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鸿坤集团旗下烨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1941.HK)正式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开启物业服务新征程,这是继正商实业旗下兴业物联之后,年内第二家上市的物管企业。

不过,今日港股大幅低开,恒指开跌7.36%。烨星集团发售价为每股1.56港元,上午开市低开5.77%,随后反弹,截至记者发稿时,烨星集团报每股1.6港元,总市值为6.40亿港元。

自2月28日,烨星集团发布招股文件及公告,披露全球发售项下的发售股份数目为1亿股股份,截至3月6日招股期结束,公开发售部分已获超额认购1948.62倍。恒基兆业董事局主席李家杰旗下Successful Lotus Limited为基石投资者,认购2100万港元股份。

2016年至2018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近50%

烨星集团的前身鸿坤物业起家北京,从事物业服务管理行业已近17年,主要专注于向中国住宅及非住宅物业提供全面的物业管理服务。包括物业管理服务、物业开发商相关服务及增值服务三类。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前8个月,烨星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2亿元、2.51亿元及1.75亿元。烨星集团在总体营收及净利润上的增长比较快,2016年-2018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6.8%,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则为45.6%。

截至2020年2月,烨星集团服务项目遍布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海南自贸区等地区,总收益建筑面积约为520万平方米,合约建筑面积为800万平方米,包括24项住宅物业及17项非住宅物业,为10万余业主及用户提供生活服务。

与不少赴港上市物业公司相似,鸿坤集团旗下物业商烨星集团也有一段在内地新三板上市的历史。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其于2018年8月1日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18年12月19日自新三板终止挂牌,拟让股份于联交所上市。

而关于其在新三板退市,烨星集团在其招股书内也做了解释:董事认为对烨星集团的业务而言,香港是合适的上市地点,能够增加与国际投资者及全球市场的接触,同时继续背靠内地的业务基地。新三板终止挂牌及上市符合集团、股东及北京鸿坤股东的整体利益。

募资超六成用于扩大规模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烨星集团主要提供三类服务:物业管理服务,包括为住宅及非住宅物业(主要包括办公大楼、购物商场、店铺以及如体育场等其他设施)主要提供维修及保养服务、保安、清洁及园艺、管理及租赁停车位及其他物业管理相关服务;物业开发商相关服务,主要包括协销服务、交付前清洁及准备服务、交付后维修服务、规划及设计咨询以及检查服务;增值服务,包括家居生活服务、出租公共区域。

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8年末及2019年前8个月,烨星集团从鸿坤集团所开发物业中获得的收益分别为1.17亿元、1.91亿元、2.47亿元和1.73亿元,分别占总收益的100%、99.7%、98.1%和98.6%。

对此,烨星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在房地产行业中,物业开发商倾向委聘其作为物业管理服务供货商的联属公司管理其物业属于普遍现象。

不过,烨星集团也在积极向其他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取得物业管理委聘。截至2019年8月31日,由独立第三方开发的物业所占的总收益建筑面积约42000平方米,相当于烨星集团总收益建筑面积约0.9%。此外,自2017年开始,烨星集团也在向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提供物业管理相关服务。

针对此次IPO融资所得,烨星集团在招股书内表示,拟将自全球发售收取的所得款项净额用作下列用途:约65%用于扩大物业管理服务的地理据点;约13%用于开发及提升资讯系统及技术创新,以尽量提高成本和营运效率、服务质素;约10%用于增加公司的增值服务;约2%用于员工发展;约1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疫情下物管行业作用凸显,年内上市企业或突破30家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烨星集团招股反应热烈,显示了国际资本市场对烨星集团发展策略、业务前景的强烈信心。

“当前疫情下,上市可以激励相关企业得到更好发展,当前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也值得肯定。”地产分析师严跃进点评称。

事实上,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物业管理行业在疫情防控方面凸显了重要作用,政府、业主方和社会各界对物业管理行业更加认可及尊重。

展望未来,烨星集团董事会主席吴国卿表示,“上市的鲜衣怒马不会改变服务本色。物业管理是中国民生的基础,而烨星将成为为美好生活服务的基石之一。”

吴国卿指出,服务的格局,决定发展规模有多大。服务的质量,决定竞争力有多强。而服务的创新,决定物管的路能走多远,“过去,物业管理只被认知为看门的大爷和搞卫生的大姐。今天,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行业也在加速转型。其中,物业管理+城市化+大数据应用会涉猎更多的新命题,以及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不同物企,势必提出更多、更高的不同要求,这就需要用持续创新来应对。”

实际上,近年来,物管业务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迎来了一波密集上市的热潮。记者注意到,疫情期间,排队试图登陆资本市场的物业公司,除了烨星集团外,还包括金融街物业、星盛商业、正荣服务、宋都服务、建业新生活等物管公司。

纵观香港资本市场一个多月的表现,物业公司表现较佳,“现在上市的物业公司,2月份市值上涨较快,有的甚至上涨50%、60%以上,这意味着公众、社会对物业公司价值的认同。此次疫情下,包括物业公司在内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是危机中的发展机会。”业内人士称。

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寻求上市的物业公司或突破30家,另外还有很多物业公司正排队寻求上市,未来有100家上市公司的可能性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