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数从不到60家会员增加到如今的3000多家,交易额从2015年的不到1000万元到如今累计超过4亿元,这就是我们团队用4年时间打下的‘江山’。”5月14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市场部总经理唐琛指着交易所墙上密密麻麻的会员单位名自豪地说,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已经从行业的探路人变成了引领者。

2014年12月31日,全球首个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成立。彼时,IDC国际数据公司预言,大数据交易所的设立是全球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事件,将开启数据交易的历史新篇章。2015年4月14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正式挂牌运营。5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希望“利用‘大数据×’,形成‘互联网+’的战略支撑”。

“全球首家,就意味着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能力。交易所起点很高,建设的准备足够充分,但由于没有先例可循,就运营来说,起步并不是一帆风顺。”唐琛说,交易所正式挂牌运营时,就同步上线了自主研发的数据交易系统,首创了八大交易规则、十大交易标准及规范,但当时,大数据的概念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被广泛重视,大部分企业对大数据交易的概念十分模糊,不够重视,交易所的会员不到60家,大多还是贵阳本地企业。

“别说普通企业了,就连我们从业者对大数据交易都缺乏深入了解。”唐琛说,他原本在花旗银行从事金融工作,通过朋友的介绍来到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当时他通过网络查阅了国内外关于数据交易的文章,依然感到有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爆发是在两年之后。经过探索和积累,2017年,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逐步构建了完善的数据交易体系,形成了数据交易的“贵阳模式”。“2017数博会期间,我们在山西、徐州、石河子、汕头、德阳、丽江、张家口、开封、枣庄、宝鸡、新乡等11个省或市设立了区域服务分中心。这一年,交易所的会员数、可交易数据总量等指标实现了持续增长。”唐琛说,交易所的爆发不仅源于企业自身的成长和积累,也源于国家对大数据产业的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中,大数据被提升为国家战略,我们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

2018年开始,数据交易驱动数据互联互通、服务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对此,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在2018数博会上正式出台“数+12”战略,进而在9月提出拓展1000个数据交易品种、发展5000家会员、2020年进入资本市场等十大战略行动。当年,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发展成果丰硕,会员数量突破2000家,还参与起草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安全标准,开始成为行业标准制定的参与者。

“我们将把大数据交易平台建设为数据交易产业‘淘宝网’,服务更多企业。”唐琛介绍,目前,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3000多家会员遍布全国,涉及各行各业,其中金融、互联网、交通和医疗领域会员占比较大,随着大数据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企业对数据交易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今年,交易所将在全国新增10个区域服务分中心,并联合垂直行业龙头企业建设200个单品种数据交易中心,建设大数据创新中心,构建数据流通交易生态。

除了国内市场,交易所还将把发展的触角向海外延伸。“2019数博会期间,我们将举办2019‘一带一路’数据互联互通国际峰会,广邀海内外人士,共议全球数据互联互通大计。下一步,我们还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大数据交易所,服务好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性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的目标迈进。”唐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