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下午,海南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现场。南海网记者 刘洋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月28日下午,海南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现场。南海网记者 刘洋 摄

1月28日下午,海南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记者会上,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引发媒体极大关注,记者们对这一筑牢海南绿色生态屏障的关键举措再三发问。海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夏斐讲述国家热带雨林建设的目标及其对海南的重大意义。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继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的又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海南省将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为基础,以热带雨林资源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为重点,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的总目标。

夏斐告诉媒体,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筑牢海南绿色生态屏障的关键举措。热带雨林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我国热带雨林资源极其稀缺,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南部、台湾南部、广西南部及西藏东南河谷地带。海南热带雨林是我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岛屿型热带雨林,资源极其宝贵。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对筑牢海南绿色生态屏障极其关键、十分必要;

二是保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有效途径。海南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和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海南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相继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恢复了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破碎化、孤岛化,导致完整性进一步削弱,热带雨林物种特色与群落特征受到威胁,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迫在眉睫。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集中连片整合现有自然保护地,创新保护管理体制,实现统一规范高效管理,实施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能够更加有效保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从而实现珍稀自然资源的世代传承。

三是拯救我国热带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迫切需要。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地貌类型,孕育多种热带特有、中国特有、海南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种类,是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宝库。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整合多个单一自然保护地,修复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廊道,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抢救濒危物种、维持区域生态平衡。

四是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路径的具体实践。海南热带雨林集中分布的区域是海南岛主要江河源头和重要水源涵养区,是海南生态安全的制高点和平衡点,也是黎、苗少数民族传统栖居地。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确把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促进当地脱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海南省林业局局长夏斐发言。南海网记者 刘洋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南省林业局局长夏斐发言。南海网记者 刘洋 摄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整体保护。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维护珍稀热带雨林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多样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科学确定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对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实现自然资源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世代传承;

创新体制、有效管控。坚持把创新体制和完善机制放在优先位置,科学整合现有自然保护地,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严格的保护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实现热带雨林资源的保护恢复和有效管控;

以人为本、和谐共生。探索严格管理、生计替代、生态教育、惠益分享相结合的新机制;

国家主导、多方参与。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多渠道资金投入的保障机制,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有序开展科研、宣教和游憩活动,保障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公益属性和公共服务功能。积极引导当地群众、企业、社会组织、国际社会参与国家公园保护、建设、管理,形成全社会共建共管共享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