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谷大道高架(雄楚大街-杨桥湖大道段)通车 记者肖僖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日上午9时,光谷广场鲁磨路通道通车

记者李永刚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谷广场综合体主体结构完工记者李永刚 摄

光谷广场综合体主体结构完工

光谷鲁磨路通道通车,跑完只需33秒

9月1日上午,光谷广场综合体光谷鲁磨路通道通车,这意味着鲁磨路通行民族大道从此告别地面转盘,直线通过只需约33秒。同日,光谷广场综合体主体结构也全部完工,距离投入使用又进一步。

光谷鲁磨路通道建成通车,跑完只需33秒

极大缓解光谷广场交通压力

武汉地铁集团有关人士介绍,光谷广场综合体项目是集轨道交通工程、市政工程、公共空间于一体的5线交汇地下市政工程,光谷鲁磨路通道是该项目重要组成部分。

该通道从鲁磨路紫藤花园路口处至民族大道龙安集团门前,全长680米,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每小时60公里,由武汉地铁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十一局、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路桥公司等单位施工。

这条通道建设从今年2月封闭施工,半年左右实现通车。记者早上探访发现,整个通道跑完只需33秒。可以预见的是,光谷鲁磨路通道与今年4月已通车的光谷珞喻路通道(东西方向)形成十字交叉形式,对改善光谷核心区交通状况将起到关键作用。

14.6万平方米,相当于21个标准足球场

光谷广场综合体主体结构完工

武汉地铁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1日,光谷广场综合体1号下沉庭院主体结构顶板也顺利封顶,综合体土建施工任务全部顺利完成。

光谷广场综合体瞄准世界一流设计标准建设,被誉为亚洲最大、世界最美综合体,也是亚洲最复杂的地下综合体。综合体直径200米,采用了大净空、大跨度结合地下中庭、下沉广场等空间形式,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相当于21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基坑平面面积近10万平方米,最大开挖深度34米,相当于在地下空间建起了11层的高楼,整个工程土方开挖量达180万立方米,相当于20个标准地铁站的土方量。

据悉,光谷广场综合体建成后,广场下方的地下空间日均人流量预计可达40万人次,将有效缓解光谷转盘的交通压力,并通过综合体地下空间作为纽带,实现周边地块商业互通,提升商业人流的便捷性。同时,该项目也为今后城市地下交通枢纽综合体设计及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

记者郭佳 通讯员常敏 袁永华 徐云华 金伟

光谷大道高架二期昨通车

出东湖隧道后全程高架直达江夏

武汉晚报讯(记者王慧纯)9月1日上午9时,光谷大道二期高架开通。

记者驱车体验,从东湖隧道出发上高架,沿光谷大道向南直行,至雄楚大街路口五角塘立交,这里是光谷大道一期二期工程的交接处,二期工程的围挡已撤走,与一期工程无缝链接。记者继续直行,看到光谷大道二期高架桥路面交通标识线和交通指示牌已基本安装完毕,隔离栏绿化和声屏障还有一些收尾工作。记者从光谷大道杨桥湖大道匝道下桥,到达江夏流芳,一路畅通无阻。

由于是休息日,光谷大道二期通车后经过的车辆并不多,从江夏至武昌的车流量大于从武昌至江夏的车辆。市民朱先生专程开车体验了这段高架,他住在关山大道与雄楚大道交叉口的保利花园,在金融港附近的光谷智慧园上班,平时上班主要走光谷大道地面段,6.8公里的一段路,基本上开车要30-40分钟,遇上下雨修路等情况,花1个小时也不稀奇。得知光谷大道二期高架通车,他第一时间就开车跑了一遍上班路,“只用了大概10分钟,可能跟今天周末人少有关,非常方便”。

对于家住佛祖岭、在宏图大道武汉客厅上班的周先生说,光谷大道二期通车是个大好消息。以前他开车上班,遇上天兴洲大桥限行不能走三环,他就要走高新大道上雄楚大道高架再上喻家湖路,才能进东湖隧道过汉口,单程至少1小时10分钟。现在他从杨桥湖大道匝道上光谷大道高架后,便可直通东湖隧道,全程不下高架。得知光谷大道通车后,他开车去了一趟汉街,“半个小时到汉街,以前差不多要1个小时,现在去哪里都方便了”。周先生高兴地说。

光谷大道作为武汉都市发展区“五环二十四射”快速交通体系的关键干线,承担着武昌地区和光谷地区南向快速出城的重要通道作用。沿线分别在五角塘立交、丽岛漫城、凌家山北路立交、关南园路、光谷立交、鑫阿丹园酒店附近、金融港三路、高新四路、杨桥湖大道设置有上下桥匝道。其中,五角塘立交全部匝道、丽岛漫城附近上桥匝道、鑫阿丹园酒店(金融港三路)附近下桥匝道、高新四路上桥匝道、杨桥湖大道上下桥匝道目前均已开通,剩余匝道将在9月陆续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