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在上海已广为人知。其实,20世纪的上海,还有许多中、英、美、法、德等国建筑师留下了优秀作品,其中一家法国建筑师事务所与邬达克齐名,在上海设计了大量保留至今的建筑,这家事务所就是赉安洋行。
近期在沪展出的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来自法国的上海人”赉安洋行建筑作品在徐汇》,参观者络绎不绝。赉安以及他的事务所到底有怎样的故事?
追求新式建筑风格的弄潮儿
法国建筑师亚历山大·赉安有个中文名字叫赉鸿那,他毕业于巴黎高等美术学院,1920年来到上海。彼时,拉斯洛·邬达克刚在上海生活不到两年。
赉安擅长设计多种建筑风格,经历了从新古典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转型,是推动上海成为中国现代建筑摇篮和发源地的重要先驱之一。上海安墨吉主创建筑师、赉安洋行展策展人薛鸣华评价:“赉安洋行对上海最大的贡献是促进上海现代建筑的发展。”
赉安很少为作品独立署名。1924年,赉安和保罗·韦西埃创立“赉安洋行”,1934年,亚瑟·克鲁兹加入,自此这三位建筑师名字的首字母缩写“LVK”就出现在不少上海老建筑上。
赉安洋行早期的作品风格多变,涉及巴洛克风格、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等,建筑外观精美、细节华丽。譬如,20世纪20年代建造的高安路77号,就是一处相当古典的法式花园洋房。红瓦屋顶、木质门窗,乳白色的外墙带有红砖装饰,讲究对称,风格庄重。又如,位于茂名南路上的法国球场总会,是法国文艺复兴风格,阳台设有立柱,细节处的雕刻装饰又是新艺术运动风格。20世纪30年代,赉安洋行转向时髦的Art deco风格(装饰艺术风格)和现代风格,设计出一批公寓建筑。如淮海中路上的培文公寓、泰山公寓、光明公寓、淮海公寓,高安路上的高安公寓、建安公寓,复兴西路的麦琪公寓、白赛仲公寓等,建筑强调功能性,外观更简约。
利用设计带动生活的现代化
“赉安洋行设计的住宅作品,每件都堪称精品。一以贯之的现代风格,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我们现在的住宅设计有借鉴意义。如果住宅只是从标准化模板中出来的商品,很难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更难以产生伟大的作品。”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郑时龄说,最难得的在于赉安洋行坚持固定风格,保持了建筑师的独立性。
赉安洋行的建筑师并不满足外观的现代性,巧妙地利用设计带动生活的现代化。以麦琪公寓为例,这座1935年内建成的公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公寓底层有车库、花园,室内配备电梯和暖气,电梯间旁设有锅炉房和垃圾房,员工可通过专用通道进出。针对住户需求,户型多种多样。有的是一梯两户,有的是一梯一户,还有跃层设计。公寓内部的房间功能布局比较合理。在一梯一户的户型中,厨房带有备餐室,佣人房带有卫生间,辅助楼梯与佣人房直接连通。从底层大厅到每家每户的厨房、卫生间,都可直接采光,大大提升了空间品质。
在土地资源紧缺的上海,“螺蛳壳里做道场”是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赉安洋行在80多年前,就已有了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先进理念。麦琪公寓共10层、40米高,占地面积仅220平方米。由于地处转角,建筑师巧妙利用地形,使整个建筑呈扇形。有弧度的立面,变成敞开式阳台,装上大面积玻璃窗后采光通透。建筑的淡橙色外立面与周边融合,不显得局促。
打开建筑遗产保护兴趣大门
随着时间流逝,曾经叱咤多年的建筑师事务所逐渐沉寂,但学术界关于赉安洋行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1999年,郑时龄在撰写《上海近代建筑风格》时开始研究赉安洋行,至今近20载。“赉安洋行在上海的建筑,目前考证出来已有66处。”
准备展览之前,薛鸣华和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教授王林,与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合作,对赉安洋行在徐汇区设计建造的建筑进行半年的考证、梳理,并在赉安曾经居住过的永嘉路578号举办小型展览,集中展示徐汇29处赉安洋行设计作品。
郑时龄认为,赉安洋行建筑代表着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化,是值得珍藏和铭记的。
薛鸣华说:“记住这些淡出历史的建筑师,就如同拥有一把钥匙,可打开人们关注建筑遗产保护的兴趣大门。”
作者:戚颖璞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