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

■海南日报观察员 张成林

“要有强烈的全局观,做到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在参加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海口代表团分组审议时,省委书记刘赐贵指出,要完善“多规合一”改革,推动全岛“同城化”。全岛“同城化”,意指把海南作为一个大城市来规划建设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指出,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实现全岛“同城化”,正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全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基础。

全岛“同城化”,可更好地发挥海南的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全域性”,这和其他11个自贸区完全不一样。面对这一省情实际,只有加快实现全岛“同城化”,才能充分发挥海南岛独立地理单元的区位优势,更好地推动改革的系统集成,增强制度创新的整体性、协同性,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岛“同城化”,可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不是岛内一时、一地、一蹴而就的,而是时间与空间相互交织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量、系统谋划、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决不能孤立地去抓其中任何一项。只有大力推动全岛“同城化”,才能按照中央对海南的定位要求,整体推进全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全岛“同城化”,必须深化“多规合一”改革。事实上,全岛“同城化”理念,早在2015年6月份中央支持海南开展全国首个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时已现端倪。省域“多规合一”改革,出发点就是要把全省作为一个城市来规划,规避各自为政、规划“打架”的乱象,破除全岛“同城化”发展的障碍,理顺体制机制。当前,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各项政策举措及先导性项目之所以能够比较迅速落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多规合一”改革为我们打下了良好基础。而今,面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要求,面对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历史重任,必须进一步深化“多规合一”改革,为全岛“同城化”发展提供科学的规划指引。

全岛“同城化”,要抓好基础设施的“同城化”。以“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例,无论是铁路、公路,还是水路、机场等,其建设布局都要瞄准各类“肠梗阻”,打通各个环节,让全省各地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更高效。比如,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地区到中部地区,能不能像从“一个城市的一头到另一头”。

全岛“同城化”,要抓好项目、产业、园区布局的“同城化”。从招商引资开始,到项目的选择和落地,再到产业的集聚和培育、园区的建设,都要从全省“一盘棋”的大局来谋划实施,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大领域、五大平台、十二个重点产业、六类园区”的部署要求,因市因县施策,突出各自优势和特点,促进产业分工协同、功能互补,形成集聚效应,万万不能为了地方、部门私利,不顾发展大局,进行“单兵作战”,扰乱整体发展利益。

全岛“同城化”,要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同城化”。要严守“多规合一”划定的生态红线,统筹深化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共治、共享,建立健全生态环保“同城化”下的生态补偿、资金保障、队伍建设等统筹协调机制,积极推进环境规划、环境监测、监察执法联动,在相互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绿色发展。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海南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就是在全岛“同城化”理念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各项生态建设,将其建成海南这座城里的最大主题公园。

全岛“同城化”,还要把抓好乡村振兴作为不可或缺的应有之义。广大乡村要抓住全岛“同城化”的机遇,以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为抓手,真正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走出一条海南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全岛“同城化”,是海南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要提高站位,开阔视野,按照省委书记刘赐贵所要求的,切实树立起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烈的发展理念、强烈的攻坚精神、强烈的奋斗意识、强烈的全局观,扎实做好各项谋全局、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积极推动全岛“同城化”。尤其是“海澄文”“大三亚”,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领头羊”,更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实现全岛“同城化”上实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