个检查组,分别对位于深圳10个辖区的20个在售楼盘进行突击检查。

当时,突击检查的楼盘包括前海东岸、华业玫瑰四季、特发和平里、信义御珑豪园、半岛城邦、宝丰苑、上善梧桐苑、中心天元、承翰半山海、金众云山栖、松河瑞园、联投东方、联美新天地等,其中不乏一些大型央企、国企和民企开发的知名楼盘。

被查处的楼盘都存在哪些需要整治的违法违规问题?

1.虚假宣传、捂盘惜售

如南山某楼盘,预售许可证审批的可售房源为910套,开盘当天仅售出140套,不足2成,而对外确宣传却为“开盘当天,2小时劲销9成”,水分极大,人为制造市场火爆假象,变相推高房价。

2.虚假宣传、捂盘惜售

某一手楼盘采用有奖销售的方式进行促销,最低奖项设置为1万元,最高奖项设置为6万元,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奖项最高不得超过5000元)。

3.价格公示要素不足

楼盘现场虽然做到了明码标价,但公示的格式与实际要求的格式有一定差距,存在价格公示要素不足的现象。另外,执法人员发现楼盘营销中心有两处公示价格的地方,而两个地方公示的同一套房源的价格是不同的。例如,执法人员检查发现10F的一套房源的实际售出价格是310万,但现场看到的同一套房源公示价格是330多万,相差了20多万。而在检查时也并未在现场发现有公示相关优惠折扣的信息。那么这里是否存在折扣,或者怎样的情况存在折扣,对消费者来说信息不够公开和透明。

4.违反《广告法》

楼盘的宣传资料中,有以时间上距离某地点多少分钟的时间表述来表示位置,涉嫌违反《广告法》的相关条款。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澎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