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物价趋向平稳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1980-2017年深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以上年价格为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主要食品价格变动 民以食为天,食品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为减少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深圳市政府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规定CPI单月同比涨幅达到3.5%或者食品价格涨幅达到6.0%,即对我市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优抚对象以及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018年2月,受“春节错月”影响,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深圳CPI同比上涨3.7%、食品价格同比上涨8.1%,为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提供参考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2001年至2017年主要商品与服务价格变动情况 随着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与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步伐加快,耐用消费品价格以降为主。与2000年相比,2017年移动电话机、家用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97.9%和55.4%;电视机、空调器、台式电脑、洗衣机、电冰箱等大型家电的价格明显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2001年至2017年主要耐用消费品价格变动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工计算报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持采价。

深圳物价运行渐趋平稳

CPI是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英文简称,我国称之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居民购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由大幅波动转为温和上涨,物价运行渐趋平稳,经济稳定性不断增强。从各类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涨跌情况看,深圳居民消费需求层次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渐成为拉动物价温和上涨的主要动力。

01

CPI由大幅波动 转为温和上涨

1980年以来,深圳CPI大致经历大幅波动、冲高回落、小幅波动三个阶段,可以看出波动幅度越来越小,逐渐呈现平稳运行态势(见图1)。

第一阶段(1980-1989年)为价格改革期,深圳CPI大幅波动,年均上涨12.5%。1980年起,当时商品价格分为国家计划生产决定的计划内价格与经营者自行安排生产、由市场决定的计划外价格,由于商品普遍供不应求,计划外价格均明显高于计划定价;1985年国家废除农产品统购制度、取消计划外工业品限价规定后,深圳当年CPI上涨22.5%,1988年、1989年CPI分别上涨28.1%和25.4%,达到历史高位。

第二阶段(1990-1999年)为价格调整期,深圳CPI冲高回落,年均上涨7.0%。价格改革完成后,受宏观调控影响,1990年CPI涨幅收窄至1.6%。随后,受“房地产热”“集资热”及“开发区热”等投资热潮影响,深圳CPI急速上涨,1993年涨幅达到20.1%。同年6月国家出台《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后,深圳CPI涨幅开始回落,1998年首次由涨转跌,并连续两年下降0.7%。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为价格平稳期,深圳CPI小幅波动,年均上涨2.1%。2000年以来,居民消费品市场供应日趋稳定,各年CPI涨跌幅大多不超过3%。受2007年股市与房地产投资热潮、2008年经济刺激计划以及2010年起农产品涨价潮的影响,2007年至2011年,深圳CPI仅在2009年下降1.3%,其余四年的涨幅均超过3%。2013-2017年,深圳CPI涨幅在1.4%至2.7%之间,总体运行平稳。

02

食品价格上涨对CPI影响显著

在CPI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中,食品所占的比重较高,食品价格涨跌对CPI的影响也更为显著。1980-2017年,食品价格上涨15.17倍,比CPI涨幅高6.8倍。从主要食品价格变动情况看,1985年猪后腿肉的平均价格为4.99元/千克,2017年则为27.90元/千克,价格上涨4.59倍;散装籼米由0.66元/千克上涨至5.99元/千克,价格上涨8.08倍;西红柿由0.77元/千克上涨至9.03元/千克,价格上涨10.73倍;冰鲜带鱼由2.46元/千克上涨至63.75元/千克,价格上涨24.91倍。

居民消费持续升级

居民用餐习惯发生变化,外出饮食消费快速增长。由于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深圳居民家庭的一日三餐从在家用餐转变为在家用餐、外出就餐与外卖并重,人们饮食习惯向营养型、快捷型转变。深圳CPI调查的在外用餐品种不断增加、所占比重持续提高。2017年深圳居民在外餐饮价格比2000年上涨73.0%,其中2016年、2017年快餐价格(以上年价格为100)分别上涨5.7%和4.6%。

