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

言语解教秦吉了,波涛初过郁林洲。

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

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

—(唐)张籍的《昆仑儿》

巍巍昆仑,雄关长城,四海汪洋围合之内谓之东方,之外谓之西方。

天堑分隔出的不只是肤色,更分隔出在语言、信仰、服饰、饮食……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

其中居住文化是所有生活文化的容器,最大程度的承载和表达了东西方文化的天壤之别。

西方居住文化是凡尔赛宫、唐顿庄园、唐宁街,是巴洛克、拜占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方居住文化是故宫、苏州拙政园、北京的四合院,山西的乔家大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建筑外观到园林装饰,从建筑构造到建筑材料无一雷同。

我们不禁发问,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种天壤之别?这种天壤之别是历史的偶然还是文化的必然?是因为地理气候的差异?还是因为社会结构的迥异?两种文化孰优孰劣?能否分出高下?当代世界大融和,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我们是该效仿西方还是回归东方?

要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要回到我们中国人身在其中,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居住空间里。为了区别于西方居住文化,近些年中国建筑界将带有中国居住文化特征的生活起居空间统称为“中国院子”。

中国幅员辽阔,从天涯海角到秦岭南北,风土人文差异很大,江南的中国院子是粉墙黛瓦,北方的中国院子是鎏金漆柱;中国历史悠久,代际更迭,早期的中国院子是秦砖汉瓦,明清的中国院子是飞檐斗拱;中国古代阶级划分清晰,皇亲国戚是长安城、紫禁城,达官显贵是深宅大院,寻常百姓家是茅草篱笆;中国民族众多,风俗迥异,客家是围屋,白族是一方印。从古至今,从南到北,中国院子“千变万化”,我们不禁要问,中国院子的特征是什么?千变万化的中国院子是否存在一成不变?如果有一成不变,它因何延续千年,跨越千里?

▲ 故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故宫
▲ 乔家大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乔家大院
▲ 云南一颗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云南一颗印
▲ 客家围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客家围屋

向过去求索,是为了照亮前路。

中海和院从拍得土地,到规划定位,再到建筑设计,在数易其稿的过程中思索,什么是中国院子?在这块土地上,如何落地中国院子?著就中国院子是复刻历史,还是创造明天?

正是有了以上的这些思考,才有了现在中海和院的蓝图。

在此后的公众号连载文章里,中海和院将与读者一起遨游古今,纵横寰宇,对话先贤,与大家一起找寻藏在院子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