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戴河,中国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老干部”和“疗养”。并不只是因为某些重要的政府机构设立在这里,吸引中国人到此疗养度假的,还包括北戴河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我愿称之为大自然利用其鬼斧神工为华北人准备的“疗养工程”

北戴河地处渤海湾内,是秦皇岛市的下辖区域。由于平均600~1500米的燕山山脉阻挡冷了空气,与我国北方的其他港口不同,秦皇岛港常年不冻,气候绝佳,在上世纪末,当地群众还因为重要的国家领导人到此冬泳而自豪过一段时间,“老干部的疗养所”的业务能力可见一斑。由于渤海湾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包夹保护,使得很多秦皇岛人都从未有过被台风侵袭的经历,台风离秦皇岛最近的一次是2019年,著名的“利奇玛”台风在由山东半岛吹入渤海湾后向辽东半岛走了两步,随即停止了。秦皇岛还是中国的著名氧吧城市之一,同样得益于山与海之间的鬼斧神工,山脉阻拦,海风轻抚,使得秦皇岛的空气很少都不受雾霾的困扰,北戴河的空气更实在松林与大海的共同作用下富含负氧离子,浓度为普通城市的20倍以上,富含这种空气的粒子甚至被染尝试过装到管子里贩卖。

在地缘上,秦皇岛地处链接中国腹地与东北的华北平原北部,距离北京不到300公里,与天津比邻,是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为了发挥北戴河最大的旅游和疗养价值,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驱动下,政府正在规划“一小时京津冀生态圈”工程,即在一小时内可疑乘坐高铁从北京抵达秦皇岛。

秦皇岛作为港口的潜力巨大,但不同于其他老派港口城市,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秦皇岛的港口都只用于农业和官僚度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此处的”碣石”便是横跨昌黎与北戴河的碣石山。在满清后期,由于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地缘位置,秦皇岛被清政府设立为“外国人疗养地”,因此也使得秦皇岛多了不少带有殖民风格的古迹。而秦皇岛产生经济效益的港口也在此时得到了初步发展,在1997年,秦皇岛成为13个首批开放的沿海试点城市之一。到了2006年秦皇岛的港口工程体系建立完善。

秦皇岛一直在低调中稳步发展,在上世纪通过工业革新吸引了大批移民定居。虽然人口并不稠密,但却可以称得上是一座移民城市。现在,新的工程正在秦皇岛的北戴河建立,依靠秦皇岛特别的地理环境实现疗养、教育等第三产业的革新,到时,秦皇岛将再次分享技术革新红利,而孔雀城项目的建设仅仅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