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文聪报道:东莞施行多年的公汽票价政策即将迎来调整!17日起,市发改局拟定的《东莞市完善城市公共汽车票价听证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并将于8月下旬召开定价听证会。据悉,跨镇公交分段递减统票计价方式拟被取消,两套调整方案都不影响短途乘客,长途乘客则将减少1-4元的支出。

投诉:

票价方式不合实际情况

2015年1月,东莞市出台了现行的公共汽车票价方案。市发改局坦言,该方案实施以来,尽管对降低群众出行成本、规范公交收费行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对跨镇公交中分段递减统票的计价方式意见较大,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

由于目前同一线路分别实行分段收费和分段递减统票的计价方式,这就让不少市民感觉不太公平。在阳光热线问政平台上就有多宗涉及公交票价的投诉,网友“pakho@r”称,票价不合实际情况,离终点站越近,票价越低;离终点站越远,票价越贵。“我乘坐601路往麻涌大盛村方向,在始发站‘南城车站’上车,到下一站‘市房管局’下车,乘坐一个站的距离为何要收取全程票价4元?”

市发改局对此解释称,为解决无人售票和分段收费中不使用公交IC卡的收费问题,东莞对水乡五镇公汽票价根据线路里程长短,分别实行统一票价和分段递减统票制。“线路里程24公里(含)以下的线路实行统一票制,票价为2元/人次;线路里程24公里以上的线路实行分段递减统票,具体票价按上车计费段至终点站所跨段站数计收,分段递减。乘坐601路车从始发站‘南城车站’上车,需按上车计费段至终点站计收,全程票价4元。”

市发改局出台《方案》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理顺分段递减统票计价方式。市发改局表示,现行的票价、分段及计价办法不同,票制较复杂,乘客难以理解。另外,分段递减统票从上车点计费到终点,同一区间上下行可能出现票价不一致情况,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简化计价方式,使公交票制及计价方式更简便易懂。

调整:

改变现行公交计价方式

羊城晚报记者看到,《方案》基本维持现行公交票价水平,按里程计费的城市公交票价水平仍按每人每公里0.20元执行。在市民最为关注的公交计价方式方面,拟取消跨镇公交分段递减统票计价方式,并提出了两套调整方案。

方案一是按线路里程实行统一票制,具体如下:24公里(含)以下的线路票价为2元/人次;24-36公里的线路票价为3元/人次;36公里以上的线路票价为4元/人次。

方案二则是按线路里程分别实行统一票制和分段计费。具体如下:线路里程36公里以内线路实行统一票制,其中,24公里(含)以下的线路票价为2元/人次;24-36公里的线路票价为3元/人次;超过36公里的线路根据里程实行分段计费,全程票价按票价水平0.20元/人·公里乘以实际线路里程核定,再以每段1元的原则划分线路计费段站。乘车最低票价2元,可乘坐2段,每跨1段加收1元,反向同理。

市发改局认为,取消原跨镇公交分段递减统票,两套方案都可以避免乘坐里程在平均里程以内的短途乘客票价水平相对较高、同路不同价的问题,对于乘坐里程较长的乘客票价按实际里程分段收费有利于体现公平。

影响:

短途乘客不增出行成本

两个调整方案对市民出行有多大影响呢?市发改局预计,方案一对乘坐24公里(含)以下线路的乘客不受影响,对乘坐24公里以上公交线路的短途(24公里以下)乘客将增加1元的负担,对乘坐24公里以上公交线路的长途乘客将减少1-4元的支出。“由于超24公里以上的线路主要是解决跨镇出行市民的需要,而且公交资源整合后线路设置更为合理,主要以24公里以内线路为主,短程出行的市民可选择乘坐2元统票的线路出行,影响较少。”

“方案二也对乘坐24公里(含)以下线路的乘客不受影响。”市发改局称,对乘坐24-36公里公交线路乘客将增加1元的负担,对乘坐24-36公里以上公交线路的长途乘客将减轻1-3元的支出。对36公里以上线路实行分段收费,市民按乘坐里程付费,短程乘客不受影响,长程乘客负担将有所增加,但更为公平合理。

除了乘客,公汽公司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市发改局直言,两套方案都将影响不同公交线路的收入,有升有降,但总体上影响不大。方案二对超过36公里以上线路实行分段收费,企业需恢复人工售票,配备售票人员,将增加企业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