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9年下半年,东莞第一批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建设工程有了新进展。其中万江(滘联-谷涌)的部分工程已进入完工阶段,包括谷涌入口广场改造、滨水岸线环境提升在内的一期工程预计11月底进入初步验收阶段;长安(涌头-霄边)部分工程在9月也开始落地施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除了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建设以外,东莞先后还制定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美丽东莞建设、城市品质提升统筹衔接,与推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紧密结合。在今年年初,东莞成为广东省唯一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有专家表示,东莞能取得示范市称号固然是件好事,但实际上东莞与真正宜居还有一段距离。对东莞而言,在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上,有什么先天条件?目前存在什么问题?还能在哪些方面发力呢?

省示范称号为东莞发展湾区经济加分

2018年,东莞已累计完成389个美丽幸福村居建设,建成湿地公园19个,镇级城市公园270个……

有111个村(社区)被列入国家第一批绿色村庄名单;174个村(社区)先后获得“省宜居社区”“省宜居示范村庄”“广东省名村”等称号。今年9月,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对东莞展开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调研,调研结果中罗列出了东莞在乡村宜居建设上的成绩,今年2月,东莞成为广东省唯一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

有专家表示,东莞能获得这么多称号固然是件好事,但实际上与真正宜居还有一段距离。不过,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李琴副教授认为,有了这些称号,给东莞发展湾区经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加了不少分。东莞有了这些称号,等于有了顶帽子,一来可以让更多人改变“东莞除了工厂什么都没有”的看法,二来可以继续往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更高的目标去做。“这样能形成良性的互动。”李琴副教授说。

“东莞的农村十分有特色,很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林江副主任认为,东莞的农村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农村,不以发展农业为主,镇街上的配套服务也能辐射到农村,农民享受到与城市相差无几的公共服务,“这实际上也是乡村振兴战略想要完成的目标,我认为这也是东莞能够成为省唯一示范市的重要原因之一。”林江说。

东莞或成为新土地管理法试点城市

东莞农村的发展模式是否具备复制性呢?“东莞农村是在走工业化道路,但并不是每一条村都适合走这条路。”林江认为,东莞的农村之所以可以走工业化道路,还走出特色,在于农村面貌的改变,还有农民观念上的改变。“东莞的农村农户之间、农户与村集体之间,村集体与其他工业企业之间,已形成了从各做各到相互协作的关系转变。”林江表示,东莞的农村有条件走工业化道路,促使东莞有条件成为即将在2020年实行的新土地管理法这一国家条例的试点城市。

李琴副教授则认为,东莞在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上,不仅有地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中心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更有三个很出色的先天条件。“东莞的农村大多数有自己的企业,大部分是民营经济实体和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实力较为雄厚。”李琴表示,发达的集体经济让东莞农村在幸福建设方面有较明显的财力优势,从一定程度上促使东莞农村可发展高质量的管理队伍。

实际上,东莞在十几年前已通过政策支持、提高待遇等方面来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参与管理工作,直到现在,东莞各农村的管理队伍质量都相当高。

据了解,东莞当前实施“头雁”工程,按照1:2的比例配齐配强592个村(社区)党工委书记储备人员。“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实现全覆盖,东莞市村(社区)基本达到市级“民主法治村”创建标准。

此外,李琴认为,东莞农村的文化包容性很强。“比如说靠近惠州的镇街与潮汕文化、客家文化融合得比较多,靠近广州的镇街多少有点广府文化的特点。”李琴认为,文化的包容性,让东莞的农村对外来务工人员也有很大的包容性,对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发 展
 半城中村起到预留空间的作用

今年6月公示的《东莞市乡村建设规划》中有提到,东莞500多个村庄要分类规划发展,除了常见的城中村和传统农村这两大类型以外,东莞还分出半城中村型的农村。半城中村型农村在很多城市都有,“但东莞可以说是第一个通过政府文件公布分类的城市。”李琴表示,半城中村型的农村,有农业也有工业,划分出来,对东莞农村现阶段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规划都有一定的好处。

“这也是东莞独一无二的操作,也意味着东莞在探索中。”林江认为东莞将农村分类发展,实际上是农村工业化过程的一种体现,“倘若一条村要走工业化道路,中间需要过渡,那么现代服务业是个不错的选择。”林江认为,在这过程中,半城中村型的农村可起到预留空间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加工制造业关键要素是土地和工人。但现在不同了,东莞农村工业要走转型升级,讲的是市场,做一个产品要考虑如何跟创新相挂钩。”林江认为,无论做原创还是二次研发,都需要现代服务业来过渡。对东莞来说,不但是城镇,农村也需要现代服务业,那么半城中村将会预留一些空间,让这个现代服务业逐渐向农村渗透。这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是,半城中村型农村目前都在走乡村旅游路线。“发展乡村旅游,可加强东莞农村与外界的交流,让更多人认识到东莞的另一面,逐步消除‘除了工地什么都没有’、‘东莞农民除了有钱什么都没有’的偏见。”林江说,是不是叫半城中村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做出特色。

可继续做好农村资源的盘点与整合

今年7月,位于凤岗雁田村的京东智谷项目正式动工;9月,位于中堂镇槎滘村的天安·中堂智能生态小镇正式启动……

多个重点项目在东莞落地开花,“这其实可以说明,对东莞来说不只是滨海湾新区才具备吸引巨头的条件,很多农村也是有机会的。”林江表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东莞的农村吸引巨型项目落户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

不过,东莞农村存在产业低端不可持续的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调研结果》显示:2018年,东莞市村组两级经营总资产突破1700亿元,约占全省的三成,但依靠传统制造业带动发展难以持续,主要体现在环境资源、产业模式、空间发展三个方面。“关键要做好盘点,盘点出有哪些产业可升级,哪些可以通过创新使其更加有吸引力和附加值。”林江认为,这是东莞农村面对产业低端不可持续这个问题需要思考的方面。

而李琴认为,外来务工人员是很宝贵的资源,帮助他们融入这个村(社区)是很重要的一点。“东莞在新莞人惠民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错,尤其对老人和小孩,东莞大部分农村、社区都有老年人中心、图书馆等,在这些方面体现出来的幸福感已排在全国很前的位置了。”李琴说。

“我们不妨去思考一下如何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参与权,这不仅能体现出对他们的尊重,也能够让他们觉得虽然是外来人员,也能有一种主人翁意识,这对于东莞在美丽幸福村居建设长远发展是最好的。”李琴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