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中城投资、朗诗绿色集团联合承办,蓝光发展协办的“2018外滩金融·房地产投资论坛”在上海举行,产官学各界专家聚焦“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专题探讨商用不动产投资机会。会上,著名经济学家、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在《大上海都市圈》的主题演讲中,为现场观众们带来了他对于上海都市圈打造的观点与上海未来城市发展的看法。

著名经济学家、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发表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经济学家、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发表演讲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报告曾提出,上海将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而在这个报告中,提到了两个关键性的数据,一个是到2035年上海人口将达到2400万,另一个是到2035年上海的土地开发强度将超过45%。

陆铭在现场解释了土地开发强度的概念,其指的是指建成区面积占上海市管辖范围的比重,即以城市形态存在的面积。如果将上海都市圈的土地开发强度和东京都市圈相比较,就可以发现上海的都市土地开发强度并不高,仅为23%,相比之下东京都市圈的开发强度已经达到了 33%

而在人口方面,陆铭认为对比其他国际上的门户城市,上海城市与人口结构并不合理。以纽约为例,在2008年就有 36% 的纽约人是在美国之外的国家出生, 48% 的纽约人不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而 2011 年,在英国以外的伦敦居民占了 37% ,白种英国人的比例从 2001 58% 减少到目前的 45%

随着这些年上海严格的控制人口以及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不仅把外地来沪工作的年轻人限制住了,同时也使得在沪工作的外国人数据多年没有增长。从某种程度上看,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经济正在“香港化”。

陆铭认为,如果要考虑增加上海的国际竞争力,从根本上还是要解决住房和生活成本高的问题。第一,上海的住房价格上涨的速度取决于整个上海土地的供给和住宅的供应量。过去上海的人口快速增长,但土地供应、住房供应跟不上,于是就导致了房价的上涨。

第二,由于严格控制人口,使得服务价格快速增长。以保姆为例,上海的住家保姆价格是香港的两倍。而在日常生活成本中,我们也能在一碗面的价格中看到近年上海服务价格的增长。综上所述,如果一味地控制土地供应和人口数量,上海将最终失去它的国际竞争力。

演讲的最后,陆铭提出了他对于上海未来发展的看法与建议。在他看来,上海应当尽快制定“上海都市圈”规划,并要立即规划跨越上海行政管辖边界、连接江苏和浙江的城际轨道交通,这个城际轨道要大型化、快速化。在人口方面,要创造条件让人能够更加自由流动,以解决上海面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土地供应跟人口流动方向需要一致起来,在城市化过程中,积极改善下一代的教育,尤其是外来劳动力的子女,并增加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供给。

作者:忻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