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莞高新技术企业5790家,数量位列全国城市第5,而科创板首批25家,东莞一家都没有,背后原因是什么?2019年倍增计划试点企业科技金融对接会举行,无缘科创板首批,东莞将痛定思痛,东莞市科技局副局长肖铮勇透露,要对全市高企进行筛选,建立科创板后备企业库。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新材料,东莞以上三大领域企业最有望走向科创板。

一家企业排队中

截至2019年8月6日,科创板受理企业共计149家,东莞当前有一家在排队,是来自于东莞市石龙镇的开普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开普云”)。

开普云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主要从事“互联网+政务”的企业,客户以党政机关为主。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8年,公司累计为1500余家党政机关客户提供了服务。2016-2018年度,公司分别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607.09万元、3453.94万元和5604.30万元,复合增长率达86.74%。

此前企业已进入问询阶段,但与其余约80家企业一样,均因财务报表超过规定的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有效文件,目前处于“中止”状态。待资料补充完毕经审核可恢复。

东莞就此一家,对于579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体量而言,对比悬殊。

“首批没有一家东莞企业,市里很重视,我们写了报告分析”。东莞市科技局副局长肖铮勇认为,需要重新认识科创板的重要作用,在原因探讨中,有两点需要关注,首先,企业对于科创板的认识不够;其次,是有关部门对于政策的把握不够,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鼓励政策。

科创板主要面向六大产业,包括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具有较强成长性。在科创板已受理的149家企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最多,为64家,生物医药产业其次,为34家。肖铮勇分析道,2018年东莞市共有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高企2136家、电子信息领域高企1501家、新材料领域高企1271家,占全市高企数量的84.65%。“东莞这三个领域企业,走向科创板的希望最大。”

注重发明专利申请

昨日下午,2019年倍增计划试点企业科技金融对接会举行,就是一场东莞企业对于科创板的重新认识,来自东莞市32个镇街1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倍增试点企业代表出席。

来自东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博光博士、投资银行五部副总经理章启龙,分别就科创板的宏观分析和微观实操两个层面作了演讲。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启动科创板准备工作?章启龙介绍,企业首先是进行自我诊断,从所属行业、市值规模、销售规模、利润规模、核心技术等维度分析。

章启龙提醒,科创板审核严格,不能粗心对待,在财务方面最好能够在最近一年有5000万的利润,聘请好的财务总监,规范财务以提高通过的概率。另外企业定位要清晰,如果是软件企业,一定要有软件著作权,药企就要有临床批件等,这些都是实力的证明。

章启龙分享道,在他当前辅导的案例当中,就有一家东莞制造企业,做5G基站的零件,客户来自世界500强,按常理来讲技术应该很高,但是实际过程当中发现它没有申请专利,如此对于申请科创板并不具有优势。“各位企业家,如果你来自制造业,一定要多申请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拥有专利数百项,发明专利有数十项,申请会有优势。从现在就要开始申请专利”。

相关数据

今年上半年东莞市16家合作银行发放三融合贷款1571笔,其中市级倍增计划试点企业223笔、协同倍增计划企业238笔、高新科技企业1110笔,贷款总额55.54亿元。

发展科技保险,降低科技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风险,今年上半年共推动123家企业参与投保,保费共计1203.36万元,保额达150.59亿元,拟发放保费补贴共350多万元。

大力发展创业投资,推动创投机构来莞集聚发展。安排了首期5000万元的种子基金,目前投资大研自动化、沁智智能等企业9家,投资金额达1044万元,引导受托管理机构投入522万元。

怎么破?用好资本工具 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发展

“从科创板成交情况来看,市场认可度高”。肖铮勇表示,25家科创板企业首日均上涨约140%,希望倍增企业充分认识到科技金融推动产业发展前景和科创板对企业创新的重要作用,用好各投融资机构为企业量身定制的政策“红利”,从而获取更充足的资金投入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未来,东莞市科技局科技金融的工作重心也将放在梯队培育企业,扶持企业上市融资特别是在科创板上市融资上,并筛选出一批符合科创板要求的高企,建立科创板后备企业库,并及时对后备企业库进行更新与完善。

当然除了登陆资本市场,还有多种渠道对接资本,当前东莞创新氛围越来越浓,高新企业有5790家,还有超过100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关键是如何用好金融工具?

首先是认识金融资本工具,从企业和政府层面都在下功夫。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金融工作,为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成立了3家科技支行,先后认定镇街、银行及相关孵化器科技金融工作站57个,推动和支持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科技投融资论坛、科技项目路演等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切实帮助科技企业和科技创业者打通与金融资本对接的渠道。

“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金融就是第一驱动力。没有金融创新,科技创新寸步难行,而二者有机结合,则会产生‘核裂变’式的巨大能量。”肖铮勇表示,希望企业用好金融工具。

采写:

南都记者 梁锦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