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坪山图书馆开馆,深圳文化氛围正愈加浓厚

3月23日,深圳坪山图书馆开馆,馆长由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先生担任,开馆当天请来“大家书房”四位房主丁学良、朱永新、周国平和韩少功和市民亲切互动。开馆第一小时,约4000人进入图书馆,门外仍有大量读者排队经过安检进入,总服务台排起长龙;截至当日18时,接待读者10055人,实现外借图书4380册。坪山图书馆开馆,成为了深圳周末大件事。

纵观坪山图书馆,规划处处体现着用心与精妙,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儿童绘本馆低矮的书架、懒人沙发,公共阅读体验馆的触摸电子阅读屏、朗读亭,文学馆的拍照神器———异形书架、绿植幕墙,特藏文献馆的大家书房、汉声文化馆以及音乐馆等等,打破图书馆的刻板印象,气氛不再沉闷,变得更现代、更具科技感、更具功能性。

为什么坪山、深圳可以建设这样一个高规格的图书馆?与深圳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视密切相关。以往说起深圳,第一印象就是创新、改革、梦想,赋予各种溢美之词。但在谈到文化时,对深圳的评价就变成了“文化沙漠”。近年来深圳在文化建设上,可谓是下了苦功夫。尤其是各区都加紧城区文化建设,打造城区文化地标,一个个新的文化打卡点,雨后春笋般涌现。

但需要注意的是,真正的文化地标不仅仅是拥有一个建筑物,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承载城区的文化价值。打卡多个深圳文化场馆可以发现,有些场馆在开馆后后续运营跟不上,慢慢成为了购物美食中心,文化的功能逐步弱化;有些场馆文化活动太少,最后沦为“自习室”、“复习区”,偏移预期轨道;有些场馆更是建了多年还未完工,甚至尚未动工,只能看不能用……如何摆脱传统文化场馆桎梏与藩篱,让文化价值和气质彰显,坪山图书馆或将成为一个新的突破口。

此外,开馆当天的读者数据,也令人意外。尽管坪山交通相对不够便利,却也吸引了深圳各个地方的市民前来。“大家书房”活动开放预约不久,报名人数就已经超过名额;现场多名市民在沙龙结束后,第一时间冲上去问问题、求签名。在周国平先生看来,深圳的阅读氛围很好,深圳人是爱文化、爱读书的。他公众号粉丝中,深圳读者的数量也名列前茅。每次到深圳做活动,眼前满是洋溢着热情和欢笑的年轻脸庞,可以感受到读书的气场。深圳人对阅读的热情、对文化的热爱,正逐渐让“沙漠”变成“绿洲”。

坪山图书馆第一张读书证的拥有者,是一个十岁姑娘陈蕴鸣和她的父亲。父女俩之前有个关于读书的“千万富翁”计划,便是要阅读超过一千万字。如今,陈蕴鸣阅读量早已是计划的3倍,她还是没有停下脚步、沉浸其中。他们是这座城市文化建设的工程师,这片“文化沙漠”,在他们的描绘下,或将不仅会变成“绿洲”,更会长成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