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些地方购物中心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纪汇购物中心内非常冷清。 (陈慧敏 摄于2018年3月3日)

据笔者统计,2017年底,深圳全市人均购物中心面积为0.8平方米,还不到人均购物中心面积1~1.2平方米的国际标准。这表明,在一些城区出现过剩现象的同时,另一些区域却严重不足。不足主要体现在原特区外一些区域,如宝安区、龙岗区、盐田区、大鹏新区、坪山区和光明新区的人均购物中心,均处于全市平均值以下。

光明新区仅有一家

光明中心城区的光翠路上坐落着光明新区唯一一家真正意义的购物中心——KK park光明广场。然而推门而入,里面光景与沿街商铺并无太大区别。商场首层中庭有一块地方空置,陈列着大批降价衣服,“特惠29元”的促销牌颇引人注目。

据KK park运营总监彭先生介绍,这家商场2013年开业时还是传统百货,2016年才转型,定位为光明新区首家集休闲购物、餐饮、娱乐、酒店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可无论考量哪一种功能,都没有在这个商场找到相契合的业态组合。

对于经常光顾KK park的黄小姐来说,来这家购物中心更多还是逛超市,满足她买水果蔬菜的日常生活需求。KK park的运营总监彭先生也透露,这边的消费需求并不能被满足,“有大批人选择去香港购物。”

根据2017年当地常住人口59.68万来算,光明新区的人均购物中心面积只有0.083平方米,不及南山区的6%。

东部三区仍待发展

同样处于“零售寒带”的还有盐田、坪山、大鹏三(新)区,截至2017年底,其人均购物中心面积为分别为0.405平方米、0.282平方米、0.328平方米,均在全市平均线之下。

家住坪山坑梓的吴欣琪,是一个喜欢逛街的年轻女生。为了和同学出门购物,周末一大早,她就从家出发,搭乘一个半小时交通工具,转乘两次,才能到达位于龙岗区的万科广场。谈到家周围的日常购物场所,她叹了口气说:“家附近一直没有购物中心开业,平时年轻人去得最多的只有麦当劳、肯德基、电影院。”

盐田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乐活城是该区唯一的社区型购物中心,开业三年内人流稀少。“这个购物中心就在我家对面,当初看见在建还是蛮开心的,但现在看起来,和百货没有什么区别。”市民王先生如此描述道。

截至去年年底,盐田、坪山、大鹏、光明四个(新)区一共仅有7家购物中心,总面积均不超过32万平方米,不及南山区十五分之一。

政策助力补齐短板

对此不平衡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已有对策。《深圳市2016年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提到了深圳14个重点发展片区,其中就有光明新区的光明凤凰城、坪山区的坪山中心区、大鹏新区的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2017年发布的《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建设攻坚计划(2017~2020年)》也在极力加大政策、资源等向原特区外地区的倾斜力度。

在市经贸信息委的刘勉科长看来,依托旅游业发展的大鹏新区还是很有发展空间的:“现在有6家五星级酒店在建,等到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人口素质越来越高,服务于游客的大型购物中心也指日可待。”

盐田区购物中心相对匮乏主要是因为人口太少,2017的常住人口23.72万,仅高于大鹏新区,位居全市倒数第二。市规土委负责全市法定图则修订的李副处长向笔者透露,在盐田未来的规划中,商业量确实不会太大。但小梅沙片区则被普遍看好。目前正在整体改造的小梅沙,目标是世界级的旅游景点。“极有可能产生一个大型购物中心。”李副处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