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秀杰

什么是一座城市的记忆?

70年前的北京,城门晚上就关了,2环的城墙以里才算“城里”。而现在,北京的“7环”都已经通车。

你我都不是70年北京发展的亲历者,但却实实在在的是这座城市不断前行、日益更新的同路人。

如果环线是北京发展的年轮,地铁就是这座城市的“大动脉”。在与闸机、传送带、安检仪器日复一日的亲密接触里,每个人被反复输送到城市里的各个角落。

截至2018年12月,北京已开通22条地铁线路,391座地铁站*。这些地铁大动脉,逐渐进化成引导城市变迁的“毛细血管网”。

* 注:数据来自百度百科【北京地铁】词条

曾经的军事需要,现在的交通要道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第一条地铁规划,背后都有军事战备的影子,这与当时紧张的国际局势不无关系,北京也不例外。

1965年1月15日,以“适应军事需要,兼顾城市交通”为修建方针,地下铁道一期工程开工。

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正式通车。第一条地铁路线从苹果园至北京站,共设17个站点,大约23公里。但此时地铁属于战备工程,并未投入公共运营,主要用于国家领导人及重要外宾参观。

直到1971年1月15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始试运营。但在当时,只有拥有单位介绍信的人才能参观乘坐,属于半运营状态。

试运营十年后,1981年北京地铁正式对外开放,次年,地铁年客运量达到了7250万人次。

1984年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开通运营;1995年北京地铁客流量达到5.58亿人次的历史新高。

1969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完工,首都工农兵群众搭上地铁车,喜迎通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9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完工,首都工农兵群众搭上地铁车,喜迎通车。

但人流量增加带来的地下问题也显现出来,即使历经过近30年时间,中国地铁发展仍处于滞后状态,线路少、乘客多,矛盾相当突出。

但在当时,无法短期内解决地铁运力不足的问题,只能减少客流。1996年,地铁票价从5毛涨到2元后,客流明显变少,人,又被“逼”回路面。

北京地铁建设新纪元

但涌入北京的新增人群却没有停。

据统计,1978年北京常住人口数量为871.5万人,此后一路攀升并于2016年达到峰值2172.9万人。

特别是2000年~2011年,由于外来人口快速增加,北京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关口,年均增加59.5万人。

而此时北京的路况越发堪忧,加上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城市交通迎来更大的挑战。北京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地铁迎来前所未有的建设和开通黄金期。

从此,北京地铁进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发展模式。北京经济迅猛发展,为修地铁带来了稳定的投资,4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10号线……2009年之后,北京每年都有新的地铁线路开通。

北京发改委官微公布《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1)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发改委官微公布《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1)示意图》

据了解,北京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线网共包括29条线路,合计999公里,556座车站。按照《北京市“十三五”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到2020年将开通运营26条(段)线路,形成“三环四横八纵十二放射”的网络运营格局,加上有轨电车,运营总里程将达到900公里以上。

地铁运营线路图上,最早的1号线和2号线不再孤单,20余条线路逐渐编织成网,而且越织越密。不论从房山到顺义,还是从昌平到通州,借助地铁错综复杂的网络,都可顺畅连通。

北京的生活空间,也伴随着地铁线路的延伸,不断拓展。

地铁给了更多人 “常住” 北京的机会

今年6月19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北京蓝皮书《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8~2019)》。报告提到,北京常住外来人口的增量与增速出现“双下降”,北京流动人口 “常住” 趋势不断增强,而且随着居住时间的不断地延长,这种倾向愈益明显。

当流动人口不流动,“常住”意味着,更多的私人居住空间需求。

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置业观”并未发生大的改变---如果在一座城市没有房子,就没有扎根;有了房子,就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在北京有个房子,成了每个留在北京的人心中的执念。

持续增加的人口和有限土地资源的冲突越来越明显,房价不断上涨也成为了必然趋势。

过去北京依照环线建设,房价也呈现出“环线递减”的特点,二环内瞧不上三环,三环瞧不上四环,环线鄙视链清晰可见。核心资源在中心城区集聚的现实,让很多人有强烈的“环线情节”。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中心城区的房价,地铁的出现,给了这些人更多选择的机会。

地铁节省了时间成本,把路面交通拥堵的地理距离,变成了准确的时间距离,让通勤成为可能。

随之而来的,地铁延伸到哪里,生活空间就延伸到哪里。

通行在地下,生活在地上

每天,千万人涌入密集的地铁网,在地上地下两个维度来回穿梭。地下北京成了人们依赖的另一个世界,同时也在影响着地上的世界。

在房地产行业中,有句话叫“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地铁对于楼市的加成显而易见,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一个区域的发展。

以房山长阳为例。时间倒回2003年,房山对于北京楼市来说还是远郊的概念,长阳基本上就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2009年,随着房山线地铁规划以及房山中央休闲购物区(CSD)规划项目正式启动,在利好影响下万科等品牌房企开始在长阳拿地建房,长阳成为刚需盘的集中地。

2010年12月28日,地铁房山线开通大葆台至苏庄段;2011年12月31日,房山线剩余段(大葆台至郭公庄)与9号线一期一同开通。

地铁缩短了房山与市区的通勤时间,借助规划蓝图,带来了区域房价快速上涨。

从2006年房山房价均价的4234元/平米,到2015年20030元/平米,再到如今38581元/平米,房价一路翻了9.1倍。

对于一个郊区来说,这个数字相当惊人。

长阳也从交通不便、配套不足,一路走到现在房山地铁开通,京良路贯通,北京四幼、红黄蓝幼儿园、北京小学、北京四中入驻开学,绿地缤纷城、长阳半岛开业,燕房线开通,再到即将落成的三甲医院——北京武警总医院。

从地铁房山线的客流量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落户安家。

2011年-2013年,严肃君曾在房山住过一段时间,那时候的地铁房山线,无论什么时候、哪站上车必有空座;但现在,早晚高峰的房山线,也到了需要好心人推一把的地步了。

房山线早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山线早高峰

穿城区、绕环线,到交织成网,600余公里北京地铁的老线与新线,与北京这座城市交融,引发一个又一个繁华呈现。

一条地铁,一座城市,一个时代。北京,始终是个“欢迎你”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