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居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开启——11高校与贝壳找房达成合作)

伴随服务经济到来,企业开始逐步从市场投身教育领域,因为人才培养是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石。

11月20日,由中华教育促进改进社、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和贝壳找房联合主办的新居住服务者专业教育论坛在京举行,逾200名来自教育、居住领域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参会讨论,呼吁居住服务专业教育需各方重视、校企合作,共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论坛上,贝壳找房与11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将就居住服务专业人才进行联合培养及就业指导。同时,新居住服务者专业教育学术委员会成立,来自全国11所高校及学术研究结构的逾20名学者成为首批学术委员会成员。

未来,贝壳可以为高校提供更多的世纪案例和具有研究应用价值的出口,而高校则可以帮助行业奠定人才教育基础。“双方合作,可联合培养更契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也有利于在职人员的可持续发展”,贝壳找房CHO左东华表示。

贝壳为什么要投身教育领域?经纪行业有两个数据可以反映出经纪人群体的整体教育情况,一是80%的经纪人学历为大专及以下(贝壳平台最新调研数据),二是全国经纪人平均职业生涯仅为8个月左右,职业自信和成就感不足。

与经纪人学历和从业年限双低相对比的也有两组数据:一是市场交易量,2018年全国二手房成交量约420万套,成交金额达到6.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1.5%。同时,全国有18个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超过了新房,金华、芜湖等经济发达的三线城市也出现了存量房市场特征,未来二手房市场的增长率会超过新房,需要更多职业化经纪机构参与交易。

二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纪人千人覆盖率差距在2以上。按照城镇化人口10亿人、千人覆盖率4的成熟市场数值计算,未来经纪行业会出现200万人以上的人才缺口。

一边是职业化程度低、人才缺口大的行业现状,一边是交易量处于增势、对专业依赖度增加的市场,消费者急需有职业化教育体系来帮他们解决“是什么样的一群人在帮他们交易房子”这个问题。

消费者服务意识觉醒,需要高品质服务

据贝壳找房调研的数据,购房者的决策过程变得越来越精细,对信息密度的要求明显提升。目前贝壳系统中每成交一套房源,背后是超过700个人均浏览房源数量,11个被关注房源量。而在北京、上海等更为成熟的市场中,购房者人均浏览量和关注房源数量分别超过1200个和27个,消费者每购买一套房子需要的信息量和专业化程度相比过去以翻倍的速度在增长。

随着二手房市场的体量和成熟度增加,以及决策过程对信息依赖度的增加,二手房交易正在从以房源信息“垄断”和信息不对称抓住消费者向职业化服务方向转变。

这种转变目前是由购房者本身的需求结构、自身素质、对行业认知深度推动的。据贝壳研究院统计数据,目前北京、上海的改善型需求占比已经超过60%,购房群体年龄中位数为35岁。当购房者已经有购房经验,或者有更长的决策时间,对经纪人的专业度和房源筛选、匹配能力就会有更高要求。

改善型需求还会带来大量的“卖一买一”交易,交易流程的复杂程度翻倍,对时间节点和交易风险的把控能力要求增加,需要经纪人在法律、金融、政策等方面更加专业。

虽然现在整个房产经纪行业已经开始做交易线上化,购房者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透明信息,但房产交易必须在线下实现交易闭环,购房者在线下对经纪人的服务能力和更多维、细颗粒度的信息提供,以及交易风险把控的专业度要求也在同步提升。

如何提升经纪人的整体职业化素养,将会影响未来整个二手房市场的交易顺畅度和风险程度。

现有经纪人专业吻合度偏低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90后”进入房产经纪行业,他们会逐渐拉高整个行业的平均学历,为行业储备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但在学历“低配”之外,经纪人群体的高校教育专业吻合度较低低的问题也待解决。

据贝壳找房对平台上的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经纪人调研发现,80%以上的经纪人来自非销售类专业。接近1/4的经纪人来自工学专业,占比排名第二的是管理学专业,之后是经济学专业,来自这三个专业的经纪人占比达到57.3%。还有约2%的人来自医学、军事学、历史学、哲学专业,与经纪行业的相关性更加微弱。

大量非专业年轻人进入经纪行业,却不得不面临相对滞后的职业化教育,要么很快流失掉,要么在实战中滚爬摸打摸索出一套“野路子”。

相比其他行业,目前经纪行业的职业教育体系还处于空白阶段,没有完整的教育、资格考试、实习认证体系。

而在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如美国、日报、新西兰等地,从业的资质要求已经成为经纪人职业化的基础制度,他们不仅有完整的教育、考核、培训、考核体系,还有注册、认证资格管理制度。学习、考核内容涉及房地产交易、估价、金融、法律等相关领域知识。

我国虽然在2001年出台了经纪人协理和经纪人考试规范,但此后不仅没有跟随市场变化升级,内容也偏重于交易环节本身,比较刻板。

在部分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都在探索高等教育和职业化的结合。英国开设房地产及物业管理专业本科学位的大学有24所,其中5所大学的该专业与房地产经纪人直接关联,学习时间从1年到3年不等。

房产经纪作为一个上百万人从业的大领域,需要有系统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和相应的人才结构,才能走上职业化发展的路径,让行业进入稳定可控、品质提升的良性循环。

