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陈白)日前,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及相关机构在广州召开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优秀案例发布会,集中发布了非遗与旅游融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实践、传统工艺振兴三个方面的优秀案例,贵州共有4个项目入选。

贵州省入选的4个项目分别为:

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贵州凯里:非遗与旅游融合推动麻塘精准扶贫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贵州省丹寨县苗族蜡染技艺、贵州省石阡县“石阡说春”

  传统工艺振兴案例——贵州苗绣企业舞水云台的运营之道

全国共有10个案例入选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其中,“贵州凯里:非遗与旅游融合推动麻塘精准扶贫”所涉及的麻塘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龙场镇。麻塘居住着一群头戴射日红缨帽的人,自称“(亻革)家”,传说是后羿的后代,他们散居在凯里西北鱼洞、龙场各乡,仅1万多人口。麻塘是一个典型的革家村寨,寨中村民平时务农,闲时做蜡染、绣花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亻革家妇女正在制作蜡画

亻革家蜡染,古朴大方,花纹别致,多数表现大自然的雄虎猛兽、花鸟虫鱼,充分反映出亻革家人对美好生活无限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亻革家妇女在蜡染技术上有很强的天赋,人人都是蜡染的能手。按照亻革家的风俗和规矩,女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要学会点蜡花、刺绣,女孩子长大出嫁时穿的盛装也是靠自己亲手制作的。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实践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共遴选出案例10大类共50个。其中,贵州省丹寨县的苗族蜡染技艺、石阡县的“石阡说春”分别入选传统技艺类和民俗类案例。

丹寨享有“蜡染之乡”的美誉,是贵州省的非遗大县,全县共拥有各级别的传承人达288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每年都要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旨在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丹寨的幼儿园小朋友在蜡染画师的指导下学画蜡画

石阡“说春”始于唐代,是石阡侗族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民俗活动,主要流传于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花桥镇坡背村,活动范围辐射到全县各地。“说春”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独特的地域性以及多样性的社会功能,其语言、音乐、说唱等方面的特点,对研究当代少数民族社会教育方式有很高的艺术价值。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阡说春”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习俗,入选非遗扩展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阡“春官”封万明

传统工艺振兴案例评选活动共遴选出20个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分为4组,结集出版为《工艺当随时代:传统工艺振兴案例研究》一书,涉及不同地区和不同工艺门类。“贵州苗绣企业舞水云台的运营之道”入选第四部分“手工教育与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