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兴而街盛。东起九如巷,南居大夹街,西临多福路,北接长堤街。汉正街在此间而立。

“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描绘出曾经的汉正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汉正街个体户开始大规模形成,小商品经济市场愈发蓬勃,我们的父辈也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

“天下第一街”的美誉声名远外,越来越多的奋斗者慕名前来,希望在这里获得一席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他——唐晓明,正是汉正街众多奋斗者之一,也是这条百年老街上的一股新生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正街从不缺奋斗者

90后的唐晓明在汉正街上经营着唐昌隆文具用品公司,这家公司诞生于1995年,名字取自昌隆兴盛之意,正如当年繁华的汉正街给它带来的商机一样,唐昌隆文具在两代人手里生生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晓明的父亲是广东汕头人,80年代来武汉,90年代在汉正街做生意,“广东人愿意出来闯,因为本身就一无所有,更不害怕失去,所以敢去闯,敢去实现,敢想敢做。”唐晓明语气坚定地说道。由于武汉优越的地理条件,汉正街无限的商机,才会吸引唐父到此做生意。谈及父亲时,他笑着说道:“虽然当时有用不完的文具,但是下雨天别的小孩有父母接送,而自己只能独自回家”。父辈的辛苦奋斗也是被他从小看在眼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毕业之后,唐晓明接手家里的基业,但如果仅仅说他是“富二代”,似乎有失偏颇,出于对文具的热爱及家庭原因,截止目前为止,唐晓明干这行已有十几年,俨然已跨入专家的行列,这期间,他的身份更是“创二代”,保持90后个性的他能够在时代的洪流中求新求变,对内制定员工制度,使用科技产品提高效率,对外提高品牌影响力,扩展品类等等,在顺应时代的发展的同时,他总能给唐昌隆文具带来新的思路。然而无论是“创二代”还是“富二代,唐晓明的观点是走到哪一步,还是得看个人奋斗的程度。谈及新尝试带来的收获时他自信的说道“拥抱变化,不惧怕变化,让我们自信心都强了很多,未来我们也更有能力去抵抗风险。”正是由于他敢于挑战的个性,唐昌隆文具用品公司业务不断拓展,店铺及分公司也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汉正街是奋斗者的天堂,可谓是:“汉江路上相逢著,尽是经商买卖人”,现在的汉正街是奋斗者的跳板,机遇与挑战并存,大数据操盘,互联网+盛行,品牌与产品齐头并进,利用好时代利器是制胜关键。时代奔腾不息,奋斗者们一代接着一代,汉正街的繁荣兴衰也与他们紧密相连着。

汉正街里“传承”是必修课

汉正街上的人来来去去,有些人选择去往更广阔的天地,有些人选择继承父辈留下的基业,而唐晓明显然是后者,这是一份事业的传承,更是一份精神的传承。8月31日,《人民日报》第16版“人民眼·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整版报道《对内搞活看汉正街》,报道指出,“汉正街作为‘小商品批发市场’代名词的时代正在远去,但筚路蓝缕艰难创业、敢为人先的汉正街精神,正得到发扬光大。”在时代的变革中,唐晓明谋求新的发展方向,从传统的运营模式中跳脱出来,调整管理方式,改变产品结构,抓住精准客户,这是唐昌隆文具面对新要求作出的改变,也是唐晓明面对新市场作出的勇敢尝试。“我们不停的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只有变了,才去想,才会不停去修正,行成一个闭环。因为前进不是直线的,也不是指数的,而是螺旋式的上涨。”这是唐晓明对员工说的话,同时也体现出他对汉正街精神实践性的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汉正街近年来一直被“唱衰”,但提起商品市场,第一反应还是汉正街。百年历史老街,拥有自发的草根性,无限的包容性和脚踏实地的伙伴关系是它独特的精神内核。“汉正街这个地方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做生意主要是讲诚信。不做恶意竞争、坑蒙拐骗的事情。”讲起唐昌隆文具为何在汉正街一直保持领先的竞争优势,唐晓明如是说道,把员工当成家人,把客户当成伙伴,开诚布公的做生意,不搞“暗箱操作”,因此唐昌隆文具才具有不同寻常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汉正街的精神被浸润着现代属性,作为年轻一代的唐晓明用实践传承出汉正街经久不衰的内核,企业的长久之道不能抛弃历史文化沉淀,也要结合时代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街里街外暗涌的“新”与“变”

自从唐晓明接手唐昌隆文具之后,做了一系列的变革,使用PAD开单,开通电商平台,利用小程序让政府机关进行线上采购,打造B2B经营模式,利用软件对产品数据监控实现风险控制等等。“消费习惯、外部的市场变化一定是会造成一些冲击的,但我们其实也一直跟着这个社会在走,跟着这个潮流在走。”这是唐晓明面对新形势变化的方法。电商流行,物流方式改变,移动互联技术成为主力,市场消费结构不断更迭,要想在时代的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不断做出新方向的改变。唐晓明摒弃传统经营方式,更多的运用新科技,将之运用在实际产品运营中,获得不断增长的销售额的同时,也将产品运作得更为精细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汉正街走向滑坡,因为水运的取消,仓储、物流慢慢撤离汉正街,受政府调控影响,商家也逐步搬往汉口北,宝庆码头、银丰片区、紫竹片区等等地方画上了红色的“拆”,汉正街的版图在一步步缩小。此时的唐昌隆文具也入驻了汉口北,对于它而言,搬离汉正街也是有利有弊,“我们想唱戏,一定要有一个大戏台,但是有大戏台,不一定能唱好大戏。”唐晓明用了这样一句比喻,就唐昌隆文具而言,汉口北目前客源对比明显不足,但对于文具办公用品这类传统批发商品来说,在这里成本低,销售额大,获得的高利润。因此,汉口北的兴起,谁又能说不是商家的另一种选择呢?

汉正街正在发生变革,企业也在发生改变,这一切都在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则通,同样也意味着生长于汉正街的企业们也在面临着二次生长。

通过个人命运看时代发展,汉正街在变,唐晓明的经营理念在变,唐昌隆文具也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百年老街一直闪耀的商业文化底蕴。承古传今是各行各业的使命,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相统一是长久的命题。充满变革的今天,我们需要拥抱变化,因为,惊喜总在想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