居民消费需求层次不断升级,商品消费更为追求便捷、品质与个性化。以衣着消费为例,改革开放初期,衣着类消费主要是购买布料后请裁缝量体裁衣,当时成品衣服(即成衣)供应量较小且价格昂贵。进入21世纪后,成衣已经取代布料成为衣着类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满足个性化、品质生活需求的各种品牌服饰快速占领市场,衣着消费升级加速,带动2017年深圳衣着类价格比2000年上涨39.7%。

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向服务领域延伸,拉动服务价格快速上涨。如小汽车成为大众消费品后,与之相关的维护费用水涨船高,2017年交通工具使用和维修费价格比2000年上涨55.7%;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深圳钟点工、保姆等家政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快速提高,与2000年相比,2017年深圳家政服务价格上涨3.98倍;市民有更多的闲暇时间用于休闲娱乐,带动健身活动、电影票价格分别上涨35.7%和17.9%。

价格采集方式不断变迁

上世纪80年代,在CPI编制初期,价格采集主要是由采价员到选定的调查点,用纸质表在价格调查点记录所选定的规格品价格,然后用算盘、计算器算出每个规格品的平均价,月底把平均价过录到国家下发的统一的纸质报表上,计算相应的价格指数。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采价员把采集到的价格录进电脑,通过特定的统计软件,计算出各类别价格指数和CPI。2009年根据国家改进数据采集方式的统一部署,深圳作为试点城市(2012年全国铺开)率先使用手持数据采集器采集价格,实行“三定一直”的采价原则,即“定时、定点、定人,直接采价”。

与传统采价方式相比,电子采价优势明显。一是确保采价质量,手持数据采集器带有GPS定位功能,可确保采价员是在调查点实地采价、现场上报数据,有效提升数据调查质量。二是提高管理效率,规格品价格的采集时间、采集地点、上报时间、数据修改痕迹等信息都可在后台管理系统中有所记录,对采价过程的监督变得简便可行。三是减少人工出错,每月价格数据可从后台程序直接批量导入并汇总,避免数据在人工录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差错。

食品采价过程严谨高效

价格采集是CPI数据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9月25日笔者随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以下简称“深圳调查队”)的采价员,在梅林家乐福体验了严谨高效的采价全过程。

鲜活食品执行“逢五逢十采价制度”(“逢五逢十”即公历中日期的尾数为5或者0的日子),每月的采价日,采价员都要到选定的调查点采集米、油、干豆、水产品、瓜果蔬菜和肉禽蛋等上百种商品的价格。由于鲜活食品的价格受时间点影响大,为了保证采价数据的准确性,鲜活食品的采价工作通常在早上8点至10点半进行,这个时段的食品种类最丰富,价格也不受晚间折扣影响。“定时”原则对这类商品有更严格的规定:鲜活食品不仅要求在采价日现场采价,还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点上报价格,即采价员必须在每个采价日的上午10点半之前完成采价工作,并及时将采集的价格数据通过手持采价器上传到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黄豆是中国家庭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之一,也是CPI调查中选定的规格品。采价员在黄豆柜台前,仔细读取散装黄豆的标牌价后,将黄豆价格6.98元/500克,录入了手持采价器。与老的手写记录方法相比,这种新的工作方式显然便捷了许多。

在大米柜台前,采价员按照手持采价器中规格品目录,在琳琅满目的大米品种中选取了籼米、粳米等规格品,并对照价格指示牌,在手持采价器中录入价格数据。对于商场执行的会员价、非会员价两套价格,为了价格数据的同质可比,采价时只记录非会员价。采价数据的处理流程严格按照“即采、即报、即审”的要求,深圳调查队工作人员通过CPI手持数据采集管理系统就可以定位采价员所在位置,并即时看到采价员上报的价格,确保采价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除了黄豆、大米外,记者还随采价员采集了食用油、鲜菜、猪肉、牛肉、水果等食品的价格。

据了解,受35年来最强台风“山竹”的影响,9月份深圳市鲜菜等鲜活食品价格有所上涨。(贾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