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2年来最长的五一小长假正式结束。戴上口罩、出示健康码、用几张消费券,江城市民逛街、防疫两不误,开启了度假新模式。

据武汉市商务局统计,五一期间,武广商圈、楚河汉街商圈日均人流量突破10万人次,政府消费券拉动消费杠杆率达到6.2倍。连日来,楚天都市报记者探访中还发现,多家商场再现排队试衣、排队买单现象。武汉人的消费需求,也正在满血复活。

武广汉街人气最旺

5月1日,在武商广场,记者探访时看到,一楼化妆品专柜,柜姐们忙得不可开交。“促销太给力了,还能叠加武汉优惠券,感觉不买都对不起自己。”在附近一家医院工作的护士小姐姐一口气买了4支口红,“虽然现在都戴着口罩,口红暂时用不上,但就是想把抢到的消费券用出去,一买就停不下来了。”

5月3日,在楚河汉街,记者随机采访时发现,不少游客来自黄石、荆州、仙桃等湖北省内其他城市。他们多表示,之前看到新闻里说,武汉很多景区五一开放,堂食也逐步放开了,于是自驾来汉过节,逛街购物自然是少不了的节日“仪式感”。

微信“武汉战疫”小程序显示,五一期间,武广商圈、楚河汉街商圈日均人流量均突破10万,江汉路、户部巷日均人流量为假期前两倍多。

武汉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五天小长假里,武商、中百、中商、汉商、工贸五大集团预计实现销售额7.05亿元。

小龙虾外卖量全国居首

政府投放的消费券,使得武汉的烟火气也回来了。

据支付宝监测,在消费券拉动下,城市“夜间模式”被唤醒,同比去年五一,夜经济活跃度已经恢复90%,从消费金额看,更是同比增长了两成。在地理分布上,江汉区、汉南区和硚口区成为武汉五一期间线下消费回暖最快的城区TOP3,而光谷天地、吉庆街等商圈最受欢迎。

在消费偏好上,美食成为“解封”后武汉市民的最爱。“报复性吃喝”大行其道:奶茶、火锅、烧烤等均出现较快增长,销量环比增幅均超一倍,而不少楚菜馆、粉面馆等小店的生意比上月更是增长了两倍有余。此外,在各行各业加速复工的背景下,武汉的各类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等消费也迎来了快速回暖,其中一些运动健身房和养生会所的订单量环比增长近一倍。

外卖方面,饿了么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小龙虾外卖订单占比是全国其他城市平均水平的2.5倍。在全国“爱虾之都”排名中,武汉重归榜首。

网销额突破18亿元

线下消费回暖,市民们线上买买买的热情,也持续“燃爆”。

据武汉市电商协会统计,五一期间,武汉市网络销售额预计达18.35亿元。

有意思的是,健康码的普及,让更多00后和银发族也加入数字消费大军。支付宝数据显示,00后和60岁以上的银发族,移动支付笔数的同比增长,要比平均水平高出20%。这些用户原来使用移动支付工具都不如80后、90后频繁,但是使用了健康码之后,他们也更习惯使用移动支付、手机预约等新功能,激发消费活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从五一消费情况来看,武汉的经济活力依然旺盛,健康码、消费券等数字工具的运用,更是加速消费活力的释放,让经济重回快车道。而且,随着数字红利的释放,人群之间的数字消费差距也在进一步缩小。