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年500多项大小改革全面开花 罗湖不断擦亮改革金字招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湖景观。罗海鸣摄深圳市罗湖摄影学会供图

成为深圳首个城市更新改革试点,成功攻克“中国棚改第一难”,“罗湖医改”向全国推广并获得广泛点赞……近几年来,罗湖棚改、旧改、医改、消改等改革“多箭齐发”,一次次在全国引发广泛回响。

今年是罗湖区成立40周年,也是罗湖全面振兴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完成新使命的提速之年、突破之年。罗湖将全面深化改革,继续以优异的改革发展成绩交出不负时代的答卷,不断刷新和擦亮“罗湖改革”的金字招牌。

全市改革创新绩效考核

罗湖连续五年排名第一

罗湖区一直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形成了持续推进改革的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以来,罗湖重整行装再出发。区委书记贺海涛、区长罗育德分别担任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为罗湖改革谋划部署。

据统计,近5年来,罗湖共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改革任务11项,完成率100%;连续推出了38项区级重点改革和491项微改革,形成了“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生动局面。如在城市基层党建方面,推出“质量党建”“力量党建”“小区党建”等改革;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推出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政务公开改革;在发展空间拓展方面,推出旧改、棚改等一系列强区放权特征改革;在公共服务提升方面,推出医改、教改等;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推出消费型经济改革、可持续发展改革等;在基层治理完善方面,推出社区体制改革、街道大部制改革、物业管理改革等,初步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基层改革体系。

这些覆盖重点领域的系列改革,不断刷新和擦亮着“罗湖改革”的金字招牌,有力助推罗湖振兴发展,也向全市乃至全国不断传播着“罗湖改革”的好声音。在全市改革创新绩效考核中,罗湖2014年至2018年连续5年排名全市各区第一。罗湖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坚持“一把手”抓改革

形成“头雁效应”

罗湖始终坚持“一把手”带头攻坚抓改革,形成层层改革合力。从健全改革责任体系、完善改革推进机制、提前谋划改革部署三方面“三管齐下”,全力加强和改善党委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罗湖区结合机构改革,迅速成立罗湖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临时机构变成常设机构,并设立区委改革办,立即研究部署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的改革。

同时,坚持“一把手”抓改革,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从上到下建立完善了区主要领导抓重点改革、区分管领导抓分管领域改革、街道和区直部门领导抓“微改革”的三级领导责任体系。

在完善改革推进机制方面,罗湖不断优化完善深改委集中决策、专项小组统筹组织、区委改革办协调联络、牵头单位具体负责的改革推进机制。

在提前谋划改革部署方面,罗湖每年就区级重点改革项目向全区各部门、各街道及辖区群众征求意见,广泛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改革调研,前瞻性开展重大改革课题研究。

抓住改革“牛鼻子”

不让一个罗湖人掉队

改革必须真正抓住解决问题的“牛鼻子”,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推动攻坚,才能切实造福于民,取得突破。

罗湖区委常委、区委改革办主任李小宁表示,这其中首要的就是拓展发展空间。作为深圳最老城区,罗湖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发展空间有限。“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罗湖,建成区面积仅33 .72平方公里,剩余建设用地不到0 .44平方公里。

面对困境,罗湖没有“等、靠、要”,而是充分发挥改革攻坚精神,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借强区放权东风,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土地整备、查违治违,并加强与功能提升、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安全生产“四个联动”,以空间更新拓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区功能优化升级,取得良好成果。

其次是转变政府职能。围绕“放管服”三字经,紧抓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强监管的“加法”、优化服务的“乘法”,努力打造审批事项少、行政效率高、行政成本低、行政过程公正透明、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再次是完善基层治理。近年来,罗湖十分注重创新治理体制、改进治理方式,健全“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治理体系,在社区体制改革、街道“大部制”改革的基础上,推进区直部门“大科室”改革,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最后是提升公共服务。围绕提高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基本民生、重点民生、底线民生、精神民生四个层面的改革,构筑“民生首善区”,力争幸福路上不让一个罗湖人掉队。

建立改革评估制度

激发改革主动性

近年来,为了保障共计500多项大小改革切实推进、落地开花,罗湖持续创新改进抓改革的落实机制,确保务实管用。

改革成效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大家说了算。罗湖建立改革评估制度,实行了重点改革项目群众评、“微改革”项目大家评,并开展往年区级重点改革项目“回头看”,对形成经验成果、长效机制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今年3月1日,由市委改革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罗湖区决策咨询专家库相关专家组成的评估团队齐聚“罗湖2018年全面深化改革绩效评估第三方评估会”,对38个微改革项目进行评估打分。据悉,近年来,罗湖每年都会组织一次改革考评,形成“无改革要扣分,好改革要加分”的风气,激发改革的主动性。

改革中和改革后遇到问题怎么办?罗湖建立改革深化机制,根据改革推进中的实际效果,及时调整校正、加以完善,并妥善处理好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改革进度拖拖拉拉怎么办?罗湖强化督查督办机制,完善改革协调和督查评估工作制度,印发“改革督查令”,将改革任务层层分解、明确改革进度、压实改革责任。

怕改革出差错而束手束脚不敢干怎么办?罗湖专门建立了改革容错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化、可操作、真落地、见实效的容错纠错和改革激励机制,让真正干事有为的人免去后顾之忧。

此外,罗湖还强化改革成果提炼意识,及时总结重点改革事项的特色、亮点和成功经验,深入宣传报道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做法、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效,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激发改革热情,努力营造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