贝壳样本:教育提升服务品质

长期以来,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一直在凭借企业的力量做经纪人的职业化提升工作。

比如此次贝壳找房与11所高校达成的合作:双方将就居住服务专业人才进行联合培养及就业指导,主要包括:贝壳将成为高校的校外实训、就业基地,为学生提供企业实训实战条件,以使合作培养的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需求;同时高校可吸纳贝壳高管作为客座教授,进行企业文化与管理实务的系列讲座,为贝壳提供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双方将进行课程设置、教学研究等教学科研以及科技研发。

“职业化教育虽然注重实践,但并不意味着理论教育的缺失”,左东华表示,在居住服务者专业教育中,高校参与不可或缺。在他看来,高等院校在职业化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大多数高等院校办学时间长、经验丰富、教学管理完善,在招生就业、教育教学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一直以来,贝壳持续推动服务者继续教育,打造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针对经纪人设有贝壳经纪学院、为培养专业店东而设立了花桥学堂,为品牌主学习进修提供了原力场课堂等,均对全行业开放。

在员工成长方面,贝壳找房鼓励员工发掘潜能,在员工职业发展的全阶段提供相应的培训资源,比如作为企业培训中心的贝壳学院,下设领导力学院、专业学院、融入学院、运营管理部等多元分支,通过各种培训和教育模式提高企业在职人员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后备管理人才。

左东华表示,贝壳可以为高校提供更多的世纪案例和具有研究应用价值的出口,而高校则可以帮助行业奠定人才教育基础。双方合作,可联合培养更契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也有利于在职人员的可持续发展。

行业进化需要同行同梦

从刚需时代到存量时代,居住行业的升级,必然要求与之能力相匹配的服务者,即经纪人服务升级。贝壳找房总结认为,职业教育将是撬动行业品质、效率这一正循环的支点,以教育为专业化起点,以技术推动效率,让职业教育走入高校,让更多服务者得到职业教育,提前为不断扩大的居住服务者提供专业化教育体系,才能推动行业总体品质提升。

经纪人自身的接受教育、能力提升意愿也很强烈。据贝壳找房调研数据,目前80%以上的经纪人来自非销售类专业,超过92%的经纪人认为职业教育很重要,超过91%的经纪人认为,提前了解经纪人工作和专业有利于更好开展当前的工作。其中,有超过80%的经纪人认为房产经济学、房产法律课程是需要学习的,选择市场营销、基础建筑知识、税费精算、交易流程、房产评估等实操作业专业知识的经纪人也超过了60%。

但一个行业的长期提升,一方面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提供足够的人才吸纳容量和成长空间;另一方面也离不开高等教育、专业教育来输送人才,建立人才培养系统和人才梯队。

施一公在西湖大学曾经说,“像中国这么一个大的国家,社会、老百姓对大学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特别多,目前中国大学的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也不能完全满足中国将来科技发展的需求。”类似西湖大学这样的教育机构,应该“来自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房产经纪行业的未来增长预期需要教育机构的支持,在具体模式上可以参考美国的“教职融合”,也可以参考德国的“双元制”,让高等教育和行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历+技能+经验+素质”的专业性人才,为经济发展和新居住时代服务。

目前,我国已经迎来了企业和院校等各界共同推动从业者职业化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未来我国教育的总体目标包含了“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要“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引导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

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是近年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推行的一项重点工作。此前,党的十九大已明确提出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确定了具体措施,要求推动职业院校扩大培训规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本月18日,十四部门又联合印发《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然而,尽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初步全面建成,但高校在开展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和培训方面仍与行业需求有所差距,面向社会开展培训还存在学校和教师的主动性不高、课程及资源不足、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够、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

对此,最新发布的《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出重点培育一批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的高水平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器和企业大学;职业院校要积极会同行业企业建设一批培训资源开发中心,面向重点人群、新技术、新领域等开发一批重点培训项目。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每年贡献20万亿元左右的交易额,有上百万经纪人为数千万购房者服务,对整个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影响都很大。

“新居住服务者的专业教育非常重要,我们需要高素质的人员做好开发、经营、房产经纪行业“,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原司长孙霄兵表示,他建议

教育系统与行业系统要结合起来发展专业教育,高校需加强专业建设、人才建设、学科建设,大力开展新居住专业培训,通过产教结合、校企结合、专业技术和优质服务结合,让老百姓学有所教,住有所居,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表示,“我认为中国应该有10%的高校开展通识教育,90%的高校开展职业教育。一流的高校和专业应当面对市场,能够得到行业和企业的充分认可。新时代应该有新的居住和新的思维,由此开展我们的新征程。”

目前,经纪人大学教育专业教育分布离散,缺乏学科专业整合。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文斌表示,“高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存在严重脱节,表面上看是职称评审、科研考核以及各类论文成果发表的压力,实际上是目标导向的严重分歧。”李文斌认为,唯有产教融合,才能培养出面向未来的创新创业高水平人才。

每一个消费者被善待、服务者综合素质提升,房产经纪才能走出恶性竞争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的新生态,这个过程既需要企业在人员筛选和服务标准方面做工作,也需要教育资源带来专业理论和价值观的培育体系,教职结合走出我国经纪人和行业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