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行非标业务回暖 房地产融资又见升温

“这段时间地方支行陆续上报一些非标项目,仍是以房地产项目为主,也有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项目,具体能批多少还要等总行的最终结果。”某股份行华南地区分行相关负责人白明(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去年以来,银行业尤其是股份行大幅压缩非标规模。尽管近期银行非标业务有所回暖,但增速和规模都不可能重回过往。

专家预计,银行非标业务策略料更趋分化:自营非标存量占比较高的银行将继续压缩规模;此前对非标业务偏保守且自身资本较为充裕银行或加大配置力度。权益类资产有望成为非标资产发展重要方向,银行资管非标投资将更关注主动管理能力。

房地产仍是“大头”

“上半年有几家大的股份制银行几乎暂停新增非标项目。最近一段时间陆续有一些项目报上来,基本还是集中在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项目等领域。”白明解释称,由于这两个领域目前仍属宏观调控和监管部门高度关注领域,银行运作起来相当谨慎,目前只有万科、保利这类排名前几位房企的非标项目可优先上报,银行做这类项目年化利率在7%-8%。中小房企非标融资成本,年化利率可达12%以上。

另一家国有大行华中某省分行情况也比较类似,该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谭磊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最近报上来的项目有不少是上半年压下来的,把材料和产品结构调整一下就可以。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只有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项目这两个领域能承受年化利率10%以上的融资成本。”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指出,此前几年银行非标投资主要投向是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也有不少投向中小企业。“通过非标融资的中小企业相对资质较差,难以通过表内正规信贷获得资金,资金链断裂风险也大,存量非标转标本身就难以进行。地方融资平台受到的调控力度也比较大,银行整体风险偏好有所下降。相对来说,银行非标投资房地产项目偏多。”

券商分析人士预计,非标投资占房地产开发资金20%-25%左右,主要分散在自筹资金和各项应付款中。

规模反弹概率不大

包括白明、谭磊在内的银行业内人士,均认为银行非标投资短期会保持平稳,不可能再次飙升。目前银行非标资金端仍承压,但资产端有所回暖。银行非标规模大幅增长或反弹概率不大。

目前,银行非标投资资金端基本分为两块:银行理财投资、表内投资。

一方面,从颇受关注的银行理财投资非标看,中国证券报记者从监管人士处获悉,银行理财非标债权类资产投资占比,已多年维持在15%左右,总体保持稳定,预计这一数字未来不会有大变化。

中国银保监会7月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的规模和集中度都有所限制。

另一方面,多项数据表明银行大幅压缩表内非标规模,专家和市场人士预计这一趋势暂难改变。

招商证券固收团队26家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研究显示,上半年非标规模下降约12%。26家上市银行表内非标规模约6.6万亿元,较2017年末的7.5万亿元减少超过9千亿元。2017年全年非标减少1.8万亿元,降幅19.5%。表内非标占总资产比重从2017年末5.1%进一步下降至4.3%。

招商证券首席固定收益研究员尹睿哲指出,分机构看,股份行表内非标减少约8千亿元,降幅18%。分资产类别看,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比提升至94%,资金信托及资管计划占比提升至88%,进一步成为银行表内投资主要形式。从期限结构看,5年以上非标占比从23%显著下降至18%,银行非标投资在压缩规模同时亦开始主动调节期限结构。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地方银监局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上半年不少银行由于非标投资业务违规领到“罚单”。因此,不少银行人士坦言非标业务仍待监管细则、考核指标等进一步明确。

金融监管研究院院长孙海波指出,目前的问题在银行自身有没有信心去找“合适”的非标资产。“首先还是要符合大的政策。比如说,银行非标投资项目资金不能总用于房地产拿地,也不能明摆着增加地方政府债务。在符合大的政策情况下,银行还能不能找到合适的非标资产?对于政策层面,我是比较乐观的。”

银行策略更趋分化

市场人士认为,非标为银行理财繁荣提供条件,但随着资管、理财新规加速落地,银行必须与其他非银机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再按照“老套路”发展非标业务显然不可持续。比如,非标投资期限往往比较长,而投资者对于封闭期较长的资管产品接受度较低。除非银行理财开放周期拉长,否则,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只能是短期的。

在监管明确“消除多层嵌套”后,不少银行接下来的非标业务思路尚待清晰。谭磊说:“我们的非标投资占比原本就不算太高,接下来只待监管态度进一步明朗,再制定策略。我们倾向于通过同一些国资背景私募机构合作,加大投资高新科技项目。”

专家建议,一方面,银行非标投资在压缩规模同时更应主动调节期限结构;另一方面,非标投资对管理人投研能力的高要求,也成为银行非标业务转型面临的难题。

武雯认为,银行非标投资会更趋规范化发展,更重视资本收益管理。根据存量业务基础,不同类型银行业务策略调整侧重点会有差异。对一些自营非标存量占比较高银行,后续这部分业务增速会显著放缓;此前本身对非标业务偏保守,在非标业务要求明确且自身资本较为充裕的银行可能会加大这部分配置力度。“随着资管子公司落地,银行需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和梳理跟银行自身的业务联动,在用好协同效应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市场化优势,需进一步探索如何拓展非本行客户,解决在投研能力、人才队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华泰证券分析人士在对比美国与中国“非标”投资差异后认为,权益类资产是广义非标资产发展主流方向。总结美国经验,非标作为重要资产类别,预计仍在银行系资管机构投资范围内。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银行在非标投资领域的作用将有所削弱。“预计非标主要转型方向为股权化、期限长期化和管理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