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2019杭州市“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开展了一场教育主题探讨。现场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一句“不会给民办学校自主招生留一个名额”引发了全城关注。

该负责人透露,明年杭州一定在今年小学实行“公民同招”的基础上,实行初中“公民同招”,如果报名超出计划招生名额,百分之百电脑派位。消息一出,不少家长立刻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调整战略”,有的坚定参加摇号之路,有的开始犹豫换学区房,更有孩子尚未出生的家长就开始为筹划在名校“占学位”。

家长真的需要这么焦虑吗?专家提醒,学区划分、招生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家长无需过于担忧。

1
学龄前家长:

瞄上“双优质学区房”

家住拱墅区的卢女士,宝宝才刚满周岁,幼儿园都没上,一条“小升初”的消息竟让她失眠了好几碗。“公民同招、全民摇号,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卢女士略显激动地反问,“意味着以后上民办全靠运气,而且万一没摇中,有可能连原有的公办学校都读不上,谁知道会被调剂到哪里去?”她原本的计划是“小学放养,中学再抽骨头”,但是现在政策一调整,就有点不敢冒险了。

要规避风险,最稳妥的做法就是挑一个对应小学、初中都满意的学区房,现在被家长们叫做“双优学区房”。

上周末,卢女士就拉着老公去西湖区几个知名学区房转了一圈。一圈问下来,她又产生了新的焦虑:“先不说这些小区的居住品质,我现在担心落户时间不够。我要先卖掉现在住的才有钱买新的,一来一去总得几个月,万一前后衔接不好就大半年过去了。别人都是一出生就落户的,我们会不会来不及?”

跟卢女士有类似烦恼的人并不在少数,其中不少是宝宝还未出生的。更有甚者,卢女士的一位朋友,25岁待字闺中,可在“公民同招、全民摇号”的消息传出后,就开始把买学区房提上议程,因为“怕以后学区房更难买了”。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是如此。不少孩子已经读小学的家长,由于初中已经基本尘埃落定,所以反倒是坚定了之前的选择,对口中学较好的自然直接入读,一般的就先去“摇号”,反正“大不了就调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中介:

“1.5线”比一线学区房更吃香

这两天,“妈妈群”中流传着各种版本的“优质小学+初中CP名单”,比如文三街小学、学军小学、文一街小学、行知小学对口的是十三中,采荷教育集团对口的采荷中学,西湖小学、浙大附小对口的是十五中等等。

从关注度来说,自然是文三街小学、学军小学和对口的十三中最受家长欢迎。但是,中介告诉我们,这几所学校的学区房热度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本身就是杭州最知名的小学和初中了,价格也一直很坚挺,不管政策怎么变都一样。”

变化较大的,反而是一些“1.5线学区”或者“2线学区”。“就是排在刚才那几所后面的第二、三批优质学校。这两天,我们跟客户也会推荐那些学区房,价格相对实惠,家长们也普遍认可我们的想法。我们门店已经有2组进入到最后谈价阶段了。”某中介门店店长表示。

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老城区一些小学较出名、对口初中却不太理想的。“家长原本的计划可能都是想办法考民办初中,现在这条路如果堵死了,最稳妥的办法可能还是换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专家:

房价由供需决定,不必过于担忧

中介门店对学区房热度变化的反馈,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荆海燕看来,可能存在一定引导成分。不过,她也表示,如果初中招生政策变化,学区房的“排序”有可能发生变化,家长会更多考虑初中的情况。

至于未来价格走势,荆海燕认为学区房或许无法走出独立行情,“学区房虽然特殊,但总体走势也会随着市场变化,不可能因为政策变化而力挽狂澜。”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而价格变化也会方向影响供需关系,所以学区房不可能一味走高,都会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

同时,她也提醒部分超前准备的家长不必太过担忧。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学区划分、招生政策都是经常变化的,过早落定并不一定真的保险。“另外还要考虑价格周期变化,买房最好还是能找一个好的节点入手。”

作者:许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