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研究局NO.505

由网易研究局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中国经济报告——展望2019经济论坛”12月18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出席并发表演讲。李铁从经济发展动力角度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他认为,城市化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李铁谈城市化(来源:网易财经)

李铁指出,如果按城镇化每年0.8个或0.6个百分点的增长,到2030年还有5个亿的人要进城,将会有巨大的人口纳入城镇化增长的空间。中国现在还有15年到20年城市化的红利期,如果我们把红利期的内需放掉,及早地把外贸当做中国的主要战场,我们面临的国际制约会大大加强;可是如果我们充分利用了红利期,既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同时释放各种潜力,那么我们会顺利度过经济发展和宏观政策遇到的瓶颈期。

以下为部分演讲实录(未经本人审定):

今天我来谈城市化的问题,十八大以后这是比较热门的话题,现在又趋冷,实际上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持久动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前经济形势已经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下滑,消费在下滑,贸易进出口额趋势是在下滑。

不仅仅是“三驾马车”,现在地方财政情况问题也比较突出。前三季度,2018年和2017年相比也都出现了明显的缩水现象,地方债务还在向上攀升,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严峻形势。

如何拉动内需?如果外贸面临硬约束,实际上直接影响的就是投资和消费。这些年我们投资不少,效率偏低,但消费是取决于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虽然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但现在有个最大的问题,如果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处于断崖式下跌,那直接会影响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后劲乏力,消费拉动的问题比较突出。

2013-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构中,农民工资性收入仅占约40%,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财产净收入占比更低。但如果我们把这两个部分通过城市化进程放大,可以使一部分人通过城市化进程被纳入到中产阶级范畴,不至于出现断崖式下跌,对未来消费增长会有比较好的促进作用。

城镇化到底有多大潜力?户籍城镇人口与常住城镇人口大概有2.25亿人的差距,还有7300万城镇间流动人口,如果从存量来算大概有3亿人(已经在城镇就业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进入到城镇公共服务体系的),消费倾向基本在原户籍所在地,即使是在就业所在地也是短期消费行为。

如果按城镇化每年0.8个或0.6个百分点的增长,到2030年还有将近2亿人要进入城市,就是5个亿,将会有巨大的人口纳入城镇化增长的空间,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城镇化对农村、对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大概会在以下几方面具有重要的深刻含义:

一是乡村振兴。现在提出乡村振兴,但事实上农民不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乡村振兴是没办法实现的,现在农民户籍人口8亿,人均占有1亩多地,真正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让农业人口大幅度下降,才能实现城市和非农产业对农业和农村的反哺,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道理。

二是拉动消费和投资增长的发动机。农民进城一定要把他们的长期消费从农村转向城市,这样就会带动城市的消费增长,如果现在有5亿人口进入城市,现在的城市规模是多少?中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达140个,全世界最多;千万人口城市6个;500万以上人口城市21个;5万人以上建镇的1000多个,大概有1600多个城市。如果再增加5亿人口,城市规模还会扩大,城市数量还会增加,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间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都会巨幅增长,拉动消费投资潜力巨大。

三是带动就业。我们研究中国未来的就业增长,肯定工业就业人数在下降,这是一个发展趋势,工业远离城市。但根据发达国家的规律,城镇化率到50%以上,服务业就业会大幅度增长;城镇化率到了70%和80%,服务业就业占主体。可是中国现在服务业就业和工业相对平衡,还没有超出工业,但未来有巨大潜力。城市发展会容纳大量的服务业就业,但现在大城市对人口是采取排斥措施,这块有巨大的就业增长潜力但被我们放弃了。

四是城镇化是科技创新的载体。我们无法想象没有城市何谈互联网,何谈人工智能,何谈现在所有的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它都是基于城市产生的。8亿多网民中大概6亿网民是在城市居住,还有2亿是在城市间和农村。如果城市再增加更多人,让大家都来享受互联网,我想这对技术的推动力是巨大的,共享经济的产生、各种智能运用的产生都有了前提。为什么欧洲、日本和其他东亚国家在互联网科技变化上落后于中国?尽管中国的消费水平可能不如美国高,但中国有大量的城市人群,基于城市为载体的技术和创新革命一定依赖于城市化。所以我想它的意义非常重大。

还有房地产,没有房子谈什么实体经济?我们做了一个研究,房地产销售面积和汽车销量、汽车产量、部分家用电器的产量等基础性产业的关系都是正相关,能拉动经济增长。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都经过了30年高速增长,但它们的人口规模小。在城镇化高速增长时期,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最快,但城镇化一旦进入稳定期,达到了饱和期,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韩国如此、中国台湾如此,日本也是如此,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现在还有15年到20年城市化的红利期,如果我们把红利期的内需放掉,及早地把外贸当做中国的主要战场,我们面临的国际制约会大大加强;可是如果我们充分利用了红利期,既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同时释放各种潜力,那么我们会顺利度过经济发展和宏观政策遇到的瓶颈期。

很多人说中国的房地产走到头了,这样的说法搞错了时间。以日本和美国为例,它们的城镇化早已实现,没有人口的空间挪移,住房的各种变迁,它们的房地产业不可能带动经济发展,只有在高速增长期间实现了人口的大迁徙、大挪移,才能带动各种要素空间的变化,才能真正刺激经济增长。中国现在还有红利期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中国现在有一手好牌,这个好牌的核心在于怎样推进城镇化。

宏观经济增长水平可能会制约城镇化发展,中国城镇化可能会出现放缓迹象。但这里有个最大的现实是,中国有14亿人口,这个大市场得天独厚,纵观人类历史,当市场越大,发展潜力就越多。对于其它国家来讲,它想寻求市场要通过战争、通过贸易格局的改变来把全球化纳入自己的市场,遇到的问题、挑战和竞争没办法应对,可是中国有办法,因为中国有庞大的市场。

我想未来2019年或更长远一段时间,城镇化不确定性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格局。如果得到贯彻落实,不仅仅农民进城的潜力得到释放、土地的潜力得到释放、中小城市的潜力得到释放、投资的潜力得到释放;如果得不到落实,还能寻找其它的拉动经济方式,有吗?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