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敏 北京报道

进入退市整理期、股票简称已变更为“中弘退”的中弘股份,违约债务规模再度扩大。12月18日,“中弘退”发布公告称,2018年12月9日、12月14日、12月16日,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新增逾期债务本息合计金额为20.37亿元。

在短短8天内违约债务增加20亿后,中弘的违约债务总额度已达到114.6亿。

中弘是在今年11月8日被深交所终止上市的,原因是股票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1元),中弘股份也成为首个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而退市的上市公司。11月16日,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

当时,中弘的逾期债务规模已达到78.2亿元。随后,公司的债务违约规模持续攀升。其间,中弘还有价值1.7亿元的股票回购交易被法院强制执行。

在退市整理期间,公司股价持续下挫,到12月21日,“中弘退”的收盘价已跌至0.24元。

中弘股份于2010年借壳登陆A股,上市初期,公司发展顺风顺水。但自2014年起,中弘的资金链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在2016年楼市调控全面启动之后,这一问题逐渐恶化。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中弘的部分项目就出现欠薪、停工等现象。其中,位于浙江安吉的新奇世界文旅项目尤其严重,涉及多个资管计划违约。年报显示,2014年至2017年,中弘股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一直为负,收入和利润也出现下滑。2018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85亿元。

今年5月29日,大公国际将中弘股份的公司主体信用等级调整为B,评级展望维持为负面。大公国际认为,“中弘股份经营获现能力下降,资产可变现能力及债务融资能力减弱,获得股东支持难度较大,加之大额资金外流,偿债来源匮乏。”中弘的相关债务评级也被下调。

8月14日,因涉嫌在2017年一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三季度报告有虚假记载,中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18年以来,中弘曾三次尝试采用重组、转让股份的方式进行自救,但一直未果。这也影响到公司的股价表现。8月15日至9月4日,中弘曾出现过收盘价连续15个交易日低于面值(1元)的情况。9月13日至10月18日,中弘股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

2018年11月8日,深交所决定对中弘股份终止上市,并自2018年11月1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按照程序,12月27日将是中弘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随后,公司股票将被摘牌。

中弘还于12月18日披露了后期计划,分别为:寻求重组、加快资产出售、催收应收账款。公告称,“目前,公司在积极推进公司库存房产销售的同时,正跟多家机构积极商谈资产出售事宜,将通过出售相关资产回笼资金,争取早日偿还到期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