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占地约3.6万多平方米的无人驾驶体验场,民众可以体验到自动驾驶、5G+车路协同、自动泊车等项目;在前滩世贸中心二期一楼大厅,清洁机器人正进行着扫地、吸尘、喷水、除污等工作……

这些只是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中的一部分,在上海的其他区里也都可以找到不同的应用案例,这背后就是上海对应用场景从基础创新到落地的持续布局。

从《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上海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等政策的发布,到启动建设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

预计到2020年,上海拟形成60个左右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建设10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打造一批人工智能特色小镇和特色示范园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慧楼宇管理 金叶子/摄

全国首个应用先导区

人工智能正处于第三个发展高潮期,技术应用的落地是本轮发展的重要特征。

从层次上划分,AI主要有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三层。和欧美相比,他们在基础层起步早、投入大,中国则是在应用层和技术层涌现出诸多公司。

根据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智库“数据创新中心”8月发布的报告,中国在AI方面的优势表现在数据和商业化应用方面。中国有32%的公司应用了AI,美国是22%,欧盟约为18%。这表明中国公司在AI应用方面更为普遍。

而集聚了全国1/3的人工智能人才,拥有超过1000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超700亿元的上海,也正在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高地。

从字面上来理解,应用示范不仅需要将AI技术应用落地先行先试,更需要形成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经验并推广复制到区域乃至全国。这其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今年5月工信部在上海指导建设的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朱秀梅在6月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之所以选择上海作为第一个先导区,主要是基于上海产业门类齐全,拥有大数据的资源优势、初步成规模的智慧应用基础和产学研、人才优势四个方面的优势。

而落地于浦东的这个先导区,将主要围绕打造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集群、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建设人工智能创新支撑体系这三大任务展开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博园旁的5G基站 来源:上海市经信委

8月26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周征宇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先导区授牌以后,首先是要抓住这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机遇,把应用场景建起来,例如AI养老、AI楼宇建设等都是会永久保留下来的。下一步,结合先导区的要求,上海还会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这其中最需要的就是场景的开放,“我们会在AI+综合研发、AI+智造、AI+交通等方面发布赛道,吸引全国各地的企业来进行测试。”

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首席规划师贺仁龙对记者表示,创建先导区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可以聚集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此外上海还可以将应用示范推向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乃至“一带一路”。

目前,上海首批12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之一的张江人工智能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金桥园区、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临港新片区等,都在持续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数据显示,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企业超过380家,约占全市人工智能企业的三分之一。

今年1月,微软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落户张江。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微软在全球有研发中心,但是这次将如此多的资源全部放在一个城市是一项创新之举。

他表示,上海的自贸区、科创板注册制以及上海加强AI产业发展的各种政策,都是最终将这个实验室落地到上海的因素。“从金融业、制造业到信息产业、文娱业,上海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很好。”

一大批应用场景已发布

AI应用场景的落地对于原创基础研究、平台搭建的牵引作用也不容小觑。丰富的应用场景更是上海人工智能发展的特色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慧养老社区里的机器人 金叶子/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 金叶子/摄

去年12月,上海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今年7月,上海又发布了第二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的征集通知,重点围绕医疗、教育、城市管理,以及社区、村庄、商圈和文化旅游等10个领域34个具体方向,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

在已经公布的首批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中,就已经包括了教育、医疗、工业等多个领域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阳创谷 图片来源:长阳创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阳创谷 金叶子/摄

比如,在杨浦区长阳创谷的“AI+园区”内,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已与居民的生活结合起来。园区内不仅有24小时无人值守便利店、无人爆米花以及冰淇淋机,还有往来穿梭的无人快递车,以及为园区创业者提供服务的L4级无人驾驶巴士。而这超百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中的许多服务,都是由长阳创谷自主培养的企业提供的。数据显示,园区内有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约20家。

在徐汇区,智能医疗场景也有新动作。8月16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推出的全国首家“脑疾病智能诊疗门诊”正式向公众开放。患者到智能门诊就诊,仅需挂一个智能门诊专病号,就诊时就可同时接受专科医生和免费的“AI医生”的诊疗。

这个集合了深度摄像头、智能化认知评估、语言评估以及影像处理模块的“机器医生”,不仅能自动获取分析病人行走时的步态特征、读取病人的面部表情和语音、分析言语复述情况,同时还能对影像学的结果进行智能化判读。

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汪昕教授说,智能医生有助于定量化神经系统疾病体征及影像表现,提高医疗质量均等性。AI医生目前诊断特异性已经达到95%。

上述场景只是上海发展人工智能的缩影,将于8月29日开幕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也将是AI应用场景的一次集中展现。

8月26日,第一财经记者在浦东主会场走访时发现,无人驾驶等场地已经搭建完成。上海市淞泓智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霖对记者表示,观众可以通过大会官方小程序预约体验,或者线下排队预约,预计每天将有500多人可以参加无人驾驶的动态体验。

此外,今年大会在去年打造7个“AI+”星球体验的基础上,将安排1.5万平方米展示空间,打造创新应用展区。这其中不仅有行业解决方案的产业生态展区,还有涵盖“AI+”教育、医疗、城市管理、工业、金融和商业六大应用场景的AI城市应用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