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8日晨,广州白云区京溪路,窗外大雨倾盆,部分学校因红色暴雨预警停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8日,白云区三元里大道远景小学附近发生水浸,水深达半个车轮以上。

5月28日清晨的一场大雨给广州的市民一个“措手不及”,细心的市民发现,广州市交通部门发布的公交受影响的地点,多数都在白云区。气象部门表示,对于广州的“龙舟水”而言,当天的降水强度属于很正常的情况。如果出现极端天气,白云区会不会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

一场暴雨让白云区成为焦点

5月28日,网友在微博上的一张图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屏”。图片是在一条马路中间的高处拍下的一个场景,其中照片的左手边的车道水浸非常严重,右边则完全没有积水。网友在照片上用红字标注,左边是“白云区均价3万”,右边是“越秀区均价6万”。

记者查实发现,上述被广泛流传的图片并非事实,根据媒体记者的调查,图片中的地点在三元里大道与北站路的交界处,实际上道路两边都属于白云区的管辖范围。但为什么出现两边积水情况不一的现象,白云区的水务部门表示也要进行仔细核查。

不过白云区也确实是5月28日暴雨中受影响最大的一个区,广州市交通局发布的因水浸而导致公共交通受影响的线路中,白云区范围的最多。白云区三防办收到31处水浸报告。

有网友表示,印象中最近两次暴雨,白云区受影响的程度似乎都更严重些。

白云区录得当天最大降雨量

针对水浸问题,南都记者采访了白云区水务局。5月28日下午,南都记者在白云区水务局见到了城市给排水建设管理科的负责人李先生。李先生说,他刚从抢险一线回来,三防部门和抢险部门的同事则还都在忙,他们也留意到网上的一些言论,并已对白云区的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南都记者查阅气象部门当天发布的天气预报和暴雨预警情况,从5月28日大约凌晨3时起,广州市中心城区普降暴雨,广州中心城区的暴雨预警一路从黄色升级为橙色,其中最严重的是白云区和增城区相继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

李先生介绍,凌晨3时到8时,受强雷雨云团的影响,白云区普降大雨到大暴雨,全区平均雨量为67 .6毫米,全区超过60%的监测站点(15个)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9个(36%)站点雨量超过100毫米,南湖水库录得最大累积雨量178 .5毫米,铜锣湾水库录得最大小时雨强度为96 .5毫米。而另外一个水浸较为严重的天河区,其最大降雨量为134 .6毫米。

事实上,当天水浸较为严重的,除了白云区,广州中心城区受影响都比较严重,天河棠德南路的部分路段水深近一米,数百辆小车被淹,其中大多数车辆为停靠过夜的出租车。

李先生说:“根据广州市三防办的通报,全市只有白云区和增城区发布的是最高等级的红色预警,其它各区有的是橙色的,有的是黄色的。早上6点多的时候,白云区启动了防暴雨二级应急响应,到上午11点才降为3级应急响应。”

李先生说,此次降雨,和历史上的龙舟水对比确实不是最强的,但还是很厉害,比2017年的5·7大暴雨的程度低,当时启动了一级应急响应,但比去年的5·7暴雨的最大降雨量117毫米强度高,去年的5·7暴雨白云区启动的也是二级应急响应,但是此次出动的抢险人员达到了572人,是去年的6倍。

雨量超过排水设施能力

雨量大,只要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足以应对就不会出现水浸街。李先生表示,此次强降雨,按照历史重现期的概率来算,白云区的降雨量超过了10年一遇的标准,而广州市的排水设施此前是按照老标准建设的,普遍都在两年一遇以下,很多地方只有一年一遇甚至半年一遇的标准。

随着城市的发展,硬底化面积的扩大等因素,“城市病”的相继出现,使得排水设施越来越难以应付实际的需要。因此,广州市从2011年开始,对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标准提高到2年一遇到5年一遇,白云区作为中心城区,从2011年以后,新建和改建排水设施时全都是按照5年一遇的标准建设,目前还在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

“雨量大大超过排水设施能力的时候,肯定会积水,这个时候我们会留意积水的时间有多长,对周围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有多大的影响。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治计划。”李先生表示,此次强降雨白云区收到的3 1宗积水报告,截止到当天上午11时,所有水浸点都恢复了正常,因此他们分析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降雨时间长,短时间内的降雨强度大而引起。

新市涌流域受影响最大

李先生表示,他们也留意到交通部门发布的公共交通受影响的情况,多处提到白云区。“交通部门发布的信息和我们从其它渠道收到的反馈信息,以及和我们的预判基本上是一致的。”李先生表示,强降雨对白云区造成影响最大的区域主要是在新市涌流域的范围内,交通部门发布的多个地点,其实都集中在新市墟一带。

雨量大是一方面,部分区域排水设施尚不完善也是一方面,白云新城等新建的城区情况就要好很多。而新市涌流域的水浸问题则是受到自然条件的明显制约。

李先生说,首先,新市涌的排水设施尚没有全部完成提标改造,此外最根本的原因是,新市涌通过石井河连接珠江,是属于潮汐河道,遇强降雨时容易受到托顶影响,导致排水速度慢。而长达8公里的新市涌,其流域范围恰恰覆盖了白云区最中心、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如景泰、三元里、棠景、新市、同德街等。因此,每次白云区遇到强降水,新市涌流域都是水浸街最严重的区域,也是市民投诉和反映最集中的区域。

李先生表示,此次白云区发布红色预警之后,区委书记和分管区领导都到办公室提前进行工作部署,其中对新市涌流域进行了重点防控。

投逾3亿治理新市涌流域水浸街

李先生表示,白云区对新市涌流域水浸街的问题非常重视,目前广州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已对新市涌流域的治理出具了解决方案。

其重要的措施包括扩宽、清淤,通过这两项措施,增加新市涌正常的行洪排水能力。针对珠江水倒灌托顶的情况,将在其与石井河交界的位置设置一个大流量的排涝站。

如遇到珠江涨潮可能造成河水倒灌时,排涝站的闸门将关闭,将外水阻隔在外,河涌的内水则通过大功率、大流量的水泵进行强排。

李先生表示,整个工程的投资超过3亿元,目前已经进入招投标阶段。待工程完工之后,新市涌流域的水浸街将得到明显改善。“水浸街的黑点经常是变化的,标准也会不断提高,我们对水浸黑点的整治也会一直进行下去。”李先生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刘军 实习生 韩晓娟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 陈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