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届东莞市生态环境文化节在长安启动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第三届东莞市生态环境文化节在长安新区污水处理厂举行启动仪式,市生态环境局、长安镇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企业代表、志愿者代表、环保讲师团200余人参加活动。

今年生态环境文化节精彩纷呈,将以“美丽东莞,我是行动者”为主题,围绕公众宣教、环境艺术、环境教育、自然体验、绿色公民五大板块23项品牌活动,进社区、到企业、入车间,开展近百场次的环保宣教活动,为加快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氛围。

我市治污成效明显

2018年,我市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往纵深推进,目前全市已扩建污水处理厂9座、新建成截污次支管网3136公里、新建成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10座,完成整治污染河涌106条。今年以来,茅洲河流域水质也逐步向好,石马河综合污染指数下降,全市治水成效渐显。

在大气环境防治方面,通过制定各项具体措施,大力推进蓝天保卫战,各镇街(园区)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组合拳”,加快推进“煤改气”、控制工地扬尘、整治“散乱污”企业,使全市空气质量不断提升,“东莞蓝”成为普通老百姓朋友圈点赞的新常态。

营造浓厚治污氛围

今年世界环境日,为结合《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宣传,动员广大企业自觉承担生态环境责任,携手共同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市生态环境部门组织环保讲师团在全市开展环保普法宣讲活动。当天下午,环保讲师杨丽梅博士为长安的企业代表开展了环保普法讲座,解读《水污染防治法》。长安新区污水处理厂也举行环保开放日活动,市民、企业、志愿者代表参观污水厂污水处理设施,了解城市污水处理全过程,增强节水护水意识。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市今年围绕“美丽东莞,我是行动者”这一主题在世界环境日期间,全市各镇街(园区)将联动举办68场环保开放日+环保普法讲座活动,引导市民走进环保设施及环境教育基地,了解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色生活等知识,并组织企业员工、市民群众深入学习《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营造“人人有责、共同参与”的浓厚治污氛围。

记者 周桂清

相关新闻

麻涌华阳湖将迎来“鸟的天堂”

“阳光照耀在水面上、树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这是著名作家巴金在《鸟的天堂》里描述的美景,大家很快也可以在华阳湖观赏体验“鸟的天堂”。

今年,华阳湖西侧的马滘河及水生植物园内将建设一个3000平方米的生态岛项目,其中一大亮点就是鸟类栖息林岛,将配备适合不同类型鸟类栖息的小型滩涂地、果林、红树林、稻田、鸟屋等栖息环境,吸引更多鸟类来公园栖息、觅食、繁殖,加快华阳湖湿地生态恢复。

记者从华阳湖生态岛项目的规划图上看到,生态岛分为稻田区、红树林、块石驳岸、鹅卵石滩等区域。为了给鸟儿们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生态岛项目专门配备了5亩稻田区和3间“温馨小屋”。目前,稻田区已经种上了稻子,田里共建有3个鸟舍,每个高3.5米,长3.7米,宽2.2米,为鸟儿们提供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好去处。

据介绍,生态岛今年将建成,麻涌华阳湖将成为“鸟的天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